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救助貧困母親17年拍攝西部不忘初心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美麗鄉村 作者: 字號:【

  中國西部,對天津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攝影系主任于全興來說,就像對自己的掌紋一樣熟悉。從2001年到2017年這17年中,他三十多次深入中國西部貧困地區,足跡遍及12個省、市、自治區,走了94個國家級貧困縣、306個村寨,采訪了1100多位貧困母親。

  肩負初心始于行

  亂石堆砌的茅草房前,當時26歲的母親顧彩蓮衣著襤褸,幼小的孩子在她背上瞪大了惶惑的雙眼,稍大的女兒表情木然地站在一旁。顧彩蓮矮小的身子佝僂著,仿佛被生活的重擔壓得直不起身來,擰緊的眉眼間流露出深深的無助和哀傷??貧困,就這樣被具體地詮釋在一幀黑白照片里,剜痛了觀者的心。這張照片也因此成為“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行動”的標志影像。

  于全興將這張照片放大擺在辦公室的窗臺上,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記17年前拍攝時的初心。

  那是2001年的第二天,38歲的于全興以某報社攝影記者的身份獨自踏上了西行之路。在中國1.28億貧困人口中,至少有4000萬人是貧困母親,她們當中80%以上是文盲,半數以上患有各種婦科病。此行,他受“幸福工程”全國組委會委托,用影像記錄中國西部地區貧困母親的生活狀態和“幸福工程”的實施成果。

  “貧困”的分量

  冬天奔西北,大雪封山。天冷得像鐵砧上的霜,冰雪覆蓋著大地。于全興來到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興海縣。下午3點多鐘,一行人爬上了海拔4300米的鄂拉山。傍晚,于全興在溫泉小鎮上找到一家條件最好的旅店。晚上,一鉆進被窩,寒氣直鉆骨髓。于全興翻出所有的衣服穿上,再用棉被把身子裹緊,只露出眼睛和鼻子,卻仍感受不到一絲熱氣。嚴寒與高原反應的雙重折磨,讓他久久不能入睡。這一宿躺下來,比白天還累。之后幾天連續趕路,于全興的高原反應越來越嚴重,只能不斷地吃藥。

  就是在這樣的天地里,于全興第一次體會到了“貧困”兩個字的分量。

  玉樹州結隆鄉。一個土坯壘的“冬窩子”門口,一個女孩穿著破舊的藏袍痛苦地蹲著,一手用力頂著腹部,臉色蠟黃。她叫阿夏·巴青才仁。

  “怎么啦,孩子?”于全興問。

  “肚子痛,小病。”她的母親才仁巴毛將客人讓進了“家”里。

  “冬窩子”門很矮,進門必須低頭彎腰。十幾平方米的屋里很暗,正對著門的地方堆放著牛糞,半米高的土灶就砌在牛糞堆旁,土灶旁一個30厘米高的土臺子就算飯桌。屋里沒有床,睡覺時在地上墊塊氈子。

  才仁巴毛抹著淚說,女兒從9歲起就經常肚子疼,這都好幾年了。懂事的她知道家里窮,從來不哭,更沒要求治病,疼起來就用手頂著。

  “怎么不到州里醫院去檢查一下?”

  “哪有錢嘛。”

  “到鄉里保健站檢查一下也好啊。”

  “哪有錢嘛。”這樣的話,才仁巴毛自己都記不清說過多少回了。

  幾個月前,才仁巴毛的丈夫病故,更讓這個貧寒的家庭雪上加霜。大女兒和大兒子不在家,小兒子年幼,而女兒巴青才仁成了主要的勞動力,干完繁重的家務活兒,還要上山挖蟲草。隨著腹痛的加劇,她能爬上的山也越來越矮。鄉里的兩個醫生都說她患的時肝吸蟲病,需要做手術,可是130根冬蟲夏草才賣了390塊錢,對這個年收入只有600塊錢的家庭而言,溫飽都成問題,哪里做得起手術呢?

  望著這一家人凄苦的眼神,于全興決定帶巴青才仁到州里去看病。他留下150元錢,讓才仁巴毛置辦些年貨。

  在車上,于全興的心口像被什么東西壓著,要裂開,卻裂不開。

  到了結隆鄉,于全興拿起一個蘋果遞給巴青才仁。她接過來看了看,輕輕咬了一小口便塞進袍子里,再也不肯吃了。原來,她想把蘋果帶回家給媽媽嘗一嘗。于全興急忙拿出所有的水果,說讓她都帶回去。“但你必須把這個蘋果吃了!”于全興幾乎喊了起來,說完就跑出屋子,拼命地抽煙。后來,藏語翻譯告訴他,小女孩只把蘋果又咬了一口,還是塞進了袍子里——她從來沒有吃過蘋果。

