洶涌澎湃的永定河奔騰咆哮了上萬年,在北京市大興區禮賢鎮王莊村腳下的這片土地上沖擊出了肥沃的平原。新機場建設工程的喧囂和未來飛機引擎的轟鳴此消彼長;“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的田園之美和“鄉人化其風,少長皆孝慈”的孝賢文化之美相映生輝??這些共同形成了王莊村富有韻律的心跳。
幸運又幸福
如今說起大興區,大家都會想到一個詞——新機場,這對于大興區來說是難得的發展機遇。新機場落戶禮賢鎮,為王莊村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新契機。王莊村距北京市中心35公里,南側毗鄰正在建設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北側緊靠世界月季博覽會的主場館,這里是機場最優發展方向,在發展臨空產業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村莊加速跳動的脈搏透露著對未來的憧憬與追求。
就在幾年前,王莊村還是以傳統農業收入為主要經濟來源的村子,而去年全村人均收入已經達到21600元,遠遠高于全鎮平均水平。村民人人都有了工作,這對幾年前的王莊村村民來說是很難想象的。多虧了國家鼓勵土地流轉的政策號召,村民都說:“以前‘面朝黃土背朝天’地干上一整年,刨去種子、肥料、灌溉等成本最后也落不下幾個錢,土地流轉出去很劃算。”不用下地干活,村民坐在家里就能拿到以前辛辛苦苦干一整年才能掙到的錢,“這筆錢說多不多,但對我們農民來說也不少了,對生活改善不小”。現在借著新機場建成的優勢,村民有精力發展民俗、文化、養老、觀光旅游等高附加值的產業,這讓村民們真的富起來了。
自2014年起,王莊村改水、改廁、房屋節能改造等一系列民心工程相繼完成,除此之外還成立了便民工作服務室,代辦民政、社保、新農合等相關手續都能達到辦事不出村。村委會附近安裝了ATM自動取款機,全村19條街新安裝了666盞LED路燈,修建的2個健身廣場和1個休閑公園中,嶄新锃亮的公共健身器材在樹林間分散排開,漫步機、扭腰器、雙位蕩板等公共健身器材成為村民晨練、散步之余的健身首選。安全潔凈、色彩鮮艷的兒童滑梯成為了小朋友們揮灑歡樂的聚集地。這些便民設施真正讓村民感受到生活、交通、文化、體育等方面的公共服務便利,村民生活幸福指數就在王莊村完成的一件件惠民工程中不斷攀升。
美食加美景
菊花豆腐湯、小蔥拌豆腐、豆腐釀肉??一道道以豆腐為主角的菜肴噴香撲鼻。嫩滑鮮美、爽口細膩的“鹵水豆腐”,通過王莊村村民不斷創新制作工序和制作工藝,既做出了花樣,又不失農家的味道。豆腐宴是王莊村一道傳統的特色名宴,通過打造以著名的“一團和氣”、“豆腐宴”為特色的農家院美食文化,并將村內體育文化休閑公園、合歡觀光大道、燈光長廊、林下生態列入旅游項目,“京南林下生態第一村”王莊村吸引越來越多的人慕名而來。
別看現在的王莊村環境優美,“以前的王莊村環境臟亂差,道路坑洼不平、雜草叢生,亂堆亂放嚴重,很多村民都出外打工。”村黨支部書記董連隊說,“我也早早出外闖蕩,那幾年主要和建筑打交道,對建筑美、環境美有了更深的體驗。”2014年,他當上村書記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整治村莊環境,通過不斷優化環境,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僅一年時間就讓村莊環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整治后的村內道路兩側和公園里栽種了一排排挺直的楊樹和色彩繽紛的月季、紫花地丁等,走進街巷之中大有移步換景之感,營造出了一街一品、一巷一景的視覺效果。村內街道兩旁樹木林立,郁郁蔥蔥、生機勃勃,形成了王莊村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
村里有一口老井和一棵老槐樹,沉淀了歷史,裝點了風景,還講述了一段愛情故事。聽村里的老人說,在大明宣德年間,家住太原府的王遠作別新婚妻子來到王莊村,不小心將妻子玉簪遺落到了地上,為尋玉簪挖了三七二十一天,玉簪沒找到,水井卻挖成了。他在臺口處刻下妻子姓氏“田”字,并親手種上了家鄉的槐樹籽,這口井就叫做了“田字井”。如今水井封閉了,而那老槐樹卻風姿不減,花開春夏,冠蓋如傘,颯颯生風!每當夜色降臨,老槐樹上便流星帶雨,燈光四濺,已成為王莊村主街上一道最別致的風景??
傳統與傳承
鐮刀、紡車、碾盤、襪板??一件件即將消失的老物件陳列在王莊村自己的“村史館”,讓這些老物件站在屬于自己的位置上,講述一輩輩有關“時光”、“歲月”、“承轉”、“記憶”“艱辛”、“奮斗”的故事。作為禮賢鎮唯一的村史館,王莊村村史館讓每個前來參觀的游客看到這個村子的歷史變遷。
據王莊村老人們講述,最早山西移民留滯在此地的一支王姓人來到了王莊地界,看到氣勢磅礴的永定河大有汾河之美,千畝次生林隱現晉南山林之風貌。圍繞永定河畔肥沃的沖積平原,讓王姓人眼前一亮,當時就跑馬圈下了此地,后又聚攏了一輩輩移民族人,娶妻生子開枝散葉而成村落,稱作王莊村。遷徙者們到來以后,將凝重的汗珠,結實地撒落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也將晉地文明的種子再次扎根在北方的土地上。
經過幾百年的繁衍,王莊村慢慢發展成為了一個以王姓人家為主的大村。全村濃厚的姓氏文化底蘊,也造就了王莊村的奇特的布局。村內現有東西向橫街十三條,由南北向三條巷道將村莊住戶相連。俯瞰就像規規整整十五個坐北朝南的“王”字。全村200多戶人家,整齊地連接在一起,形成了“橫平豎直”的獨特格局。最引人入勝的要數王姓家族簽名墻,王莊村為弘揚“王姓”文化,專門在主街打造了王姓家族簽名墻,每位到此一游的王姓游客都可以留下寶貴的“足跡”,來共同追溯王姓歷史文化根源,以實際行動悼念王姓先祖。
一入村口,一條筆直寬闊的街景大道旁雕刻著一幅幅二十四孝圖的文化墻映入眼簾,讓人眼前為之一亮。多年來,王莊村一直致力于大力弘揚中華民族“百善孝為先”的傳統美德,營造了濃厚的尊老敬老的文化氛圍。老年活動中心和老年公寓的成立、每位老人個人檔案的建立、每年2月9日敬老日的設立、爭做“好媳婦”、“好婆婆”、“孝老愛親之星”等活動的開展,無不體現著王莊村的“孝賢”文化。“孝賢”文化為王莊村增添了絢麗多彩的一筆,王莊村也因“孝賢”文化而遠近聞名。
綠蔭環抱,花草蔥蘢,村民三五成群,一派和諧幸福的景象。王莊村作為新農村的代表,以昂首向前的姿態向航空城區域乃至全市展示著新農村的風貌。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