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牧斯汀兒童農場位于荷蘭中部城市烏特勒支市郊外,占地約18畝。與其說是農場,不如說是一座孩子的樂園。農場內兒童活動區里五顏六色的玩具光彩熠熠:木頭做的蹺蹺板、滑梯、馬車,還有藤條編成的秋千座椅。農場的路上,不時見到畫著小雞、小豬的指示牌,引導孩子們去樹叢里找小動物。農場里選種了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蔬菜和植物,為的是讓來此參觀的孩子們更有興趣觀察它們的原貌。他們在這里不僅學知識,而且激發了親近大自然的天性和熱情。
農場主彼得說,這塊地是他10年前向市政府租賃的。農場免費向兒童開放,老師和家長隨時可以帶著小朋友們來參觀、玩耍。他和工人們的任務就是管理好農場內的蔬菜和鮮花大棚,保證孩子們一年四季都能來參觀,讓他們在放學后有一個汲取自然知識的樂園。
因為是兒童農場,政府在租金上給了彼得很大的優惠。彼得說,農場主要是服務社區,不是賺錢盈利,“否則我也不會零散地亂種瓜果蔬菜了”。農場中有一個簡單的兒童餐廳,可給孩子們舉辦生日聚會。餐廳里幾乎所有的食品都來自農場菜地,家長們也可以購買這里的有機蔬菜。雖然價格比超市貴出二三倍,但還是很受家長們歡迎。賣菜收入是支撐農場運轉的主要經費。
農場規模各異,但理念相同,就是讓孩子親近自然,寓教于樂。有條件的農場,還設有天然草場,孩子們可以在這里撫摸馬駒、牛犢、羊羔,和動物們一起玩耍。兒童農場也體現了荷蘭人參與社區管理的自主性和靈活性,許多公益組織都贊助所在社區的兒童農場。
據介紹,荷蘭第一個兒童農場于1939年出現在阿姆斯特丹動物園內。上世紀50年代,兒童農場開始大量發展起來。當時荷蘭出現城市化潮流,為了讓孩子們保持對原野、動物和食物的認識,設立了這類兒童農場。全荷蘭400多個城市共有500座兒童農場,大約2000名員工和義工。據統計,荷蘭每年約有2500萬人次造訪兒童農場。一般小學每年都安排學生前來參觀,智障兒童學校、農校更是將兒童農場作為教育基地。
受歐債危機影響,一些兒童農場連續幾年得不到政府的資助補貼。但預算減少時,社區就更多地參與贊助。社區所有人都贊同這樣的理念:再窮,也不能窮兒童農場。
孩子的童年時光是最珍貴的,家長們不遺余力地給孩子一個美好的童年,讓孩子既能玩好,也能寓教于樂,在玩的過程中享受學習時光。與此理念相契合的親子農場發展成為一大熱點并不奇怪。不少想轉型提檔的農場都在思考,怎么做才能真正把親子做得走心,并且真正給一個個家庭帶來歡樂。多借鑒國外經驗,學習他們的理念和運營模式,對農場長遠發展會有很大幫助。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