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高林榮:彩繪鄉村“SOHO”瓷器活兒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美麗鄉村 作者: 字號:【

  當藝術偶遇山村、創意邂逅農民,他們會摩擦出怎樣的火花?北京懷柔區廟城鎮高兩河村彩繪廠廠長高林榮銳意創新,讓“中國紅”陶瓷藝術“聯姻”文化創意產業,不僅讓村里的姐妹們實現家門口兒掙零花錢兒的夢想,更打造出一個全新的時尚新概念農民“SOHO嫂”。曾經寂靜而美麗的小山村,因為藝術和創意的注入而沸騰起來??

  一心向“瓷”學技藝

  高林榮,懷柔區廟城鎮高兩河村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村婦女。1978年高中畢業后,她拜景德鎮粉彩瓷器工藝大師方根才為師,學習釉上粉彩瓷器技術,隨后在高兩河彩繪廠這個村辦企業里擔任技術指導員,培養和指導企業青年女工釉上粉彩瓷器繪畫技術。

  這期間,高林榮每天都堅持跟師父學習釉上粉彩瓷器配色技術,連70歲的景德鎮老師傅都驚訝于她的執著和頑強,并破了老例兒收她為徒。

  “當時,師傅看我是真想學彩繪,就正式收我為他的關門弟子,把他的絕活兒毫不保留地教給了我。”經過反復練習,高林榮終于掌握了釉上粉彩瓷器中最難的配色技術。不僅如此,她還利用下班休息時間,向窯工師父學習燒窯技術,也掌握了粉彩瓷器全部的關鍵生產流程,為以后個人承包彩繪廠打下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1986年,村領導決定由她擔任彩繪廠的廠長。1995年,瓷器行業不斷增多,競爭越來越激烈。因為技術落后和產品更新速度慢等原因,高兩河彩繪廠被迫停產了。“停產半年多,我就和家里人商量,能不能自己承包彩繪廠,爭取扭虧為盈。”對此,高林榮充滿信心。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幾年的打拼,如今高兩河彩繪廠已成為北京市農村婦女就業示范基地。

  一心匠“燒”制新品

  2006年,為了占領國內高端禮品瓷器市場,高林榮與湖南長沙大紅陶瓷有限公司合作,自籌資金新建1000多平方米的廠房,引進生產高溫釉“中國紅”瓷器的設備和技術,并作為合作生產基地來共同研發新的高端禮品瓷器。

  期間,高林榮親自帶領廠里技術骨干到“中國紅”長沙生產基地,開展為期1個多月的交流和學習。就顏料配比、掌握燒窯溫度、炸胎裂釉原因及白胎瓷器挑選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

  經過三年試驗,終于在高兩河村制成了高溫紅釉瓷器,并增加了高端產品線。這標志著高溫紅瓷在北京也可以燒制了,開創了北京瓷燒制工藝的先河。

  2010年7月,北京第一只市場化高溫紅瓷瓶在高兩河村彩繪廠出爐。新品一經推出,就供不應求,高林榮的陶瓷彩繪廠也因此一下子賺回了整整400萬元。與此同時,她們燒制的高溫紅瓷產品,也開始成為長江以北地區的唯一。更為驕傲的事,如今高兩河彩繪廠每年都有上百個新品種上市,且都是訂單不斷。

  “手藝人最重要的是耐心,要沉得下心來慢慢琢磨,來不得半點浮躁。要真正把老祖宗失傳的技藝找回來,還原老北京瓷,就需要我們站在古代人的角度上,慢慢地思考積累。”對于陶瓷文化傳承,高林榮有自己的見解。“特別是‘中國紅’系列瓷器,蘊含著濃郁的中國傳統文化,屬收藏饋贈之佳品,一直受到客戶青睞。”

  高林榮介紹,目前廠里主要產品有瓶、罐、盆、缸,杯、盞、盤、碗及繡墩、燈飾和動物造型擺件,釉上粉彩瓷器的畫面包括各種花鳥魚蟲、人物仕女、神話故事、古典名著插圖、歷史文化和各類祥瑞圖等傳統畫面,同時也包括現當代彩繪名家的作品,更多的是高兩河彩繪廠的設計人員研發的適應現代生活氣息的新品,絕對是饋贈親友的最佳禮物。

  憑借優質的產品質量和優良的企業服務,高兩河彩繪廠燒制的瓷器產品不但在上海、廣州、云南等城市熱銷,還遠銷歐美、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并與美國、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韓國、馬來西亞等20多個國家的大使館以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多有合作,且有多個國家首腦、政要收藏。僅此,每年給彩繪廠帶來的外匯收入就相當可觀。

  一心眾“富”哺鄉鄰

  “淡墨畫線、重墨勾勒、礦物質顏料上色、燒制模板、拍圖紙復制版樣,細描上色,最后工人批量生產??”在廟城鎮高兩河村彩繪廠里,劉天蓉正有條不紊地忙著勾畫瓷器上的花紋圖案。她介紹,像她一樣的高兩河本村人,每天上班就像在家“辦公”一樣,劉天蓉也因此被形象地稱為鄉村“SOHO嫂”。

  “這些都是老姐妹林榮給大家帶來的福分兒。”劉天蓉說,“我們的工作看起來有些刀耕火種、簡單粗糙,但是手工藝的生命力,卻在這里得到延續與傳承。”

  如今,彩繪廠里的50多位職工全是村里“4050”的農村婦女,不僅解決了村集體就業難題,就連廠子的logo也是采用“高兩河”的藝術字體,隨時隨地用產品宣傳高兩河創意文化。隨著訂單多,產品供不應求,在本村合適的姐妹們基本都在彩繪廠上班基礎上,高林榮下一步打算再從鄰村招20來個姐妹,以彌補人手不足,讓更多的姐妹用畫筆繪就最美的“中國紅”。

責任編輯:王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