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東北家鄉大年“殺豬菜”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文 舒

  每到年跟前兒,就特想東北老家大年必備的“殺豬菜”。

  一提起殺豬菜,有人會說不就是豬肉燉粉條嗎?其實東北殺豬菜是整頭豬的前膀后鞧蹄頭下水盡數入菜,最常見的是烀肉湯里燴上黃瑩瑩脆生生的酸菜、五花三層的白肉、油汪汪鮮嫩嫩的血腸,佐以搗爛的蒜泥,火燒的辣椒,高度的小燒,再斯文的主兒,也非得甩開腮幫,造他個溝滿壕平,吃頂脖了也舍不得撂筷兒;平時喝半斤的量,這會兒八九兩了還得吵吵再來二兩。

  正宗的東北殺豬菜過去要到每年臘月才能吃到。老百姓家里再窮也得養一兩頭豬,平日吃完飯剩下的飯菜湯、刷鍋水倒在泔水缸中發酵,將捋來的野菜、草籽摻和一塊兒大鍋烀成糊喂豬,條件好的再摻點苞米面就不錯了,沒有現在的豬飼料照樣喂得膘肥肉厚滾瓜圓。快過年了把親朋好友、左鄰右舍請來,一是幫忙殺豬,二是造一頓解饞。那個年代人們的肚里都缺油水啊!吃真正的殺豬菜得是在鄉下,必須得用大鐵鍋烀肉、燉菜,一大鍋夠幾十人吃的才叫地道。那時候豬食中沒有添加劑什么的,豬肉吃起來順嘴丫子流油滿口香。吃殺豬菜得按照程序來,少了程序,就少了那種因為期待而蔓生的胃口,再怎么好吃,也必定大打折扣。傳統的東北殺豬菜正經有好幾道大餐呢——

  白肉血腸燉酸菜:東北人家冬天戶戶漬酸菜,大白菜進缸靠自然發酵變酸,色澤微黃透亮兒,燴菜時切成細細的絲;血腸得用新鮮的豬血加上粉面子、蔥花、姜末、鹽等作料,灌入摘洗干凈的豬腸,煮好后片切成段;白肉取自豬身上的肥膘肉,烀爛后切成大薄片,肥肉中帶一點瘦肉絲。有的加入東北特產土豆寬粉條,入湯鍋咕嘟咕嘟燉出來,豬肉中的肥油已經被酸菜拿凈,肥而不膩,肉嫩湯濃,甭提多鮮美。有的用豬骨頭燉酸菜,將豬板油燒化了燴菜,就不放肥肉了。豬骨燉的時間長一些更香,燉酸菜不要怕時間久,久一些味道更濃。白肉血腸與滿族祭祀的民俗是分不開的,據《滿洲祭神祭天典禮• 儀注篇》記載,滿族長期以來信仰薩滿教,祭祀過程中,以豬為犧牲。跟白肉血腸相聯的祭祀有兩種:一種是滿族的大祭(俗稱燒香答祖宗,即跳神還愿),獻豬于神,另一種是滿族祭天典禮(俗稱給外頭,也叫還愿),敬供天神后將全豬吃凈。清代沈陽、吉林等地開設的白肉館,都兼營血腸,成為滿族特有的傳統名菜。好多人下飯館兒都喜歡點這道菜,無非是沖著白肉血腸去的。還有單獨的蒜泥白肉、血腸:大塊的五花肉烀熟后切成大片,蘸著醬油、蒜醬吃,最是原汁原味兒的鮮香;煮血腸是個慢功夫,水不能大開,那樣會把腸子煮崩,要均勻受熱。煮時掌鍋的要拿根長針,不時地在血腸上扎一下,待到針眼不冒血時立即出鍋才能保證血腸的鮮嫩。切成片或段碼在盤子里,顫巍巍的豬血裹著筋道的腸衣,沒入口呢先飽眼福。柴骨肉也作拆骨肉或手撕肉:是從大骨頭上剔下來的純瘦肉。說“拆”,是指烀爛的大塊瘦肉要用手撕開;說“柴”,是因為肉烀熟后肉絲分明惹人垂涎。蘸著醬油、醋、辣椒油、蒜泥、芥末、腐乳、麻醬等調制的佐料,拿東北話講能香你個跟頭。烀豬肝、豬肚、豬腸、護心肉:剛殺完豬,取出鮮紅的豬肝上鍋烀到一定火候,不老不嫩正適中,切成薄片飾以蒜末、香菜段,看著就胃口大開;烀熟的新鮮豬肚、豬腸,異香飄溢,切成條、段,撒上蒜泥空口嚼,那是越嚼越有味兒;護心肉就是豬心臟和肝臟之間的那部分肉,口感筋道,同樣要蘸蒜醬吃才可口。這是東北殺豬菜中不可少的幾道下酒菜。

  東北殺豬菜經過這么多年的演變,成了東北最具特色的一道美食,不光東北人對它情有獨鐘,就連南方人吃了也贊不絕口,大有殺遍大江南北之勢。真正講究的菜館都選取農村用糧食、豬草圈養的“笨豬”,這種豬才有最純正的天然肉香。吃殺豬菜在城里已成為一種文化,尤其是一些講究的殺豬菜飯店,干脆把整個店裝修成了東北農村的樣子,掛著紅辣椒、黃玉米和大蒜辮,盡管坐的火炕真假難辨假,可一盤腿坐上去,感覺老得勁兒了。有的十幾張桌在大廳里延伸開,紅男綠女地一邊造還一邊聽二人轉。舞臺不大,三五平方米,兩個演員就在酒肉的香氣里開唱。唱的都是熱鬧的傳統戲,也有少量的“粉詞兒”,不粉不行,東北人喜歡這個,倒不是東北人多么開放,主要是東北人認為那是典型的東北那疙瘩的文化,說唱出來的“粉”可以上升到藝術角度。無論男女,無論大姑娘、小媳婦,只要是東北人,對于二人轉里的“粉詞兒”,都像吃殺豬菜一樣,品在嘴里香到心里。不管走到哪里,東北人爭著搶著必須要吃上殺豬菜。正宗的東北人,過年了要是不吃一頓殺豬菜,就像丟了魂兒一般。

責任編輯:王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