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3年,北京市大興區農村實用人才開發培養已是聲名鵲起。當時農業部在大興區榆垡鎮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培訓現場教學活動,來自北京、黑龍江、吉林、內蒙古的120名優秀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參加培訓。學員們先后觀摩了夢幻紫海香草莊園和千畝設施蔬菜示范園。一位來自黑龍江的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說:“第一次有機會參觀這么大規模的農業設施基地,學習先進的種植方法和技術,希望把這些先進經驗應用到家鄉的土地上”。
為進一步發揮農村實用人才輻射帶動作用,自2014年開始,大興區農村實用人才領導小組開展了農村實用人才實訓基地建設工作。截至目前共創建農業類、培訓類、文化類、民俗旅游類實訓基地20家,涉及全區12個鎮,累計投入資金175萬元,4年來累計舉辦各類培訓班1089期,培訓人員129036人次,其中,91%的基地實現了10次以上的年度培訓任務,85%的基地實現500人以上的培訓規模,進一步加大了農村實用人才在技術推廣、帶動就業、增收致富等方面的作用。
青云店東辛屯民俗旅游文化村
東辛屯村位于青云店鎮東南部,村莊占地320畝,耕地930畝,全村共有170戶,630口人。從2012年開始,東辛屯村以“面條唱戲,文化搭臺”唱響了農家樂新的旅游方式,開始發展民俗旅游,并注冊了“‘老娘’們手搟面”的商標。目前已有100多名村民參與到民俗旅游事業中,接待戶16戶、配送中心1個、住宿戶1戶、特色食品供應3戶,村民人均年收入由過去的8000元左右增長到現在的18000多元。
村莊擁有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的文化活動中心,可容納400人開展培訓。擁有培訓師16名、綜合類高級講師1名,并與民俗專家、烹飪老師等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近年來,依托該基地開展多次職業技能培訓,如針對東辛屯村手搟面制作、孝義營村孝心饅頭工藝、北店村布藝畫制作工藝、服務禮儀、食品安全、裝飾風格以及中式面點烹飪技能等方面的培訓,學員就業率達到71%,88名學員取得了中級烹調師證書,對周邊村民就業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
北京立征春雨農業專業合作社
北京立征春雨農業專業合作社基地坐落于禮賢鎮東黃垡村。合作社現有辦公室26間,培訓教室40平方米,農資倉庫1200平方米,蔬菜收購儲備庫1600平方米。同時,合作社擁有一支專業的管理隊伍,現有管理人員4人,專業生產技術人員5人。現已注冊“立征春雨”、“鑫黃垡”兩個品牌商標,農產品在市場占據一定的份額,是北京郊區縣規模較大、運行管理規范、輻射帶動效果明顯的農民專業合作社。
合作社在與國內科研院校等技術單位合作過程中培育了自己隊伍,其中有1名國內知名的專家學者作為合作社的技術顧問。技術顧問常被邀請到合作社,對社員進行技術培訓與指導。2015年,到生產基地參觀學習的種植人員400人次。其中,通過合作社帶動和培訓,有16個社員成了鄉土專家和科技協調員,為地區蔬菜和農業產業的發展起到示范和帶動作用。
北京桃花園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北京桃花園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位于大興區魏善莊鎮禮花廠南側。一期設施農業占地150畝,32棟溫室種植大棚,主要產品為綠色無公害盆栽蔬菜。二期設施農業300畝主要以月季產業為主,配合月季大會,完成產業帶的規劃。輻射帶動周邊村莊蔬菜種植業的發展,促進全區現代蔬菜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2014年公司計劃培訓農村實用人才300人,分四批完成,每批培訓期2至3個月。公司曾數次派出30余人到其他省的農莊觀摩學習先進技術和經驗。通過創建農村實用人才實訓基地,為本地區培養出農村實用人才百余人,其中包括種植加工人才、農業企業管理人才、農產品物流人才等。參訓后大家都覺得經過短短幾個月時間的培訓,不僅有效地提高了自己的認識水平、理論水平和規范化的管理水平,還給了自己一個跳出農村看農村的機會,綜合對比出本村發展的情況,使自己能夠從更高層次上思考鄉村建設的途徑和意義。
北京大營宏光肉鴨專業合作社
北京大營宏光肉鴨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04年,其前身北京大營宏光肉鴨養殖場始建于2001年,是大興區肉鴨養殖的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占地150畝,主要從事肉鴨的養殖、屠宰、加工、冷藏、銷售、實用技術培訓服務、實用人才培養等,產品通過了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帶動養殖戶500多戶。于2005年獲評“北京市農村實用人才示范實訓基地”。
基地建設了300平方米的培訓教室,配備了電腦、實驗器械、課桌、課椅、空調等教學設施,開通了遠程網絡教育系統。聘請了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北京農業職業學院的教授為常年技術指導培訓專家,開展無公害肉鴨飼養管理技術、無公害肉鴨防疫防病技術、填鴨養殖技術、肉鴨標準化生產技術、禽流感防疫知識、消毒衛生知識及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HACCP國際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等培訓,累計培訓人員達20000多人次。
北京安定賈尚精品種植園
北京安定賈尚精品種植園建于2000年,主要以梨、桃、櫻桃、蘋果、葡萄種植銷售,新技術、新產品開發應用,技術培訓、信息咨詢作為主要業務范圍。帶動農戶300多戶,現已建成135畝標準化無公害生產基地,實施有機產品認證,成為有機果園。
基地為了給村民提供免費技術培訓,建立了100平方米的培訓教室,40平方米的電腦室,同時配備了電腦、投影儀等設備,科普書籍等一系列培訓教材。每年接受宣傳、培訓人員達數千人。種植園創辦了一所田間學校,制定了相應的規章制度、培訓計劃等。利用農閑時節,定期舉辦培訓班,每年定期培訓6次,不定期培訓10次以上。給周邊農戶講解梨樹種植實用技術和知識,當場解決農戶在生產中遇到的問題,深受廣大農戶歡迎。
基地組建了50人的專業技術服務隊,向廣大果農力推新品種,提供新技術服務。為解決果品銷售儲藏難題,興建了一所500平方米的保鮮庫,目前容量120萬斤,為廣大果農提供了方便。
北京綠禾都示食用菌專業合作社
北京綠禾都示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創建于2007年,主要從事食用菌種植和生產技術研發,現有社員268戶,遍布全區6個鎮的30個自然村,食用菌種植面積700余畝,通過了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培育了“綠禾都示”品牌。
合作社現已建成136畝市級食用菌標準化生產基地,建有100平方米農技圖書室,300平方米培訓教室,在與市農業技術推廣站以及區有關農業科研單位合作過程中加強隊伍培養,聘請1位專業技術顧問,對社員進行技術培訓和指導,帶動100名社員成為鄉土專家和技術協調員。推廣了菌果栽培種植新模式,引進早熟葡萄種植技術,實現在葡萄樹下地栽香菇、白靈菇、平菇,2014年5月試種成功,實現畝產增收3萬余元。建立了完善的產品倉儲與質量管理體系,擁有儲藏能力為300噸的保鮮冷庫、500平方米食用菌加工車間與相應的包裝加工設備及4輛配送車輛。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