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棗不醉人人自醉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美麗鄉村 作者: 字號:【

  寄情于棗成佳話

  “在我的后園,可以看見墻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在《野草·秋夜》中,魯迅先生寫到。北京人喜歡在四合院中栽上一兩棵棗樹,據說是祈盼家庭吉祥象征。這些棗樹也確實為一家人立了不少功,春天看花、夏天乘涼、秋天吃果,有了一棵棗樹,仿佛就有了自己的一個后花園。每年9月到10月,正是各色品種大棗相繼成熟的時節,北京西南邊的“長辛店白棗”也就成了京城百姓的心頭好。

  在北京,很多地方至今仍然保留著關于棗的習俗。過春節時蒸出的棗糕松軟香甜,祭祀諸神;端午節金絲小棗的粽子,軟糯可口;中秋節要拿品質上乘的鮮棗等果品,祭祀祖先;臘八節家家戶戶抓一把小棗熬“臘八粥”,營養豐富;到了小年,年糕中的那一層香甜的紅棗是小朋友的最愛,酸甜誘人。

  人們對棗的喜愛遠不止飲食一方面,還寄托情感在它身上。香港人飲茶,要在茶碗中放五個紅棗,寓意“五子登科”;青海等地的人們喝蓋碗茶時,里面放兩枚紅棗,寓意“二龍戲珠”。早年間,新婚之時要往新人住的洞房里撒上一些紅棗、花生,意在早生貴子,寄托了人們對于新婚夫妻的美好祝福和對甜美生活的向往追求。

  古鎮古村棗玲瓏

  中國栽培棗樹歷史悠久,始于夏商,盛于唐代。北方地區因土壤、天氣等自然條件適宜棗類的生長,自古以來有種植棗樹的民俗。眼下一年一度的豐臺區長辛店鎮大棗文化節已經拉開帷幕,以盛產白棗著稱的長辛店鎮今年各種大棗喜獲豐收。市民們在閑暇的周末可以前往長辛店采摘品嘗各具特色的鮮棗,同時還能在中華名棗博覽園里觀賞到磨盤棗、葫蘆棗、茶壺棗、辣椒棗等各種新奇的大棗品種。

  走進長辛店李家峪村的一個大棗采摘園,遠遠地望向這片棗園,不用費神,就能看見一顆顆白棗綴滿枝頭,你儂我儂似的相互依靠著,個個如鴿子蛋大小,通體青綠,偶有一些棗皮上點綴著紅色。這是白棗最甘甜的時候,摘下一顆細細品味,白棗皮薄肉脆,棗核細小,果肉細嫩多汁,甘甜清香,唇齒碰撞間,有一股露水似的清冽細細流淌于舌尖。這白棗的家,就在長辛店。長辛店位于京西南的五環與六環之間,是一個繁榮了千年的古鎮。這里屬北京西南邊的丘陵地帶,沙質土壤適合棗樹的生長,長辛店鎮的大棗含糖量比平原地區大棗高2-3倍。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造就這里的大棗口感脆甜,品質上乘。而在長辛店鎮內,白棗的規模化種植,大部分集中在曾是“北京美麗鄉村”候選村的李家峪村。

  “棗”福一方村民笑

  漫步在李家峪村,村民們三兩成群坐在自家門前的棗樹下聊天,怡然自得的狀態令人羨慕。雖然距離城區只是十幾分鐘的車程,這里卻絲毫不被都市的喧嘩和繁忙所打擾。村中的企業辦的紅紅火火,金濰多草莓種植基地的草莓獲得了全國草莓金獎,村中信鴿產業園更是全球名列前茅。自從李家峪村發展了采摘產業后,生活的富足讓李家峪村的村民們發自內心的快樂。李家峪村的采摘產業涉及大棗采摘、草莓采摘、櫻桃采摘以及桑葚采摘,其中隨著長辛店白棗的聲名鵲起,大棗采摘是發展最為迅速的產業。李家峪村在村域的規劃上更多推進生態環境、健康休閑和農事體驗相結合的發展方式,百姓的經濟水平和生活品質雙雙提高。2001年前,李家峪村到處是荒山,森林防火形勢日益嚴峻。李家峪村的沙質土壤不適宜大規模種植莊稼,眼看著村民們生活日漸困難,長辛店鎮李家峪村兩委班子經過多方考察,帶領70多家承包戶,開始在荒山荒坡上栽種棗樹。時至今日,漫山遍野的棗樹成為了李家峪村發展的最好證明,大棗種植讓李家峪村民收入提高了,生活富裕了,眼界開闊了,李家峪村的荒山野嶺也真正變成了金山銀山,富裕了這一方的百姓。棗農經過一年的辛勤勞動,到了秋天都會有不錯的收成,“收入能有幾萬塊吧,刨去來年養護棗園的錢,手里還能落下點兒。”隨著眼界的不斷開闊,李家峪村村民在棗樹種植的基礎之上,還發展起了民俗旅游,這里的農家院數量日漸增多。李家峪的民俗游最有特色的是能夠在棗園內垂釣、燒烤。吃過熱辣的燒烤后再摘下幾顆白棗解解油膩,“重口味”與“小清新”帶來的味蕾碰撞瘋狂而又奇妙。

  白棗名聲震四座

  迄今為止,長辛店白棗規模種植已有幾十余年,面積達1萬余畝。長辛店鎮大棗品種豐富,白棗、冬棗、孔府棗、贊皇棗、馬牙棗等300多個品種齊聚一堂,在北京涼爽的秋季一展大棗的魅力,為長辛店鎮大棗產業又添新的生機。

  棗的營養非常豐富,維生素C含量是蘋果的70倍,梨的100倍,金絲小棗的20倍,有“活維生素丸”之美譽。《北京名果》一書中,長辛店白棗被列為鮮食棗類之首。如今借助現代科技,長辛店的棗產業實現了升級,制出了營養豐富、十分可口的阿膠蜜棗、脆棗、棗醋、棗粉,還有棗汁、棗酒等,棗產品不光走進尋常百姓家,還走出了國門,成了全世界人民的美味佳肴。

  “棗熟棗香棗園見,吃棗就到長辛店”,長辛店白棗在近些年斬獲全國多項大獎,成為了長辛店鎮生態休閑綠色產業的一張名片。在第二、三、四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長辛店白棗”獲得“最受消費者歡迎產品獎”和“暢銷產品獎”。2006年,在北京奧運果品推薦評選中,“長辛店白棗”獲得了一等獎,同年被評為“中華名果”。2012年,“長辛店白棗”取得了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授予的地理標識證明商標權。同時通過舉辦長辛店鎮大棗文化節,將長辛店大棗的名聲推出村鎮,走向全市乃至全國。

  借助長辛店白棗產業的蓬勃發展,長辛店鎮還修建了中華名棗博覽園。長辛店白棗地理標志廣場坐落在其中,地面上、石碑上刻著上百種棗類品種的介紹。綠樹環繞、花草芬芳,一旁的薰衣草地,百畝薰衣草競相開放,吸引無數游人前來賞花,還吸引了諸多新婚眷侶在此取景拍攝婚紗照。一邊觀景,一邊汲取棗類知識,這是一個集文化、養生、娛樂、休閑為一體的地標性多功能文化廣場。在中華名棗博覽園、在李家峪村、在長辛店鎮,從蓬頭稚子到耄耋老者都能被長辛店白棗甜蜜著、歡樂著。

責任編輯:王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