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影友之約,自駕千里冰封的北國,此次穿越冰雪,圓了我的雪鄉攝影之夢。
二浪河——冬季里的世外桃源
第一天清晨我們六點已經起床,簡單吃了些早餐匆忙開始趕路,匆忙不是因為時間不夠,是對前途美景的急不可待,更是對清晨光線的珍惜,否則也許會失去一天中最好的拍攝機會。從哈爾濱的尚志開到二浪河大約三個多小時,在亞布力滑雪場下了高速以后,有一百公里的冰雪路面,路面兩側有堆起的積雪,有時錯車都很難,即使清雪的路面依然有超過半尺厚的冰雪,行駛在這樣的冰路,雖然我們開的都是越野車,但依然小心翼翼,在冰雪路上比駕駛技術可不是個明智的選擇。事先我們約定行駛冰雪路面時速不超過四十公里,到二浪河一百公里我們開了兩個多小時,上午十點多到了二浪河林場。我們要在這里住一天,第二天早晨再去雪鄉。
這里民風淳樸,甚至安靜得可以聽見雪花飄落屋頂的聲音,就像夢中的童話。我們到了村口,先打電話等待預訂的家庭旅館主人來接,這時同車的人已端起相機,在路邊的高處拍了起來,我這個司機也只有望景興嘆了。不大一會,店主人把我們帶到了他家,這里都是家庭旅館,實際就是農家騰出來幾間房供游人住。不過房間還很干凈,一進屋里暖烘烘的,土炕坐上去很舒服,久居城市,在三九天體會一下東北的農家樂,感覺一切都是新鮮的。初識二浪河,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安靜,不同于雪鄉的繁忙,這里的景色是安逸的、靜默的、也是怡人的。旅館小院兒里的柴火垛上已經積了很高的雪,雖然沒有看到兩米厚的雪頂,但依然滿足于這水墨山村的畫卷。
在溫暖的熱炕上短暫休息后,我們吃了以農家燉菜為主的午餐,然后拿起相機開始了二浪河的拍攝。二浪河被群山環抱,滿山墨綠的叢林被白雪覆蓋,升起炊煙的院落不時被刮起的雪霧籠罩著,遠遠望去恰似一幅寫意的山水畫卷平鋪于眼前。尤其是當晴朗的天空飄著朵朵的白云,非常適合拍攝。走在村中的小路上,沒過膝蓋的雪就像棉花糖一樣松軟,半米多厚的積雪覆蓋在木板房上,院子里農具、柴垛蓋上了厚厚的白雪。
我們在村子里拍了不到兩個小時,開車來到距離二浪河20公里的大禿頂子山。大禿頂子山是從哈爾濱去雪鄉必須翻越的一座高山。它位于黑龍江省五常市東南,與黑龍江省海林市接壤,主峰海拔1690米,是黑龍江境內最高峰,比泰山高141米,比黃山低184米,是牤牛河的發源地。在來之前還不知道這座山如此高大,回到家查了資料后,才了解到這座山在黑龍江很有名氣,一年四季都有戶外愛好者來此登山穿越。尤其是冬季登山難度更大,冬季要到達山頂有兩個途徑,一是在向導的帶領下徒步登山,到達山頂需要三四個多小時;再一個就是坐雪地摩托上山,需要近20分鐘。我打算當天下午在山下拍林海雪原,第二天早晨六點前坐雪地摩托上山拍日出,這樣安排可以完成大禿頂子山多時段拍攝。
當天下午我們開著越野車,在冰雪山路上艱難地行駛,一路都是上行的盤山路,左面是懸崖,右面是深溝,稍有怠慢后果不堪設想。雖然不時有當地的車呼嘯著超車而過,但我們依然淡定地小心翼翼地行駛著,安全是戶外活動的底線,永遠也不應該去挑戰。半個多小時后我們到達禿頂子山的半山腰,這里有一個停車區,也是登頂的起點。我們停好車,準備在停車區的周邊拍攝林海雪原的景色。走進山林里,雪地上連個鳥的腳印都沒有,真是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啊!叢林中以高大的樹木居多,竟然還有上百年的楊樹,虬枝蒼勁,樹干挺拔,平原幾乎不可能見到!其他的如柞木,楓樺,雪松尤其漂亮,亭亭玉立,樹枝上掛滿了雪凇,讓人感覺好想去觸碰。樹樁子上面蓋著雪帽,當地人稱之為雪蘑菇,巧奪天工,自然造化!不時有倒伏的樹木,也有枯干而未倒的,覆蓋著白雪,讓人感覺到生命的旺盛和終結,是這樣的直觀!
