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原本只是一名普通的咖啡業余愛好者,后來成為了一家休閑咖啡館的老板,經營了九年的小店風生水起。如今又和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合伙眾籌,成立了一家專門為創業者提供全方位服務的“小漁咖啡眾創空間”!這也是迄今為止,懷柔區第一家通過眾籌方式由創業青年聯合投資的創業咖啡館,并意欲打造京郊最好的創業平臺。她叫張馨元,小名“元寶”,在她的故事里,沒有大起大落,一波三折,有的只是一步步執著努力地前進和踏實的進取。
張馨元,1984年出生于懷柔區楊宋鎮一個經濟拮據的農村家庭,因此她從小就特別乖巧懂事,學習成績也一直名列前茅。2002年張馨元考取了中國石油大學英語專業,成為了一名在校大學生,在校期間的她,為了適應高強度的學習壓力,開始長時間喝咖啡提神,不知不覺中,咖啡成為了她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她說:“那時候我并不懂咖啡,只知道咖啡可以提神。”后來她漸漸發現,她竟然熱愛上了咖啡,她被她所去過的一些咖啡館的氛圍和源遠流長的咖啡文化深深打動,心里便埋下了一顆開咖啡館的夢想種子。
畢業之后,張馨元做了文案工作。但是,開一家有特色的小小咖啡館的想法卻在張馨元的心中愈發強烈,2008年,她毅然辭去了工作,開起了咖啡館。
創業伊始,她向親戚朋友東拼西湊一共借了十幾萬元,頂著巨大的壓力在家鄉懷柔的城區內開起了一家八十幾平的小咖啡館——“戀戀風情咖啡屋”。店開起來了,但如何吸引客人,留住客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為了研制好的咖啡和飲品,她參加各種培訓,努力學習系統的咖啡專業知識。一杯咖啡的煉制過程布滿關口,從品鑒、到制作、到烘焙,到需要精益求精的技巧和用心。在學習中,她被蒸汽燙傷過手,因過量咖啡因的攝入導致過心跳過速,但這些挫折不曾阻礙她的追尋。現在,她已經取得了歐洲精品咖啡協會(SCAE)認證的咖啡技師證書。同時,她經常去一些進口咖啡豆的企業,與咖啡方面的專家交談,學會鑒別咖啡的品質,了解各種咖啡的產地和風味以及咖啡豆的處理方法??因為看多了、體驗多了,她的咖啡專業水平也提高了,自家咖啡的質量也越來越好,再加上她溫和友善的服務態度和多年的誠信經營,顧客絡繹不絕。經常來的客人大多都親切地稱呼她“元寶姐姐”。“咖啡是苦的,也是甜的,從事咖啡業是辛苦的,但也是幸福的”,張馨元如是說。
小店步入穩定經營后,張馨元咖啡夢想的格局又擴張了。因為平時和自己接觸較多的朋友大多也都是創業青年,張馨元和她的幾個朋友決定合伙眾籌再創業,這次做的是一個以咖啡廳為媒介和場所的開放式創業服務平臺。創業咖啡廳400多平,不僅是一家讓人享受咖啡、小食的小資聚點,更是一個為創業者及投資人士提供開放、專業、休閑的交流場所和溝通平臺。張馨元說,在溫馨、活躍的氣氛中,和一同創業的朋友喝著咖啡,如果你的想法足夠好,說不定還能獲得互聯網大佬的青睞以及風險投資,這就是“創業咖啡廳”。推門而入,一個大大的咖啡吧臺映入眼簾,旁邊即是會議桌,會議桌對面是兩個書架隔間,再往里走,還有兩個能容納數十人的房間。所有的空間被整齊地分隔為咖啡區、會議區、辦公區及培訓區等幾大區域,投影儀、打印復印機、平板電腦測試機等設備一應俱全,這些創業者都可以免費使用。“我們不靠咖啡賺錢,而是把服務對象定位為青年創客,相信這些創業者一定能在這里‘泡’出精彩人生!” 張馨元說。“創業咖啡是一條新的并且充滿了各種未知與挑戰的路,但是我和我的伙伴們一定會不斷學習、努力前行!”
此外,她還是一個愛好廣泛的“文藝女青年”。在懷柔當地做起了一名業余主持人,主持婚禮、晚會、各種慶典等活動,十年來,她已經為一千多對新人主持了新婚典禮,并成為了當地主持圈里的“紅人”。她積極投身公益,多次參加區里“送文藝下鄉”的演出活動,到懷柔的偏遠山區主持演出,并多次以加入文藝演出團體的方式去敬老院慰問老人,為他們帶去歌聲與歡樂。她的咖啡館也是區共青團指定的愛心驛站站點,旨在為環衛工人、出租司機以及弱勢群體提供免費的冷熱飲品。
未來,她的夢想更大:“我希望能夠讓咖啡與生活進行跨界合作,將精品咖啡的理念推廣給更多人。”創業是快樂的,也是艱辛的,無論結果,每一次前進,都是值得驕傲的勝利。最后,張馨元說:“咖啡——只要一路上有你,苦一點也愿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