人們都說血脈至親,可沒有血緣關系的養女,也是至親。突遭車禍致殘、妻子因病21 天過世、
孩子的親生父母上門要人……一連串的打擊讓周鳳才手足無措,他直言,如果沒有閨女周紅的支持、
寬慰,他早就把窗臺上的小藥瓶擰開,結束自己的生命了。
婚后不能生育,在農村這樣的狀況總會被人說三道四。小周紅的到來,改變了周鳳才和王春香夫婦的生活。1987 年周紅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但因父母想要個男孩兒,便將出生2 天的她送到了北京市順義區李橋鎮南桃園村的周鳳才家。小周紅的到來,給周鳳才夫婦增添了無盡的歡樂。夫婦倆對周紅視如己出,百般呵護。為了能給她更好的生活條件,倆
人一邊種地,一邊外出打工掙錢。周紅像所有的孩子一樣,在父母的關心下,享受著快樂的童年。其實周鳳才家的生活條件并不是特別富裕,但夫婦倆對周紅的愛,卻從來不打折扣。一有錢,便給小周紅買漂亮的衣服和好吃的零食,從來未曾苦過孩子。周鳳才的妻子王春香更是想盡一切辦法疼愛孩子,哪怕是別人給的一塊糖,她都要帶回家給女兒吃。那時候,周紅和父親最喜歡吃王春香做的餡餅,每次爺兒倆都能吃上好幾個,撐個肚兒圓。王春香每次都會拌上兩樣餡兒,一樣多放些肉,先烙出來讓周紅吃,她總說,周紅個兒小,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得多吃點兒肉。
媽媽的善良,周紅從小耳濡目染。
“奶奶在幾個兒子家輪班住,老人炒菜喜歡多倒些油,節儉慣了的媽媽卻從沒有半句埋怨。”周紅回憶說,“媽媽那時候開玩笑說,等奶奶輪到叔叔家以后,咱家就算吃小蔥蘸醬,也不能讓奶奶覺得不痛快。”
突遭變故厄運連連
就在一家人享受甜蜜的幸福之時,一場突然飛來的車禍,讓原本幸福的周紅一家陷入了不幸。2000 年10 月的一個早上,周鳳才從廠里下班,回家路經沿河中學附近時,被一輛大型貨車撞倒了。半年里,大大小小的手術做了很多次。最終,周鳳才還是截斷了雙腿,左臂也落下了殘疾。自從父親出了事兒,母親不得不辭掉工作,照顧起殘疾的父親。一時間,家里沒有了生活來源,僅靠每月200 元低保費維持生活。“雖然生活條件大不如前,但一家人終歸還在一起。”那時候,周紅常常這樣安慰自己。
然而,災難似乎總是結伴而來。兩年后,正當一家人以為生活將要慢慢好轉起來的時候,周紅的母親病倒了。“總是感冒、發燒,吃藥打針一直不好。”周鳳才說起妻子,眼里含滿了淚水,“她就是心疼錢,不肯去醫院看病,自己在家吃點藥,病情反反復復總不痊愈。”一次,媽媽終于沒能支撐住暈倒了,送到醫院后,診斷書上赫然寫著“急性淋巴白血病”。醫生解釋說,“急性淋巴白血病”是白血病里最嚴重的一種。母親入院治療,不到一個星期就花去近萬元,一個連續遭遇不幸的家庭面對高昂的治療費用甚是無助。母親知道自己的病情后,執意放棄治療,想把家里剩下的錢留著供周紅讀書,但她卻不知道,家里早就沒有了積蓄。
從生病住院到辦好身后事,短短21 天,周紅就永遠失去了疼愛她的媽媽。爺兒倆在家抱頭大哭。母親過世,家里頓時塌了半邊天,父親生活尚需照料,周紅又小,家里一下子連口熱乎飯都吃不上了。讓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孩子一下子操持起一個家,可想而知有多難。“我其實也埋怨過,感覺命運對我不公平,為什么這些事都讓我遇到了。”周紅說,埋怨歸埋怨,可她看得出母親的過世對于父親的打擊有多大。“那個時候自己確實挺小、挺無知的,感覺自己的肩膀很難支撐起一個家,覺得特別無助。”
親生父母找上門
