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失蠟”鑄銅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 作者:宋佳音 晨陽 字號:【

常從長安街路過的人,可能會注意到國際飯店門前有一件造型古樸的青銅器——中華爵。中國是青銅器的最早制造國之一,四羊方尊、戰國編鐘等都是震驚中外的青銅文物。青銅器最早被運用在5000年前的兩河流域,在新石器時代才流傳到中國并迅速發展,在2000多年前的先秦時期,達到鼎盛。“一言九鼎”中的鼎就是當時重要的青銅禮器。青銅文化,發育于古代,遍及國中,運河岸邊的通州也不乏青銅文化的蘊藉。

而這件氣勢雄渾的中華爵便產自京郊通州。通州區張家灣鎮北儀閣村,有一家名為華興達古青銅器復制廠的小廠子,十多年前,中華爵正是在這里鑄造而成。

“鑄中華爵,用的是‘失蠟法’。”廠長李萬祥介紹,失蠟法是一種青銅等金屬器物的精密鑄造方法。做法是,用蜂蠟做成鑄件的模型,再用別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范。加熱烘烤后,蠟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個鑄件模型變成空殼,再往里澆灌熔液,便鑄成器物。

從北儀閣村土生土長的村民,到復(仿)制青銅器的高手,李萬祥一路走來坎坎坷坷。

高中畢業,回鄉務農,李萬祥卻對青銅器情有獨鐘,村里人都說他有些“癡”有些“瘋”。

李萬祥不怕譏諷,不要工分,更不顧家人的勸阻,只身走南闖北,遍尋青銅器及其復制技術。1981年10月,經人介紹,他拜訪到青銅世家、全國著名修復專家賈玉波。之后,他又拜訪到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文物修復專家王振江。兩位老人被年輕人的求藝精神所感動,欣然賜教。李萬祥虛心求教、邊學邊干,終于求得真傳,步入青銅生涯。

盡管拜到了名師,但制作青銅器的過程并非一帆風順。

“第一次鑄造‘馬踏飛燕’,出來的樣品不是重心不穩,就是材質不夠硬,基本上都是廢品。”李萬祥回憶起當年的鑄銅之路,感慨萬千,“后來才知道是材料沒選好。”

在多次考察了“馬踏飛燕”的原件后,李萬祥重新選取了與原件配比相近的青銅原料,并根據力學原理和鑄造需要,對“馬踏飛燕”的造型略作調整,終于在試驗了多次后,成功復制了“馬踏飛燕”。

20多年里,李萬祥和他的華興達古青銅器復制廠,用傳統的失蠟法,輔以合范分鑄法等精鑄工藝,為國家文博單位及社會各界復(仿)制上萬件青銅器,其中有夏代乳丁紋平底爵、商代獸面鼎、戰國犀牛尊、西漢長信宮燈,以及素有“青銅之冠”稱譽的秦始皇陵銅車馬等。夏商周秦漢五個時代的青銅器代表作均有涉獵,這一大批融入李萬祥血汗的藝術杰作,矗立于大江南北??

在數以萬計的作品中,李萬祥最愛的還是秦始皇陵銅車馬。

“我復制的都是一比一大小的。”在廠里的展廳,李萬祥指著其中一輛說,銅車馬有兩輛,分為一號和二號,這是一號戰車,大小為真車馬的二分之一,單轅雙輪,車廂為橫長方形,車門在車廂的后面,車上有圓形的銅傘,傘下站著御官,雙手馭車,前駕四匹馬。

如今,李萬祥的仿(復)制青銅器技藝不僅是通州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更是中國文物學會文物修復委員會會員單位,是國家文物部門定點生產廠家。

責任編輯:白夢迪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