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六屆北京國際自行車騎游大會在延慶舉行,同時全面拉開了今年延慶“騎游季”的序幕。經多年傾力打造,延慶通過專業賽事引領和大眾騎游帶動,自行車運動如火如荼,軟硬件水平全面提升,逐步實現了自行車運動與文化、體育、旅游和會展等產業的相互融合,發展成為自行車職業賽手的福地、騎游愛好者的天堂、自行車企業展示交流的舞臺和相關行業創業者的沃土。
高端賽事引領
“騎”聚北京畫廊
作為2019北京世園會舉辦地和2022北京冬奧會三大賽區之一,延慶是北京市唯一全境域都是水源保護地的區,干凈指數和空氣質量始終位于全市前列,林木綠化率達到69.23%,自然保護區面積占全域面積的近30%,是名副其實的“首都后花園”。優質的生態環境,為延慶發展自行車運動奠定了良好基礎。
延慶與自行車運動結緣于2008北京奧運,八達嶺賽段被各國運動員贊譽為最美賽道。自此,延慶邁出了打造“中國自行車騎游大縣”的堅實步伐。
近年來,延慶相繼參與承辦了環京賽、國際自盟自行車越野分站賽等多項頂級賽事。其中,環京賽作為與環法自行車賽同級別的國際自盟最高級別賽事之一,4年間延慶賽段精彩頻現,賽程逐年增加,最終增至當年5個賽段總賽程的1/3。2014年,北京延慶樹香園自行車越野賽道成為我國首條經過國際自盟技術團隊認定的自行車越野賽道。同時,國際自盟自行車越野分站賽也首次來到中國,成為該項賽事在亞洲的唯一一站,比利時、荷蘭和法國等17個國家的運動員參加了比賽,其中包括多名世界冠軍。
2013年6月,全國公路自行車冠軍賽延慶開賽,這是近10年間,該項賽事首次在北京舉行,也是延慶首次獨立承辦頂級自行車專業賽事。賽后,黑龍江等6支省隊選擇延慶作為訓練基地,備戰當年全運會比賽。
“這個路線蠻國際化的,法國、西班牙等歐洲國家的賽道和這里都比較相似,環境也很適合騎車。我看到很多人都在騎車,就要這樣子,讓更多的人知道自行車運動,讓更多的普通人參與進來!”提及延慶的騎行環境,我國首個參加環法、環西班牙和環意大利三大環賽的自行車運動員計成如此評價。
相約美麗延慶
暢享“騎”樂無窮
2011年,“北京國際自行車騎游大會”正式落戶延慶,至今已連續成功舉辦6屆,并成為北京市規模最大的群眾性自行車騎游活動品牌。首屆騎游大會由北京市體育局、延慶區人民政府和北京市體育總會共同主辦,隨后幾屆,共青團北京市委員會、北京奧運城市發展促進會和北京市青年聯合會相繼加入共同主辦。
騎游大會舉辦之初,延慶就始終堅持在“游”上做文章,首屆騎游大會即設立了“騎游休閑組”,第二屆騎游大會增設了“山地自行車越野賽”和“自行車趣味活動”;第三屆騎游大會首次采用“固定+自選”,選手在完成統一設定的騎游路線后,另有“井莊柳溝線”、“永寧古城線”和“樹香園廣場線”等3條自選線路可供選擇;第四屆騎游大會首次實現“展會合一”, 2014北京國際自行車博覽會暨第三屆北京自行車文化節與騎游大會同期舉行;第五屆騎游大會首次全面實現市場化運作,依托美利達豐富的廠商資源和專業化的執行管理,進一步推動了騎游大會向市場化的深度轉型。
2016年,第六屆騎游大會更加突出了“文化性”和“體驗性”,全國首個“自行車綠色出行”主題論壇成功舉行。同時,成功打造了集展覽、商貿、賽事和嘉年華于一體的國際性自行車品牌展會。
“我是一名自行車騎行的愛好者,也是延慶發展自行車運動的見證者,我真切地感受到,延慶騎游大會不僅越來越國際化、專業化和品牌化,也越來越大眾化、趣味化和市場化。”《騎行風尚》雜志總編輯劉忠波曾這樣感慨地說道。
偉人說,不到長城非好漢。騎友贊,不騎延慶不資深。近年來,延慶形成了8條精品騎游線路,建設了32個騎游租賃服務站點,美利達全國首個騎游驛站、北京首家“騎行郵驛”主題郵局等都相繼落戶延慶,全區自行車騎游線路總長已達300余公里。其中,“媯河生態走廊”和“百里山水畫廊”入選“北京十大最佳騎游路線”。同時,還建設完成了環媯河自行車通租通還租賃系統,推出了“延慶騎游”手機客戶端,為到延慶騎游的游客提供導游解說、線路規劃、景區地圖、騎游預訂、消費指南和應急救援等服務。
堅持產業融合
實現“騎”“游”共贏
近年來,延慶逐步實現了自行車賽事、騎游活動與文化和旅游等產業的有機融合,不僅依托良好生態環境為廣大游客提供了優質服務,也為地方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現在,眾多來自全國各地的騎游愛好者已經成為延慶街頭一道靚麗的風景,延慶可用于租賃的自行車超過萬輛,常年在延慶的騎游人數近2萬人。僅2016年上半年,接待騎游人數已近10萬人次,以每人每天50元租賃費用計算,僅今年上半年直接帶來的自行車租賃消費額近500萬元,其中,“自行車訓練營”、“自行車親子定向”、“自行車團隊拓展”等項目附加值更高。騎游線路廣,騎游人數多,也有效拉動了餐飲住宿、景區景點、旅游商品和自行車銷售等相關產業。
延慶自行車運動的蓬勃發展,對當地人也產生著潛移默化的變化。騎行已漸漸成為延慶人的一種工作和生活方式,黨政機關里,有公務自行車可供工作人員使用。每天都會有大批延慶人,選擇綠色出行、騎游健身。本地已逐步發展起十余支具有一定規模、長期活躍的自行車團體,他們還把綠色出行與環境保護相結合,騎行過程中撿拾沿途垃圾、保護生態環境。厚道的延慶人,還自發組織起義務服務團體,免費為來到延慶的騎友提供指路、救援和搭建交流平臺等方面的服務。同時,每年6月份的第3個星期六,定為全區的“綠色出行日”。
“可以說,延慶在發展自行車運動之初,通過一系列頂級專業賽事的引領,便迅速在自行車運動業內小有名氣!但我們追求的遠不止于此,我們始終把產業融合、強城富民作為最根本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要走出一條政府支持、市場主導、展會聯動、產業融合和文化傳播的特色發展之路!”延慶發展自行車運動的親歷者、區體育局局長馬玉泉這樣堅定地說道。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