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快樂學農 收獲成長
時間: 來源:美好生活-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親手剝玉米、推碾子磨面、撿柴、生火??參與農事活動,除了能讓孩子認識、親近大自然,吃到親手采摘的新鮮、健康蔬菜,在心性的養成上,也有不少益處。對于在鋼筋水泥圍成的高樓大廈中呆慣了的城里孩子而言,綠興農場的學農體驗將帶他們充分地聞一回鄉土味兒,感受一次離開圍城的田園生活。

  綠興農場位于聞名遐邇的鄉村旅游示范鎮——北京大興區龐各莊鎮,農場里有新業態采摘籬園,無公害蔬菜種植基地。在2016年4月,綠興農場被北京市教委評為中小學生社會大課堂資源單位。

  為了全面滿足中小學生學農活動的需求,農場打造了農事文化區、農耕體驗區、拓展活動區、農場手工區、動物散養區、綠色種植區、生態餐廳等活動區域,并對孩子們的學農課程進行了精心設計,有拓展游戲、采摘體驗、手工制作等活動項目。沒有課業壓力的學農活動被學生們翹首企盼,在綠興農場,他們可以走進田間地頭,了解農作物的相關知識,更多地接觸自然,在勞動中得到鍛煉。

  勞動——正行

  我們說起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與品格,總有這么一項:堅韌不拔。這一項,別說現在的孩子,連對已為父母的人來說,都不是一件易事。“堅韌”到底是怎樣的?沒有經歷過辛苦的人,輕易不敢說知道。摘茄子、辣椒,挖花生、土豆,這些看似簡單的事情實際上很費體力,并且也是城里孩子平時很少有機會自己動手做的。孩子們在地里使出渾身解數拔著連成一片的雜草,笨拙地拿著不聽使喚的鋤頭挖埋在地里的土豆,遇到困難后想辦法克服,看到別人做不到主動去幫助,在勞動的過程中孩子們對“堅韌”“毅力”“團結”感受更深刻。這也是他們成長途中留下的腳印,會給他們的將來帶來無法預測的力量。

  綠興農場的新業態采摘籬園和無公害蔬菜種植基地分春、夏、秋三季蔬菜進行種植,

  5月中旬,鮮嫩的小白菜和油麥菜長得郁郁蔥蔥,像一片綠色的地毯,點綴著整個采摘園。6月到8月底,成片的西瓜、黃瓜、葫蘆、西紅柿、辣椒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到了秋天,紫甘藍、青蘿卜、茼蒿、香菜長勢喜人。小朋友們不怕臟、累、曬,在田地上翻整、種植、除草,給菜地澆水、施肥,在親身體驗勞動辛苦之后,他們更加懂得珍稀糧食。

  栽培——好學

  在基地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一起參觀溫室大棚,了解通過現代科技措施提高作物質量和產量的知識;走進田間地頭,識別蔬菜作物。

  植物栽種最吸引小朋友們的眼球。生活在城市中,要想種點東西不容易,去哪里找塊地來耕種呢?其實,也可以有不少變通的做法,比如種盆栽植物。只是,一些家長一會兒覺得孩子蹲得累了,一會兒覺得他們不會做事,白浪費了種子,孩子很少有機會自己親手栽種植物。在農場里,機會來了!大家認真地聽基地老師講解,初步學習了移栽種子、苗木和按比例培土播種的過程,立刻就動手做了起來。一個小朋友把珍珠巖和復合泥按一比三的比例調配,再根據自主創意放入花苗,給小盆栽澆上水,一盆生機勃勃的小蔬菜苗就展現在眼前了。

  通過老師講解、動手實踐和獨立探索,孩子們了解到現代農業科技、植物生長習性等農業知識,自己動手,收獲成果。

  拓展訓練——健美

  有一個故事說:一個八十多歲的老人家里著火時自己把一個二百斤重的箱子背了出去,可見我們人的潛能有多么巨大。綠興農場拓展訓練通過設置一些特殊的活動鍛煉了孩子們的體魄,讓他們勇敢地嘗試那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身體的潛能在拓展中得到開發。

  輪胎陣、趾壓板接力、跨越障礙等項目頗具挑戰性,需要小朋友們勇敢面對,戰勝自己。小朋友們踩在輪胎陣上需要一步一步地挪走,否則就會因重心不穩、步調不一而搖晃得厲害,一不小心就會摔倒。在拓展訓練的過程中,小朋友們互相鼓勵,同心協力克服障礙,真正地做到不拋棄、不放棄、堅持到底,不僅鍛煉了身體,還凝聚了同學感情。

  燒大灶,煮花生——善交

  燒大灶,煮花生應該是學農中最受孩子們喜愛的活動了吧。不僅是自己燒飯,還要用灶臺;不僅要自己準備食材,還要撿柴、燒火?;顒舆^程中個人與個人、個人與集體、集體與集體間進行交流。怎樣讓同伴清楚地知道你的想法,怎樣說服同伴接受你的建議,這對于孩子們來說是對語言表達能力和社交能力的考驗,更是一種難忘的經歷。

  每一粒果實都盼望成熟、芬芳,離開樹枝證明自己;每一個孩子都盼望歷練、成長,進入社會證明自己。綠興農場學農體驗活動,指引著孩子走出校門,走向自然,走進社會,可以說是孩子的另一個課堂,是他們生命成長的另一片廣闊的天地。在現代社會,孩子們要繼承什么,要改變什么,如何改變,這許多問題,不妨回歸田園,找到自己的答案。一個農場,也可以成為中華文化教育的利器。

責任編輯:高曉川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