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達措是個如夢幻般美麗、純凈的地方,可以和《魔戒》中的景色相媲美,被稱為“中國西部的秘境”。大山環(huán)抱的湖泊像深邃的明鏡,映著樹木和遠山幽藍的倒影,天空湛藍得有些不真實。茂密的原始森林、云霧中的大山、七彩草甸、野花盛開的濕地、未被人類染指的河流溪谷,以及自由奔走的熊、猞猁、云豹等野生動物,這一切讓我仿佛來到了一個靜謐的史前世界。
豐饒?zhí)焯脤俣己?/p>
當我走進普達措國家公園,馬上被這兒夢幻般純凈的景色震撼了。視野所及,青山郁郁,原始森林遮天蔽日,高山湖泊水面如鏡。這里有時云霧縹緲,時隱時現(xiàn),宛如仙境。面對它,藏傳佛教噶瑪巴活佛第十世法王寫下這樣的句子:“有一具‘八種德’、名喚普達的湖泊,僻靜無喧囂,湖水明眼凈心;湖中有一形狀如珍珠裝點之曼陀羅的小島,周邊是無限艷麗的草甸,由各種藥草和鮮花點綴;山上森林茂密,樹種繁多。堪稱天生之‘普達勝境’。”
我們坐著公園環(huán)保大巴行駛16公里來到第一個景點——屬都湖。下車之后,迫不及待地踏上長達3.3公里的木棧道,奔向澄凈的屬都湖。屬都湖海拔3705米,是高原構造湖泊,是長江的源頭之一。此刻,只見一望無際的湖面波光粼粼,碧藍的湖水如同一卷畫在眼前慢慢展開,波紋一圈圈地向四周漫開。放眼望去,湖面像鏡子一樣,水中倒影、云彩、輕霧,給屬都湖平添一抹夢幻的色彩。不時還能看見倒臥在水中的斑駁枯朽樹枝。
有趣的是,湖水中盛產(chǎn)有著“活化石”之稱的珍稀魚類屬都裂腹魚,這種魚通身金黃色,腹部的魚鱗間有一道裂紋,魚肉細膩鮮美,湖上還棲息著大量的野鴨、黃鴨等飛禽。棧道之外,湖泊之濱,是撒滿野花的草甸和深邃冷峻的冷杉林。云霧中的遠山,濕漉漉的木棧道,格外清新的空氣,讓人不忍挪步。這里水質和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一類標準,是修身養(yǎng)性和陶冶情操的最佳凈域。
漫步在木棧道上,令人驚訝的是,不知是地處偏遠,還是未到旅游旺季,偌大的一個景區(qū),除了我們一行,只是偶見零星的散客,這在中國各大旅游景點是非常罕見的。在這個遠離塵囂的地方,清澈的湖水讓我明眼凈心,眼觀萬物,思接千載,足以細細品味傳說中的香格里拉清新、平和的魅力韻味,足以緩緩融入人神共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悠遠情懷。
屬都湖邊是連片的豐腴草地,只見不少牦牛悠閑地在草甸上散步。據(jù)說一位高僧云游到此,牧民給他供奉奶酪。他見屬都湖出品的奶酪品質優(yōu)良,厚重結實如同石頭一樣,大為歡喜,于是祈愿道:“愿這里的奶酪永遠如同石頭一樣的結實。”不過,事實是屬都湖的牧場中有一種叫作“委陵菜”的草,富含營養(yǎng),牛羊吃了以后產(chǎn)的奶會含有更多的蛋白質和脂肪,做成的奶酪自然也要比別處扎實多了。
走累了,索性坐在木棧道上休息。其實,我們更想躺在草甸上看看普達措的天。普達措的天空天色湛藍,蓬松的白云低得似乎貼住了遠山。風吹動云朵,讓普達措時而陽光燦爛,時而陷于陰霾。人們就像孩子看木偶戲一樣,被這風云變化下的湖光山色驚得目瞪口呆,只能端著相機不斷地追逐光影的腳步。
彌里塘,“上帝的眼睛”
