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清涼,板栗飄香。給人印象最深的當屬那一鍋鍋深褐油亮冒著熱氣剛出鍋的“糖炒栗子”;咬開一個,露出金黃色的果仁,吃到嘴里,甜香滿口,回味無窮。
抬頭一看,炒栗店門前大都掛著“懷柔板栗”的金字招牌。不僅如此,舉世公認的懷柔板栗還香飄海外,在國際市場也赫赫有名,擁有了“世界板栗數中國,中國板栗數懷柔”的美譽。
俗語說,“白露核桃,秋分栗子”。一到秋分,栗子樹上毛茸茸的栗子開始成熟。此時京城那些蟄伏了一年的糖炒栗子店紛紛上陣,路人每每經過,總會被陣陣炒栗子的甜香味兒吸引。現而今,糖炒栗子早已不是北京的專利,但用懷柔板栗炒出的糖炒栗子最好吃,卻是舉世公認。
懷柔素有“中國板栗之鄉”之稱,板栗栽培歷史悠久,可追溯到明代。據說,當時皇帝祭祀時的供品就有來自懷柔的板栗。懷柔至今仍有明、清時期栽種的板栗四萬株以上,水長城景區里的明代板栗園面積上百畝,現存古樹100余棵,樹齡均在500年以上,是京郊最大的古栗園。園內的板栗王樹齡有800多年,為燕山地區最古老的栗樹。這里的板栗以含糖量高、營養豐富、口感香甜糯軟而聞名,是板栗中的珍品。
金秋時節,走進“中國板栗之鄉”——懷柔,便走進了板栗的世界。站在山頭,放眼望去,漫山遍野,栗樹成林。大大小小的板栗樹,將山嶺裝點得郁郁蔥蔥。前來撿拾板栗的游客絡繹不絕,連連稱贊:“懷柔板栗,棒棒噠!”
也正是這個季節,在懷柔九渡河、渤海等板栗大鎮的各個村里,總有一手提著大麻袋,一手握著一柄長竹竿的栗農隔在山上自家的板栗林里采摘成熟的栗子,長竹竿就是用來敲打樹枝的,帶著“栗撲棱”的成熟栗子會在敲打下紛紛掉落在地。
村頭收栗子的小作坊門口,大磅秤上堆著篩選好的板栗,家里的男主人看著“地磅”上顯示的公斤數,女主人則坐在“地磅”后面的桌子上數著錢,點好以后,交給來賣栗子的村民。大姐說,今年栗子的收購價格比較高,去年的收購價格低,只有3塊多一斤,今年收購價格是6塊錢一斤,栗農們都很希望今年能一直保持6塊錢的價格,以后別再降低了。在這個時節,最牽動全村人心的就是板栗。
走進渤海鎮渤海所村張建林、張澤林兄弟的板栗收購合作社外,放著一張用白粉筆寫著“收栗子”的小黑板,小黑板并不醒目,但是村里的栗農都知道到這里來送貨。合作社的廠房里,機器轟鳴,給板栗大小分級的“篩分機”兩側坐滿了工人,按照個頭大小,小栗、中栗、標栗、大栗分別進入了不同顏色的口袋。過不多久,這些獨具懷柔香甜口味的“懷柔板栗”,將被運往美國、日本、德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為什么懷柔的板栗好?
懷柔區地處燕山山脈南麓,種植區海拔600米以下,全年日照時數為2700?2800小時,平均溫度為9?12度,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境內土質為花崗巖、片麻巖等巖石分化形成的微酸性土壤,正適合板栗生長需要,而且這種土壤含有大量的硅酸,栗果吸收后,內皮臘質含量增加,炒熟后內果皮易剝離,這一特點是國內其它地區板栗種群不能比擬的。獨特的自然條件,造就了“懷柔板栗”果形玲瓏、色澤美觀、肉質細膩、果味甘甜、易剝內皮、糯性強等特點,因此擁有了東方“珍珠”和“紫玉”等諸多美譽。
除了藥用價值,懷柔板栗還常常被人們作為美味佳肴款待賓客,比如北京人喜歡吃的“栗子燉雞”,除了口感醇香,取其“雞”和“栗”的諧音,圖個“吉利”的好彩頭。
懷柔板栗不僅果品質量世界公認,其擁有悠久歷史的板栗栽培技術也被列入北京市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更為驕傲的是,“懷柔板栗”還成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擁有原產地證明商標專用權。這對于收集和傳承板栗栽培技術、研究地域文化、提高板栗產量、促進農民增收均具有積極意義,成為懷柔板栗文化的又一張響亮名片。
到了10月,京郊農村大部分地區的板栗采摘已陸續收桿罷園,而位于懷柔區九渡河鎮水長城景區內的這片明代板栗樹卻正處于收獲旺季。一個個像小刺猬的栗蓬掛滿枝頭,一顆顆栗子從裂開的栗蓬中掉落下來,讓栗農喜不自禁,“你說也真神奇了,這幾百年的老栗樹生命力如此頑強,居然還‘老當益壯’,經年掛果不衰,較比其他板栗樹每棵都掛有果實,味道也更加甘甜可口。”
“這些大明栗樹未經嫁接,屬原生板栗,含糖量高、營養豐富、口感香甜糯軟,在明、清時期作為貢品進貢朝廷,為栗中珍品,國內外都不可多得。”懷柔區園林綠化局板栗試驗站站長李文泉介紹,為使這些“大明栗”返老還童,林業部門按樹齡、樹勢等綜合情況,分期分批地對古栗樹實施干注營養液、開溝施肥等人性化后期管護。目前,這些“大明栗”蒼老的樹干全部又發出新綠,而且還年年掛果,樹均年產板栗30到35公斤。據粗略統算,今年這塊板栗園采收板栗2000多公斤,有部分板栗樹每棵能采收七八十公斤。
板栗林距離村子雖然并不遠,但許多年來,附近村民從不損其一枝一葉。古老的板栗樹盤根錯節,形態各異,雖飽經風霜,但仍根深葉茂,碩果累累,令人稱奇。果品質量為優質板栗,顆粒適中,大約30至40粒左右一公斤。
幾百年的板栗樹,依然生長旺盛,說明了懷柔人對板栗的熱愛和保護。其實,板栗樹就像我們的母親一樣,在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后代的時候,自己在慢慢老去。可喜的是,懷柔這些百年老樹,依然用自己的生長、用自己的果實,把最香甜的懷柔板栗饋贈給這里的人民,這就是人與大自然的和諧相處,這就是人與大自然的互補互利。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