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香原本是荷蘭種植最廣泛的一種花卉,也是荷蘭的國花。但也有人認為,早在唐代中國就有郁金香了,并搬出唐代大詩人李白的《客中作》為證。詩曰:“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然而,李白筆下的“郁金香”是我們今天所見到的郁金香花嗎?郁金香又是何時“落戶”北京的?
李白詩中的“郁金香”是指一種中草藥的香氣
一直以來,有人認為早在唐代中國就有郁金香,詩人李白的《客中作》一詩可以為證:“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其實,這是一種因同名異物而出現的誤解。經植物學家考證:“蘭陵美酒郁金香”是指用中藥材“郁金”泡制的一種美酒,其味道特別醇香。“郁金”為中藥名,屬姜科植物,產于我國東南部及西南部,因產地不同分“溫郁金”和“黃絲郁金”,因性狀不同則被稱為“桂郁金”或“綠絲郁金”。在冬季莖葉枯萎后采挖,除去泥沙和細根,蒸或煮至透心,干燥后入酒。詩人李白筆下的“郁金香”即為姜黃、郁金或莪術幾種植物的干燥塊根入藥,因含有大量的揮發油,故用其泡制的酒氣味濃香,而且會呈現金黃色,即詩人所稱的“琥珀光”。
由此可見,李白筆下的“郁金香”并不是今日所見的郁金香花,而是指“郁金”的香味。而且,從詩歌對仗角度來看,同樣可以說明此“郁金香”也非現在的郁金香花。因為詩句中的“郁金香”當與“琥珀光”相對,是“定語﹢中心詞”的結構,并非名詞。
在李白之前,西晉的女詩人左芬就曾寫過一首《郁金頌》,贊美“郁金”之“香”:“伊有奇草,名曰郁金。越自殊域,厥珍來尋。芳香酷烈,悅目怡心。明德惟馨,淑人是欽。窈窕妃媛。服之褵衿。永垂名實,曠世弗沉。”
郁金香是何時“落戶”北京的?
我們現在觀賞的郁金香花,在植物分類學上,屬于百合科郁金香屬。郁金香又稱洋荷花、旱荷花、草麝香,是一種球根植物,原產于中東等地,十六世紀傳入歐洲。由于地中海的氣候,形成郁金香適應冬季濕冷和夏季干熱的特點,其特性為夏季休眠、秋冬生根并萌發新芽但不出土,需經冬季低溫后,到第二年二月中上旬開始伸展生長形成莖葉,約三四月間開花。
郁金香是何時傳入我國的,未見史料確切記載。不但古代花卉專著《全芳備祖》、《群芳譜》、《花鏡》、《清稗類鈔·植物》未見其名,就是有“百科全書”之稱的《紅樓夢》描寫了237種植物,幾乎囊括了中國所有的花卉,也獨不見“郁金香”之名,而1980年出版且有“北京花卉大全”之稱的《北京花卉》也沒有郁金香之名。據《中國植物史話》記載:“郁金香為外來物種,盛產于荷蘭。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我國廬山、南京、北京、上海、廣州等地進行過郁金香引種。七十年代初中國科學院植物園又從荷蘭引進一批郁金香種球,并將一部分種球分送到南京、上海、杭州、西安、北京等地進行試種,但數量較少,未形成景觀。”
然而,據傳清末北京已有郁金香,曾在景山試種過。據傳光緒年間,荷蘭公使夫人將郁金香作為禮品贈送給了慈禧太后。有一次慈禧太后在頤和園接見各國駐華公使夫人,荷蘭公使夫人將幾株盛開著的郁金香送與慈禧太后,她見了非常喜歡,并詢問如何栽植,能開多久,公使夫人一一作答。此后公使夫人還將十幾個郁金香球根送給了老佛爺。因是洋品種,不宜在紫禁城御花園內栽種,慈禧太后便令人在景山后面的空地上試種,但只有七八個球根發了芽,待長到一尺高的時候開了花,為紅、黃兩色。
郁金香花種為荷蘭公主所贈?
目前,有關北京地區栽種郁金香最早的確切記述出自《中山公園志》:“1977年10月6日荷蘭公主(即后來的荷蘭女王)贈送給北京市公園的郁金香球根4箱,附圖片39張,由外交部禮賓司接受后轉來中山公園。從1978年始,在內壇露地栽種,計26畦,3555頭,供游人觀賞,花后起出球根繼續栽種,直到1980年。”據一位中山公園老員工回憶:1977年5月,荷蘭公主貝婭特麗克絲偕同克勞斯親王訪華,隨后委托荷蘭駐華使館向中國贈送了4箱,39個優良郁金香品種,近4000個種球,由外交部禮賓司轉交中山公園栽培。當時北京還沒有郁金香這個花卉品種,所以公園領導很重視,責成專人栽種,地點在公園的內壇。依據隨贈的圖片及相關說明,幾位老員工精心栽種、養護,使球根順利發芽,待長到一尺多的時候,已有花蕾,不久便盛開了,花色極為鮮艷。因其花朵形似酒盅,當時被俗稱為“金盅花”、“金杯花”,至此,揭開了中山公園展覽郁金香的序幕,也是郁金香在北京園林中首次亮相。從1996年起,中山公園開始舉辦郁金香花展覽,珍稀、名貴的郁金香品種越來越多,今年舉辦的第22屆郁金香花展更是多達100多個品種,30余萬株競相開放的郁金香讓中山公園成了歡樂的花海。
北京植物園也是北京地區種植郁金香較早的地方,早在20世紀70年代已有試種。1994年第六屆桃花節上首次進行露地小范圍栽種。2004年隨著“首屆世界名花展”的舉辦,開始較大面積的種植,此后成為一年一度的郁金香盛會,栽植有120多個品種、65萬株,形成郁金香花田的壯觀景象。
位于順義的北京國際鮮花港也種植著大面積的郁金香,園區遵循“師法自然,道法自然”的設計理念,在不破壞原有自然景觀的前提下進行設計,同時運用抽象化和寫實手法,把各國元素和文化,通過優美的郁金香花海圖案造景展示出來,使93個品種400余萬株的早、中、晚、超晚等各個花期的郁金香進行巧妙銜接,從而創造了我國北方地區開展最早、品種最多、花期最長、種植面積最大的郁金香花展。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