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京郊游玩感覺“千村一面”?想找一處特色濃郁的民俗村放松身心?沒問題,小編有個好去處介紹給您。在順義區北石槽鎮南石槽村,您可以品嘗行宮美味,聽村里老人講講皇家行宮里的種種“秘聞”。
南石槽村的歷史頗為輝煌,清康熙四十六年,清政府在南石槽村修建了行宮,供皇帝在去往承德避暑山莊的路途中休息所用,隨行的護衛軍隊和王公大臣均在此駐扎。村里還有一條遠近聞名的御道,這條御道起于村西南,止于村東北,共1100米。相傳是皇帝去往避暑山莊經常走的路,所以被人們稱之為御道。百姓為了沾皇帝的福氣,出京、進京都愿意走這條路。
據村支書張建華介紹說,依托獨特的行宮文化底蘊,南石槽村打出了“行宮美味”的品牌,目前已有7戶民俗戶開門迎客。可提供嘎吱盒、瓤冬瓜、刻子等當地特色美食。
今年66歲的高永忠一家人是村里第一批開業的民俗戶,里里外外打掃的干干凈凈,無論掛飾、墻畫、裝修都透著濃濃的鄉土韻味。高永忠老伴最拿手的就是刻子,上面印上喜字或各種花朵,寓意喜慶吉祥。中間裹著花生、豆沙餡料,上鍋蒸一會兒,便會散發出濃濃的甜香味道。
“據村里的老人們說,當年的慈禧太后就喜歡吃甜食,還有豆制品等健康、養生菜品。”高永忠說當年的行宮雖然已經拆沒了,可關于行宮的種種傳說卻一直流傳在村里。因為當年村里很多彭姓村民都在行宮里某了差事,因此關于皇帝、皇后們的口味和喜好都傳出了行宮的高墻。
根據這些民間傳說,村里還新引進、改良了一道備受好評的菜品——牛初乳豆腐。利用村邊養牛場的便利優勢,用牛初乳蒸成雞蛋羹狀的甜品,切成小塊,撒上些桂花醬,入口嫩滑,口齒間留有乳香和桂花香,尤其受到女士和孩子們的喜愛。
為了更好地利用行宮文化,南石槽村已編制了村莊建設規劃,今后將重點打造村莊入口標志、重要節點和門面建筑,增加相應的旅游配套設施和村莊皇家文化元素。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