雪鄉——童話的世界
如果說此行第一天在二浪河的拍攝令人陶醉,也令人興奮,那么雪鄉的童話之美更加令人期待。第二天清晨五點半起床,在老鄉家吃完早餐,急忙起身前往禿頂子山看日出。這時天還沒亮,車速比前一天上山還慢了許多,當開到一半的時候遠遠地望到山頂上覆蓋厚厚的云霧,這樣的天氣肯定是看不到日出了,也只好放棄登山,直接去雪鄉。翻過禿頂子山開了不到二十公里的山路就到了雪鄉。我們買好票存好車,坐著雪鄉區間車到村里的時候,時間才早上八點鐘,拍攝雪鄉的時間還很充足。
到了區間車站下車以后,我們看到的不僅是白雪覆蓋下的木板房,還有滿街的游客,看來這里已經找不到過去的寧靜和街道上沒有腳印的雪地了。如此多的游客,對于我們這些攝影者來講已經消減了大半的興致,但事實就是這樣,攝影加速了旅游的市場化,同時也加快了生態環境的惡化。我們進了村里首先找旅館,結果找了好多家都沒有房,找了半個多小時,最后有一家有兩個多人火炕房間,每個房間1000元,這可比城市五星級還貴。有房就行,我們哪還敢講價,馬上就交錢入住?,F在農民也都會做生意了,這叫供求關系決定市場價格,隨行就市的法則。我們放下行李,休息一會以后,各自背著相機開始了一天的拍攝。
雪鄉坐落在一個四面環山的山坳里,冬天這里空氣仍然很濕潤。走在街道上,清晨的雪霧還未消散,陽光不是很清透,我站在一片白茫茫的雪地之中,立刻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冰雪覆蓋著“家園”里一個個獨立小院,各式的院門有的張貼著對聯,有的掛著紅燈,有的半掩著門,有的柴扉洞開;有的屋檐下拴著橙黃的玉米棒,有的木窗前晾著火紅火紅的尖辣椒??所有的木屋頂上都積著半米多高的白雪,那色彩的對比、厚重的農家風格活脫脫地展現在你的面前,不由得讓你看得熱血沸騰,仿佛我根本就不在冰天雪地的東北鄉村,而像是走進了童話的世界里。我耐心地躲避著游人,盡量讓鏡頭里童話般的美景免受游人的干擾。
這里的日落比較早,下午三點剛過雪地上已經泛著紅光,這是拍攝比較好的時間段,看著晴朗的天空,和雪地上的暖光,大家疲憊全無,一骨碌爬起來,拿起相機和三腳架,開始了一天里最值得期待的好時光。走在雪鄉的小路上,路旁松樹上掛著的紅燈籠在風中搖曳,在一片白色的世界里格外顯眼。我早早站在院子的籬笆墻外,看著沒有腳印的被厚厚的白雪覆蓋著的院落。四點半過后,紅紅的燈籠陸陸續續亮了起來,照在雪地上、房梁上、窗戶上,每一處都是紅彤彤的,沒有燈光的雪地泛著藍光,這時遠處的山尖上,暗藍的天空里飄著云霞。
一座座農家院,一幅幅精選的畫面,這是何等的美麗。拍完了小院夜色,我仍不滿足這些小景,登上了后山的觀景臺,拍攝雪鄉的全景。我順著木梯拾級而上,最終來到了依山而建的小木亭子。從那里可以鳥瞰雪鄉的全貌。在每一塊木樁、每一棵樹枝、每一個平面、斜面上都落滿了厚厚的積雪的情況下,在燈光的照射下,雪鄉是那么的夢幻,那么的富有意境。望著山下裊裊炊煙的木屋,和閃爍的紅燈籠,看著僅百戶人家的雪鄉小村,我突然覺得雙峰林場不是人們把它建在山坳里,而是和雪一起從天上落了下來,不小心砸在了厚厚的雪堆里!
回到老鄉家里,吃完飯躺在炕上,一覺醒來,已經是日出的時候。我們原來打算如果天氣不好,早晨就不再拍了,但當天的清晨非常晴朗,晨光是那般的明亮,就連老鄉都說是難得的好天氣。走出屋外的那一刻,我看到了大海一樣的藍天,哈達一樣的云朵,圣誕樹一樣的雪凇,童話世界一樣的木屋,裊裊炊煙爬升在白色的世界里,我仔細拍攝著每一張充滿童話意味的畫面,雪鄉真是神奇,不同的時間都有不同的意境,你想拍夠了,真是很難。
離開雪鄉,越野車奔馳在林海雪原,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壯闊和人類的渺小,她的美無法用語言來描繪。我感嘆祖國的遼闊,感嘆北國風光的千里冰封,感嘆雪鄉童話般的景色!置身其中我想親吻這片土地,有機會我還會再踏上這塊黑土地。
雪鄉,再見!!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