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赫哲族魚皮衣 魚皮部落的古老時尚
時間: 來源:中國農(nóng)村網(wǎng)-美麗鄉(xiāng)村 作者: 字號:【

  赫哲族,是我國人口最少的6個民族之一。早在商周時代,就有關于赫哲人祖先的傳說。赫哲族最直接的遠祖是隋唐時稱作“靺鞨”的“黑水部”的先民。至遼金元明時期,赫哲族的先祖又被稱為“女真”、“女直”。直到清康熙二年,“赫哲”這個稱謂才被正式確定下來。

  赫哲族直到20世紀初還停留在原始社會末期父系氏族階段,采用削木、裂革、結繩記事。漁獵為生,穿魚皮衣,有犬陪伴,人們習慣稱其為“魚皮部”和“使犬部”。日本侵占東北時,曾對赫哲族實行野蠻的種族滅絕。抗戰(zhàn)勝利時只剩數(shù)百人。目前,赫哲族人主要集居地在黑龍江省同江的街津口、八岔和饒河的四排、撫遠的抓吉等地。

  赫哲人世代生活在黑龍江、松花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因漁而食,因衣其皮,自給自足。樹葉、草稈、羽毛、獸皮都曾是古代先民的衣料,魚皮則是大自然給予赫哲人的恩賜。有史以來,因為赫哲族人生活的地方都是偏遠的邊境地區(qū),與世隔絕沒有棉麻制品,可以用來做衣服的原料只有魚皮獸皮,魚又是相對容易得到的,因此聰慧的赫哲人創(chuàng)造了用魚皮制衣的技藝,歷史上“魚皮部”的別稱因此得來。

  魚皮衣,在赫哲族人的生活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溫暖了赫哲族。但是,自從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后,赫哲族人的生活環(huán)境發(fā)生了深刻的變革,漁獵生活漸漸地被多種經(jīng)營所替代。他們開始買棉布做衣服,又省事又時髦。而魚皮衣工序復雜、制作費力,慢慢地自然就沒人做了,也就沒人穿了。

  魚皮衣制作技藝的傳承岌岌可危。

  就在為此奔走呼喚的時候,人們幸運地得知,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鄉(xiāng)的尤文鳳從母親那里傳承了魚皮衣的制作技藝,每到冬季,尤文鳳都會在家制作魚皮衣,為的是不讓母親傳授給她的“絕活”生疏。

  這是一位典型的赫哲族婦女,60多年的滄桑歲月在她的臉上留下了深深的刻痕。言談舉止中,她開朗豁達的性格展現(xiàn)無余。她的手上,兩片鞣制好的馬哈魚皮在其利落敏捷的穿針引線中,縫合成了魚皮上衣工整對襟的一半,一件魚皮衣初現(xiàn)雛形??

  “我這是給國外的一個博物館制作魚皮衣呢。這家博物館專門珍存世界上各個民族的服飾,他們和我簽訂了提供一套赫哲族魚皮衣的協(xié)議,要把我們赫哲族的魚皮衣永久地收藏”,自豪寫在了尤文鳳的臉上。

  尤文鳳自幼跟著母親學習做魚皮衣,因為制作工序復雜,對手藝的要求極高,所以在十七八歲時尤文鳳才學會獨立扒魚皮,制作魚皮衣。在她母親尤翠玉去世后,尤文鳳繼承了這門手藝。截至今日,已有60多年的時間。尤文鳳制作魚皮衣,完全承襲赫哲族古老技藝,2006年,她被授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項目赫哲族魚皮衣制作技藝傳承人”稱號。

  魚皮衣制作技藝繁瑣復雜,環(huán)環(huán)相扣,需要制作者具有相當?shù)哪土投Γ斎灰残枰谱髡呔邆渌囆g鑒別力和組合力。

  “又腥又粘的魚皮是怎么樣做成柔韌絲滑的魚皮衣的?”

  尤文鳳說:黑龍江里幾乎所有魚的皮都能用來做衣,當然最好的是大馬哈魚的魚皮,不僅結實而且紋理細致美觀,成衣后更是光潔鮮亮。但如今大馬哈魚屬珍稀魚類,要想剝幾十條大馬哈的魚皮來制衣幾乎不可能。所以目前一般都選用大草魚、大鯉魚以及胖頭魚和鰉魚的魚皮來縫制衣服。一件魚皮衣服從剝魚皮到縫制成衣、繡上花紋至少需要三個月的時間。

  尤文鳳介紹說,獲得了從江里捕撈上來的鮮魚以后,接下來就要“扒魚皮”了。扒魚皮時先把魚沿著脊背和腹部劃開,在魚鰓處將魚皮掀起一個小角,再用楔子形狀的木頭刀一鏟一鏟地將魚肉和魚皮分離,木頭刀不傷皮子。魚的兩面是分別扒下的,如果魚不新鮮,那么就會給扒魚皮帶來麻煩,魚肉和魚皮會粘連不易扒下,也就是行家口中的“跟肉”。

