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kumoku農場位于日本三重縣伊賀市郊區,從成立到今年整整30年,區域人口數量只有10萬人,卻做到了每年50萬觀光客流量、年營業收入52億日元。以家庭、學生為主要客群,強調親近自然及家庭溫馨,已形成集生產、加工、銷售、休閑觀光農業、網絡購物于一體的六次產業化最成功的主題農場。而親子體驗則是這里的一個重要項目。
農場主客群是12歲以下的親子家庭,所以農場的很多設施、體驗活動是針對這些年齡段孩子而設計。主要分為農事體驗、牧場體驗和手工DIY教室。
農事體驗
不同的季節會安排水稻、蔬菜種植和采摘等農事體驗。水稻是日本最重視的傳統農業,農場的水稻農事體驗項目是以一個種植周期來安排體驗活動的,就是從插秧、維護生長、除草到收割的全程參與。這個體驗項目是只針對會員家庭開放的收費項目,不是按每次活動收取費用,而是按全程活動收取費用。會員家庭可以每周帶孩子來參與水稻的各項農耕勞作。
Mokumoku農場希望通過孩子參與水稻的種養全程體驗,深刻體會田間勞作的辛苦,當稻間雜草被一次次拔掉后再次生長出來,農場專業人員會對孩子進行相關農藥知識的普及教育,告訴孩子完全不用除草劑也是不行的。聽到這番介紹,我還是蠻吃驚的,一直以為日本崇尚的是“有機”種植,其實在日本沒有所謂“有機”或“綠色”的農產品標準,日本政府有嚴格的農產品標準,但允許在規定范圍內的農藥使用。這個細節傳遞著日本的誠信價值觀無處不在,把真實展示給孩子,讓孩子真正了解自然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
在水稻的農事體驗中,還特別會安排孩子們乘坐各種農用機械,負責人極富感情介紹,農場因為有了三十年的歷史,所以那些小時候來過農場的孩子現在有些也已為人父母,當今天這些父母帶著孩子來到留有自己童年快樂記憶的Mokumoku時,這是一件多么令人開心的事!他說到,當一個小孩興奮地坐在拖拉機上,也許從那一刻,這個孩子會愛上農業,勵志未來長大成為一個農民,這也是Mokumoku農場的期待,讓更多人了解農業、熱愛農業、從事發展農業!我想,這也是Mokumoku堅持發展三十年的強大信念與情懷吧!
牧場體驗
農場設有專門的小牧場體驗區,小豬表演區也劃分在一個區域。小牧場中有奶牛、小矮馬,孩子們可以體驗給小牛喂奶;給大牛喂草、梳毛、清理牛舍;當然最受歡迎的還有小矮馬的騎乘體驗。
參訪時正好遇到一個日本男孩在給大牛喂草飼料,身穿農場工作服,看那嫻熟的喂草動作很專業,好奇詢問得知,他今年六年級了,今天是他的農場勞動日,這是他第二次來農場,第一次是去年來過。男孩一邊回答著我的問題,一邊手不停地忙乎著喂草,那認真的神情讓人感受他的專注與重視,仿佛喂牛是他此刻最重要的工作,也許我們的提問也“耽誤”了他的工作進程,我也沒敢再多問。
牛舍門口有塊“告示牌”我好奇地讓翻譯給我講講,原來是提示參與喂養體驗活動的行為規范,比如不能摸牛的腦門、不能喂農場提供的飼料以外的食品等,這也是對孩子很好的一種常識性教育。
這里有間設計很獨特的“教室”,負責人介紹這間教室是把一個小學的廢棄教室完全搬過來的,進入教室,會看到前方墻上有塊巨大的黑板,當負責人推動機關,黑板被推拉進去,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個隱藏進去的空間,我們驚呼“小劇場”!原來這個空間連接教室外邊的通道,奶牛可以進入,在“舞臺”上讓孩子們體驗擠牛奶,這真是讓人意外。
這種有趣設計還體現在小牧場的入門處,特別建造了一個像木房子的滑梯,我們的大隊員也抑制不住好奇爬上梯子滑下來,由于是木質材料,團員反應有些“澀”。我們從這些以孩子興趣角度設計的設施細節不難看出Mokumoku的用心與對孩子的尊重。
農場最著名的是經過訓練的小豬表演,我們正趕上當天12:30那場表演,觀眾席是梯度臺階上的木板,正是中午太陽最毒時刻,雖然今天不是節假日,還是有些帶小寶寶的家庭散落在看臺上。甜美漂亮的小豬訓練員一邊跟觀眾溫柔對話互動,一邊哄著小豬“演員”,可惜聽不懂對話內容。整個表演依次出臺了三只不同大小的小豬,每只小豬各有“絕技”,訓練員完全沒有威脅、粗暴對待小豬的動作,這跟我看過的一次國內驅趕小豬上跳臺跳水表演的“心不甘、情不愿”形成極大反差,而且我觀察到每只小豬的表演項目只做兩次,然后就“謝幕”換下一只了,這也許也是尊重動物感受的做法吧!
手工DIY教室
手工DIY體驗教室設有烘焙坊、香腸坊,孩子們可以用農場自己生產的食材參與面包、甜點、果醬等制作。通過專業的介紹,讓孩子們了解豬的身體構造及香腸制作所需豬肉的部位,進行材料配比及手工灌制、烤制方法。這種孩子可以親身體驗參與的動手項目很受親子家庭喜愛,不僅增加了農場經營收入,還能有效吸收新會員、拉動農副產品的直接銷售與后期再銷售。
體驗教室區域門口都設有體驗活動的具體時段,便于游客自己選擇,我們參訪時看到還有一些老年人在體驗香腸灌制。
農場除了設有手工體驗教室,還有參觀工廠,比如香腸制作工坊、鮮啤酒工坊,自制的鮮啤酒每年一百噸主要供園區餐廳、直營餐廳及會員購買,不進入其他商業渠道銷售。啤酒釀造的原料大麥主要產于日本,有少部分從歐洲進口。
在香腸工坊門口有個設計特別的游戲臺,是個展示香腸制作流程的繪畫拼圖,小孩子可以在拼圖游戲時,又把香腸制作的流程認知了,真是寓教于樂的典范,不得不佩服他們的用心無處不在。
在產品開發方面,Mokumoku也有獨到之處,比如農場為新生兒家庭特別定制的“感恩米”就非常具有創意。在日本,當新生兒降生時,都會得到親朋好友的禮物祝福。作為新生兒家庭是需要“回禮”的,Mokumoku特別設計了“抱抱”米,米袋上印著寶寶的頭像,每袋米的重量都是根據出生寶寶的體重包裝。比如如果客人的寶寶出生時是八斤三兩,那這個家庭無論定多少袋大米,都是每袋八斤三兩。當寶寶家庭將這袋感恩米回贈給親友時,會跟親友說明這袋米的重量跟他家寶寶出生時一樣,請抱抱這袋米就知道寶寶有多重了,增加了一個互動的趣味性,并賦予了產品吉祥的寓意。在這個創新產品中,賣的已經不是作為農產品的大米了,而是一份人與人之間的美好祝愿。
對于Mokumoku農場的參訪游記到這里就結束了,一個擁有三十年歷史并做得越來越好的的企業,我更愿意相信這是因為Mokumoku始終堅持自己的理念,并堅定不移地踐行著!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