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且迎秋收看農忙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美麗鄉村 作者: 字號:【

  十月,正值“三秋”農忙時節,秋收已成為京郊大地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到處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

  在北京市順義區趙全營鎮前桑園村,村民老潘駕駛著收割機在百畝農田里忙得不亦樂乎。只見一臺黃綠相間,噴繪著“興農天力”四字的玉米收割機,“轟隆隆”地快速“吞噬”著一行行玉米,緊接著經機器摘穗、剝皮,金黃色的玉米粒自動進入儲糧車里??

  “現在供種、播種、耕種、收割、回收全由機器完成,原來要干3天的活,現在半天就干完了。”北京興農天力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陳領說,“合作社現有大田作物3萬余畝,整地、播種、植保、收割等各類農業機械281臺,服務范圍輻射5省市、9區縣、30個鄉鎮、135個村莊,每年可為2000多戶農民提供機械作業服務,帶動5000農戶增收。”

  “民以食為天,國以糧為本”,中國自古以來就是農業大國,勤勞樸實的農民支撐起了我們的日常餐桌,保障著人民的生活。農業要發展、要進步,必須走規模化、機械化、現代化的道路,這正是興農天力合作社的“初心”。

  2008年,北京興農天力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正式注冊成立。通過不斷創新經營機制,提高科技水平,規范合作社機制,遵循市場化運作,走出了一條興農之路。

  2012年,順義區在趙全營鎮建設都市型現代農業萬畝糧田示范區,興農天力合作社參與了“萬畝方”示范區建設。此后每一年,都能夠看到興農天力合作社的農機在“萬畝方”中忙碌著、收獲著。隨著農機行進的步伐,興農天力合作社打造的“生態景觀農業觀光帶”也悄然呈現,由休閑設施、園林小品、文化墻、雕塑等元素點綴的農耕文化,正弘揚著中華悠久的農耕歷史文明。

  播種收割小麥、玉米、青貯和牧草??農機作業是興農天力合作社的傳統優勢業務,在北京市承擔了近3萬畝農田的農機作業工作,統一完成從種肥供應到農機作業再到產品銷售,帶動了周邊20幾個村鎮、2000戶農戶種植糧田,解決了農業規模化種植的問題,糧食產量提高了和農民也跟著富裕了。

  “合作社跟我們農戶簽訂了土地流轉合同,每畝地每年給我們流轉金800塊錢,糧食補貼款我們都能拿到。合作社還給我們提供就業崗位,不僅每個月能拿3000多塊錢工資,社會保險、帶薪休假樣樣不落!”原來的農戶、現在的社員老潘說,“而且我們還有機會去外省看看人家當地的田,人也輕松自由多了!”

  根據各地區農作物收獲時節的時間差,合作社讓農機和農機手們“走出去”,在內蒙古、天津、河北、山東、安徽等地開展跨區跨省作業,填補了農機的閑置期,提高了大型農機的利用率。

  合作社有了先進的農機設備還不夠,“發明改造”也是這里的拿手活。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合作社發現一部分土壤多年欠施有機肥,土壤有機質含量低,農作物愛“生病”,于是“有機肥深松施肥機”經過合作社實用人才們的手被發明了出來,填補了機械化施用有機肥的技術空缺。自行研制的光伏板太陽能自動追光裝置、玉米谷穗剝皮機、寬窄行播種機、糧食籽粒翻曬機等實用型農機具,不僅造福了合作社,也造福了廣大農民,更造福了首都農業。

  在“互聯網+”農業發展的驅動下,田間氣象觀測站、墑情監測站和農機北斗衛星監測系統輪番上陣、緊密合作,興農天力合作社依靠互聯網、移動終端和管理平臺,精準地開展農田作業,充分展示首都農業農機行列的科技水平。

  在興農鼎力生態園區,150棟大棚整齊排列,大棚中蔬菜、水果正在享受噴灌帶來的滋潤。園區內500畝花卉果樹點綴著順義的環境、凈化著順義的空氣、涵養著順義的水源。合作社大力發展觀光休閑農業,在園區內開展了農事體驗、農村手工藝體驗、農村體育運動等豐富多彩的活動,為大眾打開了一扇走進農村、了解農業、與農民近距離交流的窗口。在這個開發集觀光、休閑、體驗、教育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園區內不僅可以欣賞到優美的田園風光,更可以享受到體驗農作、了解農民生活的田園樂趣,為給久在城市中的人們種下一顆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種子。

  “吹響新三起來號角,揚起科技興農風帆,走上創業致富大道,實現中國農民夢想”,興農天力合作社從未停歇。

責任編輯:王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