徒步走完屬都湖的木棧道,再次坐上觀光大巴。車子在盤山公路上行駛,海拔也在不斷增高,時而穿過原始森林,時而躍上3800米的山梁,時而又深入千米的谷底。
普達措地處青藏高原東南緣橫斷山脈的中西部,松潘?甘孜褶皺系中甸褶皺帶上,位于云嶺山脈的核心地帶,由起伏和緩的殘余高原面和山地組成。強烈的區(qū)域性隆升和斷裂活動,以及流水、湖泊、冰川等外力地質作用共同塑造出普達措高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和相對高差較小的山脈?盆地地貌形態(tài)。同時,普達措也是金沙江水土保持和水源涵養(yǎng)林的重要區(qū)段,植被景觀以高山?亞高山寒溫性針葉林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高山?亞高山草甸、沼澤生態(tài)系統(tǒng)和高原湖泊?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為主,是原生態(tài)保存相對完好的區(qū)域。
沒多久,車子就開進了靜謐的冷杉林。一路上,映入眼簾的云杉參天筆直、冷杉高大粗壯,棵棵直指云霄。奇特的是,杉樹上都掛著密集胡須般的尺余長綠色絮狀植物。眼前這些長胡子的樹讓我們一度認為自己穿越到了《魔戒》的法貢森林,而這些大樹是幫助中土聯(lián)盟擊敗黑暗勢力的樹精。這種“樹胡子”是一些遠古菌類,它們很嬌嫩,當空氣受到一點點污染它將會自動消失,只有在空氣無污染的環(huán)境下才能長出來,因此樹胡子是測量空氣質量的晴雨表,同時也是滇金絲猴的主要食物。植物學家認為,這是雪域高原空氣潔凈所致,也是絕塵凈域特有的景觀。
原始森林里的樹木種類繁多、形態(tài)各異。看著藍天、白云和綠樹、紅花,呼吸著高原特有的清新的空氣,感覺自己在畫中行走一般,十分美妙。好玩的是,雖然行進在高海拔地區(qū)如同云中漫步,卻沒什么高原反應,這得益于這里的空氣清透。
穿過冷杉林,我們繼續(xù)奇幻的旅程。少頃,環(huán)保大巴來到了七彩草甸彌里塘,這里是藏區(qū)最有名的高山牧場:遠處的山坡上是茂密的高山櫟、云杉、冷杉混交林,近處的草甸上有幾座用原木搭建的簡陋牧屋,一座座小木屋,星星點點的牛羊,潑墨般自然地鑲嵌在起伏的丘陵草場間,就像一塊彩色的地毯,油畫般的美景美得令人窒息!
路邊茂密的樹叢里,有一條湍急蜿蜒如玉帶的溪流奔騰而出,清澈溪水裹挾著白色的浪花,一路歡歌流淌,珍貴的高原雪水滋養(yǎng)著水美草豐的牧場,滋養(yǎng)著百花盛開的濕地。海拔4159米的彌里塘,位于屬都湖和碧塔海之間的亞高山草甸,也是普達措的最高點。“彌里塘”意為“細長眼狀草甸”,因為它的形狀像一只細長的佛眼。也有信男善女認為,彌里塘就是佛祖留在凡間的眼睛,洞察人間諸多俗事。
當彌里塘展露出它的真容時,我們忽然明白了為什么它會被認為是佛眼。這塊高山草甸草色過于新鮮碧綠,以至于散發(fā)著一層淺淺的光暈,優(yōu)雅圣潔,令人不忍踏足。草甸上星星點點地開著格桑花,成片生長著用來包酥油的酥油花。
這是一個一望無際的天然牧場,牧場上最多的是牛,都是西藏特有的牦牛、水牛、黃牛,以及馬和羊,牧場上的小屋是放牧人的家。好玩的是,牧民家里的門開著,卻不見主人的身影。壯碩的牛羊在花叢中游蕩,完全無視游人的存在。在遠處有成群的牦牛在吃草,還能隱約聽見流水聲。走近了,才看清了牦牛的模樣,牦牛俯下頭,將草的莖葉咬斷,慢慢咀嚼,咽下去,再慢慢反芻,整個過程都不緊不慢,仿佛注意不到身邊的一切,像人一樣,回味著普達措的無限樂趣。
