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苑村,一派田園氣息。位于首都中軸線南端,距天安門廣場15公里的這片隱秘田園村莊,原是元、明、清三代的皇家苑囿舊址。元稱飛放泊,明稱南海子,清稱南苑。據明《帝京景物略》記載:“城南二十里有囿。曰南海子,方一百六十里。”而如今,這個距離城區最近的集飲食、觀光、休閑和購物于一體的休閑旅游村莊,成為城市農夫周末的好去處。南苑村鄉情村史陳列室位于南苑村人氣最高的地界——小鎮農場之中,到這里的游客可以來一場全方位的農耕體驗。
1955年,南苑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成立,農民將原屬于自家所有的土地、牲畜和勞動工具等生產資料入社,自己成為合作社社員,統一參加勞動,憑工記分,集體經濟開始萌芽。當時,南苑村村民靠天吃飯,生產力水平低下,農作物產量低。隨著國家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深入,南苑村進入高級合作社時期。60年代以后,通過大力發展農業生產、平整土地、開鑿機井、興修農田水利、發展農業機械化和推廣科學種田等一系列舉措,促進了蔬菜、糧食生產的發展。同時,村集體還積極發展副業,推動了集體經濟全面協調發展。這一時期,南苑村響應國家號召,走工農并舉的道路,先后建立了五金加工廠、糧食加工廠等企業,對集體經濟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在南苑村鄉情村史陳列室內有一面老物件展示柜,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黑白電視機、油燈、收音機和茶壺等生活用具在這里匯總后,仿若一下穿越回那段歷史印記之中。同行的陳列室工作人員在細數這些老物件的同時,也為我們講述了一件件老物件與村民之間的故事。“這可是那時有錢人家才有的玩意兒。”“你瞧,這賬本可珍貴了,比我歲數都大,雖然字跡、紙張已然泛黃,但是仍可清晰地看出當年村民的生活軌跡。”此外,陳列室內一臺多媒體閱覽器能通過現代化的手段觀看村莊全貌。圖片、文字和視頻,只要用手輕輕一觸碰,電子屏上即刻出現想要閱覽的內容。
南苑村鄉情村史陳列室面積70平方米,建設投資40萬元,展示內容包括村史簡介、黨組織建設與機構簡介、行政機構和集體經濟建設等,通過老物件陳列、圖片與文字展示的形式全方位介紹南苑村的古往今來。在小鎮農場中閑庭信步、果園里采摘、菜地里農耕,與鄉村零距離接觸后,游客與村民都會來到鄉情村史陳列室中,在這里靜一靜,傾聽歷史的聲音。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