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城市化后的法國農村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文/應強

  法國是歐洲傳統農業大國,其奶酪、葡萄酒等農產品馳名全世界。對法國有著比較深入了解的人會知道,法國的鄉村環境比起城市更令人稱道,清新自然的空氣,一塵不染的小鎮、梳理整齊的農田和牧場,半天見不到一個人影,仿佛是遠離塵世的世外桃源。

  在法國,行政管理以市鎮為基本管理單位,除去巴黎、馬賽、里昂等大城市,法國實際上從行政管理上并不區分城市和農村,由于城鄉一體化程度非常高,農業工作者(農民)只是作為一個職業存在。

  說到法國農業社會的巨變,也就是發生在這最近的100年。法國作為歐洲傳統的農業大國,其城市化進程比英國和美國要晚得多,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法國從事農業的人口達1000 萬。但隨著戰后經濟的恢復,土地的集中經營,現代化農業技術以及大型機械在農業中得到廣泛使用等,農業生產率大幅提高,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口劇減,法國農業社會開始出現衰落。到20 世紀80 年代末,法國從事農業人口快速下降到200萬左右。

  20 世紀70 年代,法國基本實現了農業現代化和城鄉一體化,法國人亨利·曼德拉斯曾在《農民的終結》一書中稱,“經過一代人,法國農民將消失,結束長達千年的農業社會”。的確,法國現在已經沒有了傳統意義上的農民,而是被稱為農業生產者,與城市居民享有同樣的醫療社會保險和退休金。農業生產人口從1980 年占全國生產人口的8% 下降到目前的3% ~ 4% 左右,2011 年全國僅有農戶50 萬戶左右,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口不到100 萬,預計到2025 年農戶將下降到30 萬左右。

  另一方面,土地的集中流轉和大型機械化生產也使得一些法國農村走上消失的道路。據官方統計,在法國3.6萬個市鎮中,有超過100 個的登記人口在30 人以下,實際上這些村鎮已經沒有人居住,所謂人口只不過是名義上的登記在冊。農業生產率的提高導致農村人口涌入城市,本來是一個非常難以解決的問題,但是由于二戰后的重建工作需要大批勞動力,加上“馬歇爾計劃”幫助歐洲經濟重振,戰后歐洲一體化進程加速,歐洲經濟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黃金期,法國也從一個農業人口占很大比例的國家轉入了消費和服務型社會。

  隨著經濟的發展,法國建立起全民保障系統,將農業人口納入福利保障體系,社會保險和養老保險也逐漸將農民納入其中。經濟的快速發展讓城市人有了更多的積蓄,可以在城市周圍建立第二居所,從而帶動了第二波的城市化浪潮,大城市周圍的衛星城也逐漸建立起來。20 世紀90 年代,法國城市化超過75%,到今天已經達到80%。同時,農業用地也越來越集中,據法國全國經濟和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到2010 年,四分之一的農戶耕作面積超過82 公頃,10% 的農戶耕作面積超過143 公頃,大農戶的數目和耕作面積遠遠超過了20 年前的統計數據。

  筆者曾在法國西北部諾曼底地區采訪過一家農戶,整個農場包括120公頃農田和30 公頃的牧場,僅由30出頭的皮埃爾和他的父親兩個人經營。皮埃爾作為年輕的農場經營者受過專業的農業教育,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對農場進行了投資,首先貸款進行了設備更新,購買了奶牛的全套自動化擠奶設備。筆者在農場看到,由于當天下雨,60 多頭牛都在牛棚中,奶牛雖然沒有人指揮,但會排隊走進自動擠奶設備的護欄中,安靜地享受著美味,而機器就在奶牛的身下進行操作,經過清洗奶頭,四五個吸奶器開始吸奶工作,全程不需要任何人。皮埃爾說,設備安裝調試后,他們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對奶牛進行培訓,之后他們不再雇用任何幫手就可以管理60 頭奶牛。皮埃爾還在牛棚和農舍大棚的屋頂裝上了太陽能發電設備,與法國電力公司聯網,整個農場的用電全部可以保障。皮埃爾認為,現代農業是一個技術含量很高的行業,如果沒有經過專門的培訓,連很多基本的農業設備都不會操作。雖然目前法國失業人口超過300 萬,然而農業生產并不是隨便什么人都可以來做的。因此法國政府十分重視農業培訓,根據農村領域和當地情況,農民可以尋求研究院、培訓機構的幫助,針對愿意從事農業的年輕人,法國還設立了專門的農業學校。同時,農業部也推廣促進農業的相關技術,為農業生產者提供完善的服務和相關專業的培訓。除了對農業從業人員的培訓,法國為了保持其農業大國地位,幾十年來堅持推動在歐盟范圍內的共同農業政策(PAC),實際是針對農戶的補貼。目前的補貼是每公頃300 歐元。皮埃爾和他父親的農場每年的營業額為45 萬歐元左右,利潤大約為10%,但這些只夠支付他們全年的工資,因此法國政府竭力保證的歐洲共同農業政策(PAC)對他們來說至關重要,通過這個計劃,他們能從國家拿到4.5萬歐元的補貼,這樣基本可以抵消他們全年的日常維持農場的花銷。皮埃爾認為農業是一個非常有希望的未來產業,因為畢竟世界有70億人需要農業來養活。他覺得將來會有更多的年輕人愿意從事農業生產,因為這是一個自由的職業,親近自然,雖然收獲期比較辛苦,但是全年大多數時間都由自己支配。

責任編輯:王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