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巴能玩,面團也能玩。入夏以來,大興區青云店鎮孝義營村饅頭銷量銳減,村民搞起了新營生——“饅頭DIY”。筆者昨天在村里發現,饅頭加工生產車間內新開設的DIY體驗廳,吸引不少市民前來體驗制作饅頭的樂趣。
孝義營村家家戶戶做一手好饅頭。據傳,清朝年間,這個村一孝順兒媳把家里白面省下來為婆婆蒸饅頭,自己吃紅薯、高粱等。從此,“孝心饅頭”成了孝義營特色。3年前,該村大學生村官趙帥組織留守婦女成立手工饅頭隊,建立“孝心饅頭”加工廠。趙帥為此被村民稱為“饅頭哥”。“孝心饅頭”銷往超市的同時,還在社區組建銷售網絡,日銷量萬余個。
趙帥發現,饅頭銷售也有淡旺季。每年5到9月,因天氣炎熱,是饅頭淡季。秋冬季節饅頭日銷量能達4萬余個,可夏季平均日銷售量僅4000個,產業發展受限。年初,他在外出銷售饅頭途中,了解到市民下鄉體驗陶藝制作,成了熱潮。“泥巴能玩,面團也能玩,夏天是饅頭銷售淡季,卻是市民郊游旺季。”陶藝的靈感,讓趙帥找到“孝心饅頭”發展的突破口。
孝義營村集體投資15萬元在饅頭加工車間建立了可同時容納30余人的“DIY”體驗廳,購置了一批新設備,專門用來接待下鄉市民前來體驗。體驗廳里,嶄新的操作臺、小刀、剪子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游客可在饅頭工廠20余名巧婦的指導下,體驗和面、發酵、整形和上鍋蒸等流程。
“城里人大都不會蒸饅頭。游客花60元便可在面點師的指導下,現場做饅頭,蒸好后可帶走,體驗DIY樂趣。”趙帥說,體驗項目包括南瓜面、紫薯面、菠菜面等五彩饅頭,開張才1個多月,已吸引400余名市民前來體驗。目前,這個村的饅頭DIY體驗廳,已和許多社區親子組織、老年社團、面點培訓學校建立了合作關系。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