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解雯
2015 仿佛僅僅打了一個照面就轉身離我們而去,迎接我們的又是一個嶄新的2016。“過年”在中國幾千年的記憶中也是一年連一年,從不停歇,這是根植于我們民族基因中的一種情懷。吃食是年對于人們最大的誘惑,在哪兒吃,吃什么,怎么做,吃的講究等,我們不愿抵抗這種誘惑, 我們甘愿在其中慢慢沉淪……
2015 年底,中國北方的幾場瑞雪為2016 年開了一個好局。民間有句諺語,瑞雪兆豐年。說的是適時的冬雪預示著來年的豐收。豐收意味著盈余,人們會在新年來臨之際期盼來年的豐衣足食。春節為新年伊始,必須開個好頭,無論這一年過的是貧是富,是苦是樂,在一年中最重要的這幾天,人是斷不能虧待自己,省那一口吃食的。
《紅樓夢》第五十三回中,寧國府頭號人物賈珍手拿年貨單子,大聲斥責送貨的小哥:“這夠做什么的!你們又打擂臺,真真是叫別過年了!”
寧國府的年難道真的過不下去了?掃一眼那張令賈珍惱怒的年貨單子,“大鹿三十只,獐子五十只,狍子五十只暹豬二十個,湯豬二十個,龍豬二十個,野豬二十個,家臘豬二十個,野羊二十個,青羊二十個,家湯羊二十個,風羊二十個……野雞,兔子各二百對,熊掌二十對,鹿筋二十斤,海參五十斤,鹿舌五十條,牛舌五十條,蟶干二十斤……”這不是年貨單子,這是寧國府的食欲清單啊。如果過一次年,吃掉一個動物園還不滿意,那應該也算是罪孽深重吧。看到寧國府年飯的排場,恐怕不光是平頭百姓會縮脖咋舌,就連大清的皇帝應該也會坐不住了。在清宮的膳食檔案中記有乾隆四十九年舉辦除夕筵宴中所用的物料的數額,其中乾隆皇帝御桌酒宴所用的物料數額為:“豬肉六十五斤,肥鴨一只,菜鴨三只,肥雞三只,菜雞七只,豬肘子三個,豬肚兩個,小肚子八個……”其他的也不過是膳子、野豬肉、關東鵝、羊肉、野雞、魚、大小豬腸這些尋常食物。作為身處“康乾盛世”的堂堂大清皇帝,說好的山珍海味,珍禽異獸難道都只是傳說嗎?所謂食色性也。食也是欲望的一種。從這一點來看,皇家和貴族的年
夜飯不只是一頓飯那么簡單,這是他們對外傳達的面對欲望的不同態度。當時的寧國府如百足之蟲,雖然死而不僵。作為那時的既得利益者,這家資深豪門為了家族的榮耀必須撐起這個門面,張開雙臂擁抱奢靡。而作為手握江山的大清天子則恰恰相反,為了確保千秋萬代江山如故,他必須愛民如子、體恤民情、克勤克儉,節制生理上的各種欲望的誘惑,其中包括口腹之欲。
皇親國戚、達官貴人出于種種原因,無論在年夜飯的鋪陳上囂張還是節制,相比較平頭百姓而言,都已經失去了那種對年夜飯最虔誠的熱情。
說到對年的虔誠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那就是楊白勞。楊白勞是何許人也,恐怕很多90 后會以為是隔壁鄰居他家二大爺,但正是這個人開創了“極簡主義”過年風格。據說在那一年,著名惡霸地主黃世仁家的佃農楊白勞,用賣豆腐賺的幾個錢,置辦了一根紅頭繩、兩張門神和二斤白面,這是楊家過年的全部年貨。這二斤白面是楊白勞特地為除夕夜與女兒喜兒一起包餃子而買的。盡管窮困如楊白勞,但他仍舊懷揣對新年的熱切期盼,希望能用一個體面的年夜飯換取堅持走向下一年的力量。漢語中有七大方言,其中吳、湘、贛、客、粵、閩(或閩南、閩北)都是南方方言,屬于北方人的只有一種,也沒法拿省份來命名,干脆就叫北方方言。而北方大部分地區的年夜主食如同北方的方言一樣籠統,就是餃子。餃子名如“交子”,形似元寶,食在子時,仿佛占盡天時地利人和。北方各地餃子雖然外形大同小異,但其中的餡料可大大發揮。餃子中有的餡里放糖,用意是吃了新年日子甜美;有的餡里放花生(稱長生果),用意是吃了人可長壽;有一個餃子餡中放一枚制錢,用意是誰吃到了就“財運亨通”。新年里面條和餃子同煮,叫作“金絲穿元寶”。對于楊白勞來說,一頓年夜餃子是關乎于尊嚴的饕餮盛宴,而在出生于新加坡的著名美食家蔡瀾看來,餃子是一道充滿年的味道的別樣小食。這位美食家曾回憶,他小時候過年的時候,家里把可以吃的東西都拿出來。吃到最后把所有吃剩的放在一個鍋里面,熬成一大鍋,“那是年夜飯里最好吃的。”他說,“那時候吃什么不重要,只要大家團團圓圓地坐在一起。”
其實,一盤餃子,在人們看起來不論是大餐還是小食,都是對年的最深刻的詮釋。
與北方餃子獨占半壁江山相比,南方人過年的吃食則是各領風騷。
年糕 在江南,人們喜歡把糯米加水磨成米漿,蒸成條形或磚塊的水磨年糕。福建芋艿年糕,軟糯香甜、風味誘人;寧波水磨年糕,糕色玉白、軟韌爽滑;蘇州桂花糖年糕,黏軟甜潤、桂香撲鼻。荷葉餅 廣東人一些地方過年吃荷葉餅。拿兩片洗凈烘晾干的荷葉像包菜餅兒似的包上餡,這餡主要是以糯米為主,里面有摻花生的,有摻火腿的,有摻椰瓤的,也有幾種餡兒攙在一起的。
粽子 在四川、江浙及廣東的部分地區,人們過年的時候會吃粽子。有呈窄圓柱狀的,也有普通的三角形的。餡料可以有糯米、綠豆、花生、豬肉、香菇、木耳、蝦米,之后再鋪上一層糯米,裹緊、扎繩。
湯圓 在川東北、揚州、上海等地,每年冬至、大年初一、正月十五都有吃湯圓的習俗,象征著合家團圓幸福,萬事如意。南方人做湯圓餡心花樣繁多,有芝麻餡,糖餡,豆沙餡,果仁餡,薺菜餡等,湯圓的口感軟糯,潤滑,爽口。
春卷 在南方一些地方,春卷不只是在立春的時候吃,年夜飯也必有春卷,春卷的餡從素到葷多種多樣可按自己喜愛變換,可咸可甜。品種有韭黃肉絲春卷、薺菜春卷、豆沙春卷等。寧波基本上家家都吃薺菜餡兒的春卷。
無論是富人還是窮人,無論是北方還是南方,無論是餃子還是年糕,對于大多數中國人來說,依附于年的誘惑透過年夜飯被無限放大,它吸引著中國人千里迢迢共聚一席,這是中國人所賦予新年的最溫暖的寄托。也許就像蔡瀾說的,吃什么不重要,只要大家團團圓圓地坐在一起,這才是最重要的。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