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王曉娟
北京市海淀區第26 屆農民藝術節的主題為:文化鄉村,美麗綻放。演出匯集了舞蹈、小品、合唱、民樂等多種節目形式,由農民自編自演,展現了京郊農村百姓的時代風貌。節目選排突出“堅持貼近實際,重在基層,鼓勵創新,節儉實效”的原則,將活動重心下移,促進鄉村特色文化活動的開展,提高活動的覆蓋面和群眾的參與率,打造真正的“鄉村大舞臺”。
如今,海淀區已經實現每個鎮都有自己的文化服務中心,每個村都有自己的文藝隊,既有傳統的舞蹈隊、合唱團,也有海淀特色的評劇團、葫蘆絲隊等,農民的文化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幸福感更強。
四季青鎮:文藝節目源于生活
快板《四季青鎮“農轉非”》由巨山村的村民陳常志和指導老師李清共同表演:“甲:打起竹板走上臺,心中高興樂開懷。乙:打起竹板叮當響,人逢喜事精神爽……”這兩位2015 年遇到了什么好事,這么美?原來,四季青鎮在去年實現了全鎮的整建制農轉非,即所有人都變成了城里人兒,生活有了大變化,快板里都說啦:“為了村貌大改變,為了民生得改善;為了生活壓力小,為了農民享社保;為了待遇大提高,為了看病能報銷;為了當上城里人,機會錯過無處尋……”
整建制農轉非政策在四季青鎮的試點實施,有很多創新之處,快板里也交代:“百花開吐芬芳,轉非工作有創新。不征地也轉非,男女老少笑微微。建產業真給力,個人集體雙收益……”四季青鎮雖然地理位置是在市區,但還有一些村民一直是農業戶口,2015年全部實現了“農轉非”。該鎮文化服務中心以全鎮大事件為主線,編排了快板節目,讓大家在喜聞樂見的節目中,感受全鎮農民因整建制農轉非這項政策帶來的生活變化。村轉居后,文化生活更要加強。四季青鎮文化服務中心負責人許揚介紹,該鎮以各種獨具中華傳統文化內涵的文體活動為載體,采用群眾喜聞樂見、參與度高、受眾廣泛的活動形式,利用多種新聞宣傳渠道,全面推進了我鎮各項文化體育事業的發展,
進一步豐富和滿足了地區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基層文體活動的惠及面和參與率,進一步擴大了四季青品牌在市區的影響力。2015 年,全鎮各類演出及活動舉辦了61 場,開展數字電影放映活動50 余場,惠及地區群眾2.5 萬余人。
溫泉鎮:葫蘆絲吹旺鄰里情
葫蘆絲,又稱“葫蘆簫”,是傣、阿昌、德昂、佤、布朗等族單簧氣鳴樂器,屬簧管樂器,主要流傳于傣、彝、阿昌、德昂等民族中。葫蘆絲的淵源可以追溯到先秦,分為高、中、低音三種類型。葫蘆絲演奏的代表曲目是《月光下的鳳尾竹》,這種少數民族的樂器深受海淀村民的喜歡。在溫泉鎮的凱盛家園社區,有一支成立不到一年的葫蘆絲隊,20 個隊員,每周活動三次,以老帶新,大家在摸索中不斷提升吹奏水平。該社區居委會的文體干部任金香是最早提議組建葫蘆絲隊的人,她自己會拉小提琴,會彈鋼琴,有一定的音樂理論知識,但這兩樣樂器都太昂貴,且鋼琴不易攜帶。2015 年5 月,社區居委會成立后,在一位村民,也是現在葫蘆絲隊隊長田樹華的提議下,凱盛家園葫蘆絲隊正式成立。在海淀區第26 屆農民藝術節上,他們在豫北小調《接新娘》的背景音樂下,用葫蘆絲吹奏出了動人的旋律,贏得在場觀眾的熱烈掌聲。葫蘆絲隊的成員基本都在60 歲以上,最高年齡75 歲,大家參與的熱情特別高。得知凱盛家園社區有個葫蘆絲隊,住在附近的70 歲村民顧繼華也來加入其中,她退休前是老師,對葫蘆絲很喜歡,這次“終于找到組織了。”
“一般的葫蘆絲100 多塊錢一個,價格便宜,每人都能買得起,且很容易上手,隨時隨地都能練習。”任金香告訴記者,凱盛家園社區是一個新小區,住戶來自附近各個鄉村,以老年人居多。大家彼此間不熟悉,通過文娛活動,為居民提供了互相了解的平臺,也讓大家在新的環境中,生活得更幸福。
蘇家坨鎮:柳林舞蹈隊巾幗不讓須眉
蘇家坨鎮的柳林村位于海淀區的西北部,村里有支13 歲的舞蹈隊,名字鏗鏘有力:蘇家坨柳林村巾幗健身舞蹈隊,共25 人,年齡最大的已經70 歲,年輕的有30 多歲的,大家聚在一起,以舞交友。在這支舞蹈隊中,教大家跳舞的李老師已經58 歲了。她并非專業舞蹈老師,只是憑著對舞蹈的一腔熱情,經常自己先利用余暇,從網上或朋友那里學習了舞蹈,回到舞蹈隊再教大家。近段時間,舞蹈隊的隊員格外忙碌,每天晚上吃完飯就聚在一起緊鑼密鼓地排練。這是為迎接2 月1 日舉辦的“小年俗”傳統活動而專程排演的新節目,分別是《愛我中華》和《小看戲》。“我們一年365 天有360 天都在跳舞!”隊長單春玲熱情地介紹,每天晚上7 點到9 點,是舞蹈隊雷打不動的排練時間,除非下了大雨或者大雪,隊員們基本都能到場參加排練,因此,蘇家坨鎮的大小活動幾乎都少不了這支舞蹈隊的身影。從年初的開鋤節,到中秋節,再到小年俗活動,場場都有大家的身影。隊員們也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演出的節目包括了京劇、腰鼓、柔力球、廣場舞、太極扇、太極雙球等十多個項目。不僅在蘇家坨鎮里演出,大家還走出去,到中央電視臺《國粹生香》欄目演出京劇《扈家莊》;在蘇家坨鎮舉辦的全民健身活動上表演《打腰鼓》;在蘇家坨鎮舉辦的“夏日廣場交誼舞晚會”上大跳交誼舞……另外,在鎮里組織的歷年花會踩街活動、蘇家坨鎮交誼舞比賽、星火工程二類演出等多次活動中都有突出表現。如今,柳林村巾幗健身隊員們的舞蹈技巧和水平在逐步提高,不僅提升了自身的舞蹈素質,而且強化了團隊意識,既陶冶了情操,也讓大家樂在其中。大家相信,舞蹈隊隊員們的熱情投入的精神不斷進步和自身展示,會帶動越來越多的村民參與到健身活動中來,為柳林村文體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一份力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