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今明兩年在河北、黑龍江、安徽、河南等13個糧食主產省的200個縣,開展提高農業大災保險保障水平試點,推出“專屬農業大災保險”。此次試點有哪些新變化?
滿足新型經營主體發展需要。此次試點要求,在13個糧食主產省的200個縣,以水稻、小麥、玉米為標的,在面向全體農戶的基本險基礎上,推出保障金額覆蓋農資、化肥等直接物化成本和地租,面向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等適度規模經營主體的專屬農業大災保險產品。這有利于滿足新型經營主體發展的需要并降低因經營規模擴大帶來的風險。
提升農業防災減災保障水平。農業大災保險,是為應對由于極端氣象事件和疫病、蟲害大范圍流行導致的農林牧漁業生產巨大損失的保險種類。而此次會議提出的,“在農戶自主自愿和自繳保費比例總體不變的基礎上,將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和東部試點縣的保費補貼比例分別提高至47.5%、45%”,能夠進一步增強農業抗風險能力,有利于農民安心生產。
推動農業保險持續健康發展。近年來,我國農業保險發展迅速,在提高農業防災減災能力、助推脫貧攻堅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2007年至2016年,我國農業保險提供的風險保障金額增長,農業保險承保主要農作物面積增加。中央財政保費補貼范圍、補貼品種擴大。因此,專屬農業大災保險等相關措施的出臺,將促進我國農業大災保險持續健康發展。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