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百年油栗食客點贊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 作者:崔麗 李銳 字號:【

  “早就知道燕山板栗好吃,可沒想到老栗樹的栗子這么好吃,太棒了??”

  陽春三月,臺灣胡須梅園園主李錦昌慕名來到位于北京市懷柔區渤海鎮的北京老栗樹聚源德種植專業合作社,在品嘗了拳頭產品“百年油栗”后笑著說。臨行前,他特意帶了幾盒,準備回臺灣后讓親朋好友一飽口福。

  老栗樹的栗子好在哪兒?合作社總經理李永軍為我們揭開了秘密,原來是靠著甜度高、口感好、香糯可口、營養豐富,“老栗樹”品牌贏得了食客點贊。

  前車之鑒堅定了品牌信念

  “懷柔種栗樹有800年的歷史和文化,因為土壤水質俱佳,氣候環境適宜,產出的栗子品質很好。”李永軍是渤海鎮當地人,說起栗樹滿懷深情。

  在李永軍成立合作社之前,當地有一家大型企業負責板栗的購銷。因為栗子好吃,全部出口到日本。就在懷柔板栗供不應求的當口,這家企業的老板動起了心思,他從外地購進大量板栗冒充懷柔板栗出口,結果第二年,因為品質不佳,日本市場不再進口懷柔栗子,這場波折使懷柔板栗的市場價格大幅下降。

  李永軍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就是因為他品牌意識不強,才砸了懷柔栗子的牌子,沒有品牌在市場上是站不住腳的。懷柔栗子本身就是品牌,但是還需要統一標準、細化規程,無論種植、加工、銷售,還是與旅游、電商等產業融合,所有事兒都要圍繞品牌干,要讓老百姓不花冤枉錢,吃到真正高品質的懷柔栗子。”

  2008年,李永軍牽頭,北京老栗樹聚源德板栗種植合作社成立了,開始了打造懷柔板栗品牌的大事業。

  “要打造品牌,首先品質要好,要讓雙方都受益。只有讓上、中、下游都得到應有的利潤,才能把整個產業鏈的品質搞上去。”李永軍表示。社員栗園的投入品都由合作社統一供應,施肥、剪枝等技術也由合作社來指導把關。

  懷柔板栗在當地的收購價并不穩定,忽高忽低。比如說前年,收購價是每公斤14元,去年跌到了每公斤7元,誰來為栗農保“價”護航?和老栗樹聚源德種植專業合作社簽訂購銷合同的900多戶栗農卻一點不擔心手里的栗子賣不上價。去年秋收時節,他們陸續接到通知,合作社將依照合同約定,以高出市場收購價1元的標準收購板栗。

  宋衛民是渤海鎮渤海所村人,種植板栗多年。去年老宋家收獲了1000多公斤板栗,他走訪了多個收購點,最后找到老栗樹聚源德合作社的收購點。“別的收購點都是每公斤7元,聚源德每公斤給出8元的價格,但是對質量有一定要求。”老宋多年種板栗,一直管理得當,板栗的品質順利通過了合作社驗收。

  對于合作社而言,合同中明確規定了板栗的品質要求,從而保證了合作社的貨源品質。

  “互聯網”拉近了板栗和消費者的距離

  為了確保生產過程全程可控,合作社在板栗園安裝了“電子眼”。“只要點擊一下‘電子眼’對接的手機APP軟件,就可以實時了解與追溯板栗園除草、除蟲、施肥、澆灌、修剪、采摘等培育養護過程。實現從種植到收獲整個過程可視化、可追溯、可控制。讓消費者看到了,才能信任你的產品,才能增加附加值。”李永軍說道。

  引入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技術全程監控板栗園管理,還真是件新鮮事。“環境預警、病蟲害預警、農藥使用和采青監管、專家遠程服務??該套設備不僅可實現板栗園的全景、定點視頻監控,記錄栗子樹開花、結果、成熟、采收的完整生長過程,還可以通過設立的小型氣象站對板栗園內的溫度、濕度、光照和土壤水分等生長環境指示進行實時監測,并通過GPRS無線傳輸到農場云服務平臺,使園區管理者實時掌握園區內氣象參數,從而實現精確及時調控。”李永軍介紹。截至目前,合作社已經與懷柔區內4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簽訂生態化板栗園共建協議,總面積達6800畝,現已安裝電子監控設施2組,監控面積達2500畝。

  產業融合富了社員拓寬了品牌影響力

  在板栗加工全自動生產線邊,李永軍向記者詳細介紹了板栗清洗、劃口、炒制、剝仁、冷凍、裝袋、封口、殺菌等全過程。早在2009年,板栗加工廠就建好了。栗子加工好之后,李永軍扛著一箱箱的栗子上門推銷,專賣店不認,他把栗子送給店主,讓消費者免費品嘗。后來,這些專賣店紛紛打來電話說:“你家的栗子就是好吃,你給我們送貨吧。”就這樣,渠道一一打開。

  去年,合作社與承德怡達公司再簽大單,其板栗產品可在怡達公司的全國15萬家連鎖店內銷售。“有了銷售渠道,合作社心里有‘譜’,才能給栗農承諾保護價。”李永軍說。懷柔工商分局合同科科長李海鳳介紹,目前,懷柔地區僅有聚源德一家合作社具有板栗深加工能力,并開拓了多條板栗銷售渠道,其板栗產品不僅在國內暢銷,還出口韓國、新加坡等國家。

  走入合作社建設的“明清栗園”,園內最古老的栗樹王有800年樹齡,粗大的樹干得3個人才能合抱,因擁有宋代以來的33棵老栗樹且以明、清兩朝的栗樹居多而得名。游客來旅游的時候,李永軍講起栗園的歷史文化來頭頭是道,大家很愿意聽。合作社在園內舉辦的撿栗子比賽、剝栗子比賽、栗王樹下接栗賽等多種多樣以“栗”為題的系列活動,吸引了不少慕名而來的游客?,F在,合作社把板栗文化與林果科普知識緊密結合,將栗園打造成為集游購娛餐飲為一體的綜合觀光體驗園。

  怎么能讓合作社發揮更大的作用呢?李永軍又開始思索。他牽頭成立了“北京三三老栗樹農業發展專業合作社聯合社”,以老栗樹聚源德合作社為龍頭,聯合其他9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和2家公司組成,涵蓋了電子商務、板栗種植、山杏種植和柴雞養殖、收購、加工、銷售等多品種多行業。聯合社在北京地區首家推出了以農副產品為主要經營業務的區域電子商務平臺。平臺正式上線運營至今年3月初,已聚集了特產店、酒店、農家院、旅游景點共460多家企業入住,實現綜合收入1010萬元。“效益好的社員一年的流水有5萬多元。”

  “把老栗樹的文化和品牌推廣出去,讓更多人知道,讓栗農得到更多實惠,是合作社目前急需做的事。”李永軍表示。

責任編輯:白夢迪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