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根雕肖-化朽木為神奇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文圖/張磊 晨陽

  在農村,農民把平田整地、修房修路時挖出來的樹根當作燒火做飯用的棄料,但在肖玉正的眼里,這些都是“寶物”,再經過他的化朽木為神奇,一件具有觀賞和收藏價值的藝術品就此誕生。在藝術圈里,“根雕”又叫“根藝”,講究的就是——“玉不琢不成器,根不雕不成藝”,所以,一段不起眼的枯木樹根要想變廢為寶,那需要根雕人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

  金絲猴、孔雀、小松鼠、烏龜、門神……在北京市昌平區西關環里小區肖玉正的家里,擺放著近百件制作精美、造型各異的根藝品,每件作品皆依形度勢、按材施藝、惟妙惟肖,且頗有一種“看樹是樹,看樹不是樹,看樹又是樹”的禪宗趣味,或許這也是玩根雕的魅力所在吧。

  制作一件根雕作品經過幾道工序?需要多長時間?“選材、剝皮、雕琢、打磨、上漆等多道程序。”肖玉正告訴筆者,他制作的根藝,屬于具象派,其最大的特點就是“追求原汁原味”,七分自然三分雕琢,最忌刻意雕飾。

  “每一個樹根都具有唯一性。每件根雕盡量‘只減不加’,依形度勢,”在濃郁的茶香中,肖玉正打開了話匣子。

  “這個《金絲猴》,樹根是我一個老戰友拿來的, 當時我一瞧,嗬,漂亮,樹根只要稍微往上切一點,活脫脫就是一只猴兒嘛!”66 歲的肖玉正說到得意處,手舞足蹈,喜笑顏開。

  “做根雕最關鍵的就是選材。我不愛逛街、旅游,但凡出門,就是找樹根、看樹根。”“別人走路抬頭闊步,他出門可好,低頭走路,眼睛盡往犄角旮旯瞅!”老伴兒接過肖玉正的話茬笑著說。

  制作根雕離不開樹根,為了尋找樹根,肖玉正每年“五一”、“十一”都往昌平、海淀的山上跑,很多“寶貝”都是他“淘”回來的。有一次,肖玉正去十三陵鎮,路過一處柴火垛時,他突然眼前一亮,一個形狀別致、根須發達的黃荊木進入他的掃描范圍。

  “這形象活脫脫的就是一只孔雀呀”,他立馬下車找戶主買樹根,結果老鄉望著這個怪異的樹根,笑呵呵地送給了他。一回家,他就按耐不住欣喜,連夜剝皮、雕琢、打磨、上漆,最后一件0.5 米長的《孔雀開屏》就此亮相。

  肖玉正告訴筆者,從事根雕創作,最重要的是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而“心雕”的過程,無異于一個痛苦的歷程,經常折磨得他茶飯不香。根雕取料,妙在點石成金,無論是梢頭、梢尾,還是樹樁、樹枝,尤其是有的枝杈崎嶇纏扭,有的機理癤疤瘤塊,如何將一段“其貌不揚的家伙”變廢為寶非常考驗根雕人的巧妙構思。經過巧思后,削、琢、刻、挖……肖玉正手中的小小雕刀再一揮而就。“根雕也是個技術活,木活、油漆等樣樣都要懂。”手鋸、刨子、卷尺、刷子、刻刀……肖玉正“十八般武器”個個兒耍得有模有樣。

  根雕做出來以后,最后的環節就是“點題”,兩只小松鼠望著枝頭站立的畫眉鳥,取名《逗你玩兒》;一條蛇正蜿蜒盤旋,取名《警覺》……肖玉正最大的快樂就是將枯樹根賦予生命和靈性,他的晚年因為這些根雕煥發著生機和活力。

  如今,肖玉正因為根雕老有所樂,近十年的“癡迷”不僅將一堆被人“棄之如敝屣”的樹根變成了藝術品,同時根雕的慢功夫,也磨平了他的急脾氣、暴性子。“根雕怡情養性,也讓我交了很多朋友!”他笑著跟筆者說。

責任編輯:王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