碧塔海,地球上最澄澈的眼淚
在藏族英雄史詩《格薩爾》中,嶺國雄獅格薩爾王帶著他的騎士們與姜國人一路血戰(zhàn),難分難解,直打到毒湖邊。毒湖上忽然雪霧茫茫,姜國人只顧廝殺,卻不辨方向,誤入湖中,死傷無數(shù)。嶺國大獲全勝,從此毒湖成了嶺國人心中的圣地。后世認為普達措的碧塔海就是毒湖。
站在碧塔海邊,我們無論如何也不能把這個靜謐的仙境和古戰(zhàn)場聯(lián)系在一起。碧塔海的水是高山雪水,至純至凈。浮光躍金的湖面,像是美人的雙眸,不斷送來醉人的秋波。碧塔海中有一座塔形小島,可以乘船上去。傳說格薩爾王曾經(jīng)將魔鬼鎮(zhèn)壓在小島上。
這里山倚著湖,湖靠著山。林守著湖,湖牽著林。清風習習,湖水氤氳,沁人心脾,恍若仙境。一條清澈透亮、水流潺潺的小溪,在野花隨風搖曳的草甸上回環(huán)曲折,恣意縱橫,歡快地義無反顧地奔向碧塔海。
靜謐是湖的性格和特征,只有高原湖泊才會這樣的靜與這樣的藍。群山曲線柔和,似乎專為與這一汪寧靜的湖水相匹配。“半湖青山半湖水”,如果說高山上的湖水是落在地球表面上的一滴眼淚,那么,普達措的高原湖泊碧塔海,就是這個地球上最澄澈的眼淚了,讓人想起少女純真無瑕的眼眸。
當我站在觀景臺上,眼前的景色比我見到的所有景色都美:碧塔海藍如寶石,亮如明鏡,鑲嵌在地面上,鑲嵌在群山之中,水天一色,分不清哪里是“湖”,哪里是“天”。在這里,仿佛可以聽到陽光撫摸樹葉的聲音、蜜蜂親吻鮮花的聲音、自然與人對話的聲音。人與自然其實是互敬才能互相溝通、互相理解、互相照顧的伙伴,只有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才能最大限度地求得上蒼的恩賜。碧塔海就是這種關系的見證。
因當?shù)赜炅砍渑妗夂蛞巳耍@樣的自然條件,使得普達措國家公園植物生長茂盛,植被豐富,儼然就是一個天然的植物園。此外,還有多處斷層崖、林間小澗、深溝峽谷等獨特小景交錯分布,具有極高的地理科學價值與旅游觀賞價值。除此外,普達措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qū)內還有許多珍禽異獸,主要有國家一級一類保護動物黑頸鶴,二類保護動物獼猴、猞猁、云豹、金貓、黑麂、綠尾紅雉等等,三類保護動物血雉羚,還有一部分經(jīng)濟動物和觀賞性動物,主要是黑熊、綠頭潛鴨以及具有極高觀賞價值的鸚鵡和多種畫眉鳥。
普達措一年四季都風景如畫,春天可以觀賞百花盛開的高山草甸和滿山的杜鵑花,夏天可以看著滿山碧綠消暑乘涼,秋天這里有色彩斑斕的層層密林,冬天可以欣賞一片雪白下的碧藍湖泊。
每一個從這里回來的人,內心多少有點悵然若失之感。他們留戀普達措的寧靜與美麗,卻又不得不離開。當雙腳再一次踏上喧鬧的故土之時,記憶中的普達措就像是夢境一樣的不真實。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nóng)村雜志社唯一官網(wǎng)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