  晚上到了結古鎮,于全興給巴青才仁置辦了一身新衣服,又讓女干部帶她去洗澡。煥然一新的少女與之前判若兩人:青色的藏袍、齊整的頭發、臉上胭脂樣的高原紅、怯怯的笑容。于全興舉起相機,把這笑容定格在鏡頭里。

  第二天,于全興帶著巴青才仁到了玉樹藏族自治州康復中心,做了檢查后發現是膽囊炎,但不嚴重。兩個療程的藥費不過70塊錢,兩個月后,得知巴青才仁的病已經好了,于全興的眼睛又濕潤了。

  如果說,開始時于全興還有些迷茫,那么,才仁巴毛母女的境遇讓他看到了“幸福工程”的意義,重新認識了自己工作的價值,堅定了走遍西部的決心。

  那一年,于全興跑了青海、甘肅、寧夏、陜西、內蒙古、云南、貴州、四川等9個省、自治區。

  2002年,于全興的貧困母親紀實攝影展在北京舉辦,在社會上引起了轟動。無數觀眾為之流下熱淚,紛紛慷慨解囊,共向“幸福工程”組委會捐款300多萬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員參展時感慨道:“你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她們不是外人”

  從第一次將鏡頭對準貧困母親時開始,每當快門“咔嚓”一聲,于全興心頭就一動:“也不知怎么的,我覺得她們不是外人。”

  顧彩蓮、覃純菊、祝賢美、祝學英??這一個個名字、一張張面孔仿佛烙在了于全興的心上,命運將她們與他緊緊地聯結在一起,她們的人生也因為鏡頭而改變。

  2001年11月,于全興來到云南文山州丘北縣官寨鄉丫口寨采訪。這里80%都是石疙瘩坡地,每戶的收入都在貧困線之下。看到路旁有一間傾斜的茅屋,于全興跑了過去。

  正好顧彩蓮蹲在門口,懷里抱著小兒子,旁邊站著大女兒,臉色煞白。于全興忙問她怎么了。她說胸口疼,沒錢看病,就靠孩子的大伯從山里弄點草藥,但也不管用。

  推開門,整間房只有六七平方米,黑乎乎的,沒有電。木頭搭的床上堆著一團辨不出顏色的棉絮,灶旁只有一口鍋三四個碗、一把壺和一個壇子。

  顧彩蓮說,孩子也有病,發病時頭都支不起來,一提到孩子,她的眼淚就掉下來了。她說,家里兩畝石疙瘩地這年收了不到500公斤的苞谷,只夠吃幾個月的。她不能下地,只好每天在家里編筐賣,編了將近一年,只掙了100多塊錢。

  于全興問她:“有這錢,為什么不看病呢?”

  顧彩蓮答:“孩子一年沒打牙祭了,想著過年能不能給孩子買點肉吃。”

  于全興的眼睛滲出淚水,那一瞬間他按下了快門。

  2005年春節,于全興回訪顧彩蓮家。到那兒一看,她又黑又瘦,一見到他,臉上馬上綻放出笑容。

  于全興納悶了:“你咋又黑又瘦呢?”

  村干部笑了:“能不黑不瘦嗎?病也好了,得放牧干活去啊!”

  顧彩蓮說,她一共收到了2.8萬元的捐款,成了村里的首富。最讓于全興欣慰的是,物質脫貧給她帶來的精神改變。之前村里沒人理她,怕她借錢借糧。現在,婦女們農閑時都愛湊在她家聊天兒。她跟人說話都有精氣神了。

  “讓貧困母親幸福”

  這些貧困母親境遇的改變,不僅得益于于全興對她們生存狀態的真實記錄所引起的社會反響,得益于“幸福工程”“小額資助,直接到人,滾動運作,勞動脫貧”的救助模式,更與他摸索出的精準扶貧方式分不開。

  早在2005年,于全興就在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網開辟結對救助專欄,放上貧困母親的照片、家庭情況的介紹、所需捐款金額,由網友點擊認捐。僅2005年到2011年間,就有398位貧困母親通過結對得到救助,救助金額達到120萬元。

  十幾年來,于全興奔波在西部的山間,支撐他的是一種情結——要讓貧困的母親幸福。

  由于于全興的愛心善舉,他被提名為2005年“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并獲得“幸福工程”愛心奉獻獎、第七屆中國攝影金像獎、“突出貢獻攝影工作真”等榮譽。

  2016年寒假,于全興又帶著學生一路向西出發了。此時56歲的他,希望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盡量多做幾年,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影響年輕人,讓他們用感恩的心回饋這個社會,讓“關注母親的貧困,關注貧困的母親”的事業薪火相傳。

責任編輯:王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