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記錄村莊變遷的微縮景觀
時間: 來源:美好生活-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位于慕田峪長城腳下的懷柔區渤海鎮北溝村,不僅是一個遠近聞名的美麗鄉村,也是一個環境優雅,中西文化融合的國際文化村,每年來這里參觀的游客近萬人。2014年底,鄉情村史陳列室建成后,更為村里增添了靚麗風景,不少游客踏至而來,品味久遠的鄉愁,感悟其背后有趣的故事。

走進北溝村鄉情村史陳列室,映入眼簾的是一塊塊記錄北溝村發展軌跡的展板,一件件再現歷史風貌的物件。陳列室的展板分滄桑歲月、景觀故事、紅色記憶、康莊道路、經濟發展、走向輝煌六個部分,并以圖文并茂、真實詳細的史料介紹了北溝村的發展軌跡、演變過程,并根據不同年代的時代特征,配有相應的老物件。為了便于前來參觀的年輕人準確辨認室內老物件的名稱和用途,設計者還別具匠心,在每個老物件旁配寫了打油詩標簽。在這里,你可以看到一個不一樣的北溝,它正在上演著別樣的精彩。

北溝村位于懷柔城區西北山區渤海鎮域東北部,原名“營兒北溝”,意為辛營村北邊的一條山溝。起初這里多為荒野,并有獵豹出沒,荒涼程度絕非一般。后有周邊村落部分村民在此開墾荒地,并逐漸在此落腳定居。經多年繁衍生息,發展到今天的規模。

早年,在北溝居住的農戶均由辛營村管理。當時,北溝村每年都往辛營村納稅、上繳戲份子錢,但唱戲卻一直不到北溝。1929年末至1930年初,北溝住戶代表曹漢奎、李春庭等人因不滿這種不公平的待遇,便到昌平府(當時渤海一帶歸屬昌平府管理)申訴,求取北溝獨立。經過近一年的奔波,北溝村終于得到官方認可,由此成為單獨的一個村落。

北溝村主要有三大姓氏,即三大家族:曹姓、李姓和王姓。按照在本村居住時間的長短排序,曹姓最長,隨后來到北溝的是李姓人家。據村民李德常回憶,其太爺李云永(音譯)是來北溝村居住的第一戶李姓人家。李云永一家本屬山東濟南府人,后逃荒來到渤海鎮三岔村,并以燒炭為生。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經人介紹,入贅辛營李家。李云永后將田仙峪東坡一片山地買下,開始了穩定的生活。李家夫妻二人為了生活方便,便從辛營搬到了現在的北溝居住,這片山地也就因其主人姓名被叫為“李家峪”,這個名字一直沿用至今。之后才是王姓人家陸續來到北溝村安家落戶。從早年三姓人家各自占有山場的優劣程度看,也能反映各姓氏入住的先后順序。

在紅色記憶展板上,記錄著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1942年7月的一天,時任灤(平)、昌(平)、懷(柔)聯合縣縣委委員的肖尊一正在北溝村處理公務時,遭到日偽軍突然清剿,肖尊一被困在了曹進祥家。偽軍的槍尖已經挑到了院門前,眼看已無退路,肖尊一掏出手槍,決心于敵軍同歸于盡。就在這時,曹進祥的母親孫文蘭沉著應對,將肖尊一藏在了自家兒媳房里。

孫大娘對肖尊一說:“已經這樣了,先在這兒躲一躲,躲過去最好,躲不過去再想別的辦法”。肖尊一剛鉆進棉被中,偽軍就破門而入,在正房里搜索一通沒有發現,最后來到了廂房門口。孫大娘不動聲色,坦然地對偽軍說:“這是我家兒媳的屋,媳婦正染風寒呢,你們要是不怕傳染就進去吧。”沒想到,這么簡單幾句話,卻讓惜命偽軍信以為真,吆喝幾句就撤了出去。孫大娘的急中生智,讓肖尊一躲過了這一劫。

有其母必有其子。孫大娘的兒子曹進祥,年少時上過幾天私塾,思想比較活躍??箲鹌陂g,肖尊一等人與曹進祥有過多次接觸,便發展其加入了黨組織。從此,曹進祥家便成了我地下黨組織在北溝的一個情報聯絡站。

1943年秋的深夜,曹進祥在村外的小山溝里接收了一批八路軍軍鞋。但由于叛徒出賣,曹進祥剛到家就被渤海所村的滿洲軍35團2營營長趙海臣給抓了起來。無論敵人怎樣嚴刑拷打,曹進祥都一口咬定“不知道”。最后,惱怒的敵人燒了他家的羊圈窩棚,并押著他回了渤海所據點。在渤海所據點,趙海臣對曹進祥施行了慘無人道的酷刑。曹進祥被打得皮開肉綻,遍體鱗傷,但他始終沒有吐露實情。在受盡折磨的同時,曹進祥也在暗暗思考脫身之策,最后他決定先帶著敵人到山里轉轉。于是在一次逼問中,曹進祥主動提出帶他們出去找找地下黨的蹤跡。第二天一大早,曹進祥帶著敵人啟程了。為了迷惑敵人,曹進祥從渤海所一出來就往小山溝里鉆,最后在慕田峪的一條小山溝里脫了身。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像曹進祥一家精心護理傷員、掩護我黨地下工作者的“堡壘戶”在北溝村不止一家??

透過“康莊道路、走向輝煌”等篇章,你會發現,北溝村在不斷發展著、富裕著??其實,要說變化最大的,當屬長城國際文化村的打造。近年來,北溝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構建和諧村莊為目標,先后實施了一系列惠民、富民工程。談到變化,現年80歲的村民王永明老人回憶說:“10年前,我們這山旮旯還是個無人問津的窮鄉僻壤,沒想到,現如今卻成了中國人、外國人都來旅游,小官兒、大官兒都來考察參觀的魅力山村。”

在北溝村鄉情村史陳列室里,游客可以清楚地看到北溝村的成長與蛻變,一天天的美好伴著北溝村、北溝人,讓您既可以回憶過去,也可以展望明朝。

責任編輯:高曉川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