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孵化聚落
這種形態源于農民將自己閑置的農宅租賃給藝術家,逐漸產生藝術家集聚的規模效應,最終形成一個特色的藝術創作村落。
北京的宋莊是國內此種形態的代表,自1994年以來,全國各地1300多個藝術家聚集宋莊,其中包括近百名海外和港臺藝術家,宋莊從此成為中國最大的藝術家集聚地。村民幾乎家家都改建了供藝術家租用的工作室。這些工作室,連同后起的藝術館群一起成為宋莊旅游的核心吸引物,圍繞藝術創作而延伸的旅游產業鏈條也不斷拓展。
白馬湖宋莊的發展形態后來進化出了由政府主導的2.0版,最具代表的就是杭州的白馬湖SOHO公社。杭州白馬湖以“聯合國全球生態保護500佳”的農居村落為基礎,統一規劃,采取“保留+改造”、“拆除+重建”、“新建+加建”、“開發+融合”方式,將柴家塢、章蘇、孔家里、陳家村四個自然村共計500余幢農居改建成居住創業兩相宜的文化創意工作室,形成具有城市美學特征和獨特文化內涵的創意建筑。在不改變產權性質的前提下,通過農居SOHO空間的租賃、招商引入文創團隊創業辦公。目前入駐企業規模已達160余家,2011年園區產值達1.4億元。
以農居SOHO改造為特色的“白馬湖模式”避免了大拆、大建、大搬,減少了開發建設對環境的干預和破壞,構筑出“田園牧歌式”的創業模式,形成了具有時代特色、杭州地域特點、錢塘江特征的“城市美學、建筑美學示范區”的雛形。
田園養老社區
這種形態與藝術孵化聚落相似,同為將農宅進行出租,但是吸引的人群不同。田園養老社區主要吸引的是城市的銀齡階層。目前城市養老壓力增加,而農村空氣純凈、食材新鮮、環境安寧,且生活成本低,已經成為不少市區老年人向往的養老去處。
農家休閑養老是一種候鳥型、旅游休閑型相結合的農家寄養式異地養老模式,代表有崇明島農家養老和浙江天目山農家養老項目,老人與農戶簽訂協議,長期寄養在農戶家中,是一種特殊的鄉村旅游形式,也可以成為新農村建設的一種重要模式。該模式能夠提高農民收入、促進城鄉協調發展,但服務水平和配套設施有待提高。
杭州天目山腳下的許多村落便利用閑置的民居接待夏天前來避暑的老人,已經成為遠近知名的銀齡避暑勝地。
目前,2.0版的田園養老社區已經浮出水面,北京懷柔的田仙峪村開始試點發展農村休閑養老產業,將閑置農宅統一承租給合作社管理,并由國奧集團投資對老宅院統一改造,2015年5月首批35套閑置農宅投入運營。這些曾經閑置老舊的農宅經改造后,外觀古香古色、頗有鄉村風情;內裝修風格考究,衛生間、廚房等設施齊全,非常適合老年人居住。據悉,在農宅養老項目投入運營后,村民除此前獲得的租金收入外,還可按年度獲項目盈利分紅。同時,村民還可以通過在養老產業開發出的服務崗位上就業獲得工資性收入。
創意文化民宿
此種形態以鄉村環境為基礎,以文化創意為出發點,一方面相對較適合歷史底蘊深厚、文化特色突出、村域內擁有較為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和傳統肌理尚存的村落,另一方面即便不具備以上條件,只要有典型鄉村的氣質,通過文化創意的演繹,同樣會產生很好的效果。但創意文化民宿對設計者和經營者有較高要求,具有鄉土情懷與先進設計和經營理念的“新農民”更適合創意文化民宿的開發,比如漳州古山重的“水云間”。同樣,臺灣民宿的成功源于民宿主人將民宿當作藝術品精雕細琢,并注入個人的感情和人文理念,但這對普通鄉村居民而言具有一定難度。
“水云間”的民宿有15個大小不一的房間,有一個很大很安靜的傍水后花園、伸手可摘龍眼的大天臺。真正的民宿,不是旅館,是生活,這是非常重要的民宿精神。
2012年,兩個來自廈門鼓浪嶼的年輕人花了一年時間將一幢破損的1968年閩南紅磚厝改造為這樣一座安靜的旅游民宿。他們選擇遠離塵世,在僻靜的大自然安家安居,正是因為熱愛這片土地,真心喜歡這里的古村、古樹、古厝、古代、古風,愛上這里的生活。走進水云間民宿,得以走近它的主人,接觸一種全新的思維和生活方式???
私家鄉村會所
此種形態一般不會過于注重經濟收益,往往是一個企業或者若干志同道合的朋友在鄉間利用閑置民居改造而成的交流空間。企業可將其作為自身企業文化的展示空間,或用于商務接待或開展員工度假;對于后者人群,會所成為激蕩智慧、交流思想、分享感受的心靈聚會場所。這種形態一般不是面向大眾游客,而是與特定的小圈層客群相匹配,經營模式以“會員制”為主。
閑置農宅的有效盤活,除了多元化的發展形態外,關鍵在于農村宅基地使用權流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據悉,北京密云已經率先在古北口鎮北臺村和新城子鎮塔溝村兩個自然風光較好的村子成立農宅合作社,將村里閑置的農民土地集中起來,改造后引入旅游公司經營,打造鄉村主題酒店。目前兩個農宅合作社都已找到商機,如塔溝村正在與一家汽車俱樂部洽談,打造汽車露營主題酒店。在保留鄉村原有文化肌理的基礎上,這種將閑置農宅統一承租給合作社管理,而后對外尋找開發資金的運作方式,將保證農民收益的最大化。
野奢度假鄉居
其核心理念是“一個鄉村就是一個野奢度假綜合體”以及“閑置農宅的整體改造與度假化利用”。這種形態對農宅的要求較高,除了以村落為單位的房屋空置率要超過80%外,最好還是傳統的老院落,并且生態優良、環境幽靜。
杭州山舍坐落于龍井之下,九溪之源的滿覺隴,依山勢而建的三幢民居,隱于自然村落之中。當深秋的桂花香散去,這里冬日的午后,依然有最溫暖的陽光,客房還有地暖。
山舍的主人宛君,從各地搜羅來形狀材料不一的椅子、古鎮老石板、柚木老家具、上海法租界的舊墻磚??每一件物品都有一個故事,恰到好處地融入山舍的設計中,這份懷舊獨特的美是山舍專屬。在這里可以在有陽光灑落的茶園大露臺,細品手工研磨咖啡。沒有電視的客房,卻有復古高音質的Marshall音響,感受真正的休憩空間。Lanvin洗漱用品、Duravit浴具、金可兒床品??細節處處有驚喜!
一群熱愛生活的城市規劃師,將原始的老房子改建成山間小別墅,僅有四間房,推開窗即是一場竹林雨,抬起頭便是一場星空秀,這便是主人簡單而純粹的生活理想。
極簡的裝修、開闊的落地窗、歐舒丹的洗漱用品??冬天,這里的書房還有壁爐可以烤火,大到布局,小到細節,都是無可挑剔的存在,在這里住一夜,真的能感受到老板的情懷和酒店的溫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