就在周紅學著做飯、洗衣,學著像個小大人一樣撐起這個家時,一個突如其來的消息讓周紅徹底驚呆了。親生父母找上門來,想要領回周紅。至此,周紅才知道自己是抱養的。這個消息,讓她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中。“當時挺難接受這個事實的,撫養了自己10 多年的爸爸媽媽居然不是親生父母。”周紅說,當時自己就懵了,感覺整個身體都是空的。冷靜下來之后,十幾年來的點點滴滴一幕幕在眼前出現,當時才十幾歲的她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抉擇——留在殘疾的養父身邊。
“雖然離開這里可以和其他同學一樣,繼續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但是我舍不得,舍不得這個家。”周紅說,“我
爸媽辛辛苦苦把我養這么大,從不讓我受半點委屈,可我要在這個時候離開,太不負責了。”
還有一個讓周紅不忍心離開的原因是,她看到周鳳才手中總擺弄一個白色的小藥瓶。“他輕易不在我面前掉眼淚,但是經常在夜里偷偷掉眼淚,雖然一直憋著不出聲,可看到他一抖一抖的肩膀,我就知道我爸正難受呢。當周紅知道父親想要靠這個小藥瓶斬斷父女親情時,她生氣地打掉了藥瓶,哭著說:“只要有我在,咱家就永遠不會散。”
花季少女成大家長
很快,周紅掌握了多種生活技能,做家務,給爸爸剪指甲、刮胡子、理發。家里沒有洗衣機,每隔一段時間,周紅就要用一上午的時間,把家里的臟衣服手洗一遍。冬天,盡管父親一再囑咐她要用熱水洗衣服,可周紅為了省煤,總是悄悄地用涼水洗。
在周紅看來,比起外人的不理解,這些家務活都不算什么。還記得母親去世后的那年冬天,家里沒法洗澡,她第一次推著父親去澡堂,等待他們的卻是拒絕。澡堂老板的決絕,讓周紅第一次感受到了生活的辛酸和無奈。看到父親低垂的頭,她的心里疼極了。為了給父親洗個熱水澡,他們又走了近十公里,找到一家澡堂,好說歹說,澡堂老板才開了單間給周鳳才。姑娘大了,讓她給自己洗澡,周鳳才覺得不方便,就下身穿著衣服洗。洗澡、搓澡,周紅從不嫌臟、嫌累。家里生活一直拮據,可是周紅學習卻很爭氣,高考時考上了重慶郵電大學。錄取信送到家時,周紅卻猶豫了,自己走了,父親怎么生活。為了讓女兒安心上學,周鳳才也開始練習著自己熬粥,做點簡單的飯。
大學期間,周紅最不放心的就是父親的吃飯問題,每次打電話第一個要問的就是他吃的什么飯。為了不讓女兒擔心,周鳳才總說自己吃得特別好,吃雞肉、牛肉、魚肉。輪到周鳳才問周紅時,周紅也總說自己老吃雞腿、吃燉肉。其實,周鳳才知道女兒這么說是為了安慰自己,每月就那么點生活費,夠吃就不錯了,根本沒富余的錢買雞鴨魚肉吃。“我爸每月就留夠電話費,其他錢全寄給我當生活費了。”周紅說,那段時間,她家什么電器都沒有,為了省錢,電燈都舍不得開,周鳳才每天下午4點就上炕貓著了。到現在她都不知道父親那段時間是怎么熬過來的。其實,父親受的苦,周紅不用想都知道。2011 年,周紅大學畢業,參加了幾場面試,也曾被幾家薪資較高的企業錄取,可為了照顧父親,她還是選擇了家門口的企業。去年“十一”假期,周紅嫁人了,但她仍沒有離開這個家,而是小兩口一起照顧父親。兩人一起重新漆了家里的窗框,買好了過冬的燃煤,還在院里耕出一塊小菜園,業余時間翻地、種菜、收菜,忙得不亦樂乎。縱然自己的生活里充滿了許多磨難與挫折,但周紅始終以樂觀的心去面對。聊天過程中,周紅安安靜靜地坐在父親身邊,父親聽力不太好,每說一句話,周紅都會趴在父親耳邊大聲地告訴他。“是個好孩子呀。”周鳳才不斷地重復著這句話,一旁的周紅總是羞澀地笑笑,在午后的陽光里,格外燦爛。筆者多次問起,是否需要什么幫助。可這個堅強的女孩,總是回答說沒什么,她用倔強的眼神告訴大家,她在,家就在。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