  “這活兒可累人了。”尤文鳳介紹著:“熟皮、裁剪、縫制和裝飾,加起來總要50多天,光熟皮就得20多天。這是個技術活,更是體力活。”

  尤文鳳說的“熟皮”,是魚皮衣制作的關鍵步驟:先把鮮魚魚皮上的魚肉剔除干凈,貼在門板上風干;然后一層魚皮、一層玉米面摞起,把這樣摞好的十來張魚皮用袋子包住,放進槽形木砧,用無刃的木鍘使勁捶打;捶打一次,翻轉一次,讓魚皮的表面纖維松動,互相牽制,變得強韌。千錘萬打才能將魚皮“熟”透,變得像布一樣柔軟服帖。在“熟皮”過程中,玉米面的作用一是吸油去腥,二是這些細微顆粒有助于清除魚鱗并加快魚皮纖維的軟化。

  縫制魚皮衣,是考量魚皮衣制作技藝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縫制時要根據(jù)深淺不一的顏色將魚皮一張張拼接美觀,縫制所用的線也是魚皮。魚皮線是將魚皮的鱗刮掉熟好,涂抹上具有油性的狗魚肝,使之保持柔軟干燥,然后將其疊好壓平、切成細絲即可,使用時再勒一勒,就更細而柔滑流利了。心靈手巧的赫哲人會用野花等制成的染料給魚皮染上紫、藍、紅、黑、白等顏色,還把用魚皮剪成的富于本民族特色的云卷等吉祥圖案和鹿、魚、花、草等生活中常見的動植物造型,以補繡或黏合的方法裝飾在袖口、領托、襟口、前胸、后背和下擺邊緣、褲角等部位,早年衣下邊往往還要縫綴海貝殼、銅鈴之類的裝飾品,使得魚皮衣更加別致美觀。黏合飾物的工具是用一種極其珍貴的魚——鰉魚的魚鰾熬制的特殊黏合劑,形狀像是透明皂,顏色也像是透明皂,用的時候先把飾物在衣服上擺好,把魚鰾膠在嘴里舔一舔,趁著濕潤擦在需要黏合的部位。就這樣,一件可以稱得上是工藝品的魚皮衣制成了。

  尤文鳳告訴我們:魚皮衣美觀實用,具有輕薄、保暖、耐磨、防潮的特點,且不透水。冬天穿上狩獵可以抗寒耐磨,春秋穿上捕魚可御寒防水。

  尤文鳳傳承魚皮衣制作技藝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

  尤文鳳有三個兒子,都已經(jīng)娶妻生子。三個兒媳婦都跟她學做魚皮衣,三個媳婦做的魚皮衣,也都被幾家博物館收藏。尤文鳳還有三個孫子和一個孫女,從小她就教他們說赫哲語,如今,孫女已經(jīng)會唱伊瑪堪了。

  “我的孩子們都喜愛赫哲族民族文化。近幾年來,我除了向家人傳承赫哲族魚皮衣制作技藝,還在鄉(xiāng)里和市里的魚皮文化傳承培訓班上向魚皮文化愛好者們講解魚皮衣制作技藝。”除此而外,尤文鳳還“手把手”傳承魚皮衣制作技藝,已教授學員尤俊麗、尤秀梅等10余人,使赫哲族魚皮制作技藝得到傳承。“我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讓赫哲族魚皮文化得到發(fā)揚光大。”尤文鳳的話語擲地有聲。

  赫哲族用魚皮制作各種服飾(包括薩滿宗教服飾)等藝術表現(xiàn)已有千年歷史,如今,在尤文鳳的帶領傳承下,赫哲族魚皮文化的衍生開發(fā)得到了全面的彰顯和提升。如今,以魚皮畫、魚皮飾品、魚皮掛件等為代表的赫哲族藝術品,以赫哲族的生產(chǎn)、生活、民俗、信仰為題材,通過赫哲族藝人傳統(tǒng)的粘貼、鏤刻技法和當代藝術工作者的加工創(chuàng)造,以獨特的形式表現(xiàn)了赫哲族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審美的群體意識,成為赫哲族的民族文化符號,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藝術瑰寶。

  一批“尤文鳳們”活躍在魚皮文化的制作前沿和領域。

  這種文化,從遠古走來,在“三江”的波浪間跳躍,佐證著赫哲族從先民到子孫后代,接力前行,對自然既敬畏、順應,又優(yōu)化、提升的和諧之道,包蘊著道法自然的精神;這種文化,也告訴來到赫哲族漁鄉(xiāng)的人們,這里曾是一個充滿了神奇和美麗的“魚皮部落”。

責任編輯:王萍
    
中國農(nóng)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wǎng)|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農(nóng)村雜志社唯一官網(wǎng)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wǎng)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nóng)村雜志社唯一官網(wǎng)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