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的日子,在順義舞彩淺山徒步結束后,饑腸轆轆的我們打開手機搜索周邊能覓食的地方。
誰能想到這順義區焦莊戶村里還保留著“吃抗戰飯”的老記憶。這里曾經是激烈的抗日戰場,《地道戰》在這個村取過景。
漫步村中,偶爾走過身邊的老大爺,可能就是當年的英勇抗日勇士。想當年吃的是野菜、棒子面窩頭,蹲的是地道,打的是鬼子。現在生活好了,這野菜就貼餅子、野菜團子還是村里的老吃食,卻成了都市人降血脂降血壓的好粗糧。
這一桌子抗戰飯,小編來跟你一一分享。
農家院老板娘在收拾新摘的野菜,山上新鮮的薺菜。用山野菜做的餑餑是他們這多少年的特色,配上農家豆腐湯還有自家的棒碴粥和小菜。別看都是 “抗戰飯”,但吃起來不感到艱苦,吃到嘴巴里香噴噴。
豆腐咯吱盒,豆腐加上肉末做餡,經過油炸,香氣撲鼻,吃上一口,濃郁的豆腐味在你的口中滾動,而且價格很低才20元一盤,太便宜了。
炸花椒芽絕對是京郊不可多得的美食,這花椒芽炸得好不好,完全取決于這火候的掌握和裹面的技巧。不是心靈手巧的京郊主婦,還真的不一定做得出來。
要以為抗戰飯就沒有肉,你就大大錯了。這里燉柴雞38元、農家自制腸18元、扣肉35元,也真是給力到家了,要說北京還有哪能吃到這么物美價廉的農家美食,絕對要到焦莊戶來。
村里的地道戰紀念館,持身份證免費參觀,村邊的抗戰紀念林也是免費對外開放。
焦莊戶是革命老地,祖輩都當過抗戰民兵,所以,吃著當地的抗戰飯,還可以聽主人家講講,當年祖輩的戰斗故事。這頓飯,也就變得滋味不一樣起來。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