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新疆巴音布魯克濕地,是一個如夢般醉人的地方。這里是天山雪水所創造的奇跡:藍天與草原相輝,白云與羊群呼應;迤邐的開都河九曲十八彎,暮云合璧時顯得蒼茫壯麗;如明珠般灑落在草原上的大小湖泊里,游弋著高傲而美麗的白天鵝。優質而寧靜的環境為野天鵝和其他鳥類提供了最佳的繁衍之地,使得巴音布魯克成為了中國唯一濕地、天鵝自然保護區。
夢幻般美麗的高山草原
早就知道新疆有個叫“天鵝湖”的地方,聽說在巴音布魯克茂密的沼澤、草原深處,隱藏著那顆翡翠瑪瑙似的神奇的湖泊。我便一直憧憬著有個機會深入那片草原,親眼看見那群神秘而美麗的精靈。
從烏魯木齊下飛機后,我們乘越野車沿天山公路直奔巴音布魯克大草原。陽光從山頂上照射下來,感覺特別溫暖。山腳下是一片片泛黃的草灘,一直延伸到淺淺的峽谷河道里。峽谷地帶因為有冰雪融水形成的小河的滋養,生長著密密的牧草。草地上,時常可以見到成群的羊、馬或者牦牛。公路就修在天山腳下、峽谷邊緣,幾乎是貼著山側,往下看時不由讓人倒吸一口涼氣。
行走大半天后,終于抵達巴音布魯克小鎮。馬路邊立著的大型廣告牌上寫著“巴音布魯克——世界最后的奇跡地,天鵝的故鄉”。進入景區,展現在眼前的是茫茫的大草原。這里便是聞名世界的我國第二大高山草原,也是中國第一大亞高山高寒高甸草原——巴音布魯克。它東西長270公里,南北寬136公里,總面積約2.3萬平方公里。
巴音布魯克草原地處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和靜縣西北,位于天山山脈中部南麓的山間盆地中,海拔約2500米,四周為雪山所環抱,是典型的禾草草甸草原,也是天山南麓最肥美的夏牧場。它養育了著名的天山馬、新疆大尾羊、美麗奴羊、牦牛和雙峰駝。每當盛夏來臨,巴音布魯克草原層巒疊翠,綠野無垠,湖沼廣布,牛羊遍野,吸引無數的游客在此游覽,一飽眼福。
巴音布魯克在蒙古語里意為“泉源豐富”。這里部分地區還有豐富的泉眼,是草原上除了冰雪融水和降雨之外又一重要的水源補給來源,形成了大量的沼澤草地、湖泊和河流。特別是發源于此的開都河,承載著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80%以上的水資源給養能力,被譽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母親河”。
著名的九曲十八彎景觀位于開都河的上游河段。開都河在這里形成了8個大S形河灣,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九曲十八彎景觀。日落時分登上巴音烏魯鄉東南15公里的山頭俯瞰遼闊的大草原,開都河如條金色的絲帶纏繞在草原之間。它像是泉水和雪水匯聚而成的仙女飄帶穿過天鵝湖,更像是上蒼為巴音布魯克這個翡翠王國披上的圣潔的哈達。當太陽落到草原之下時,漫天的紅霞染紅了整個草原,燃燒了整條河流。夕陽從云縫中把萬道霞光射向草原,落日搖金,巴音布魯克的日落讓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無窮魅力。
亞洲最大的天鵝棲息地
“看,天鵝!”隨車的導游叫喊起來。循聲望去,只見灰茫茫的天空中,五個灰黑色的小精靈,組成一條斜線,正使勁伸長脖頸,徐緩地扇動著翅膀,奮力向著前方飛翔。它們的小腿因為緊張而繃得堅硬筆直,翅膀顯然格外有力,使得它們很快便飛得越來越遠,從清晰的雁形變成了一個個小黑點,然后大概是降落到了遠方的湖泊或是水洼里去了。它們靚麗的身影從空中劃過,如同閃電,又如同一道灰黑色的虹霓掠過天空,轉瞬即逝。
原來,前方就是向往已久的我國第一個天鵝自然保護區——天鵝湖。如果說巴音布魯克大草原是一幅巨大畫卷,天鵝湖就是這幅巨畫的靈魂所在。舉世聞名的天鵝湖是草原上七個湖泊中最著名的一個,也是我國最大的天鵝棲息地。它是一片東西長30多公里,南北寬10多公里的天然高原沼澤地,由無數大小不等的湖泊、沼澤、涌泉以及狀若游龍、蜿蜒盤旋的開都河組成的濕地系統。更為神奇的是,每一個彎流都像睡眠中天鵝彎曲的脖頸,呈現著優雅舒緩的姿態。
濕地區域內水草豐茂,氣候濕爽,風光旖旎,是鳥類繁殖和度夏的棲息地。這里生活著128種鳥類,隸屬14個目30個科80余種屬。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雪豹、黑鸛、金雕、白肩雕等8種,二級保護動物天鵝、盤羊、雪雞等25種。不僅是國際候鳥南遷北徙的重要通道,也是各種珍貴鳥禽最鐘情的樂園。
據有關專家介紹,全國四種天鵝中,有三種在這里棲息,分別是大天鵝、短嘴天鵝和疣鼻天鵝。棲息在巴音布魯克草原上的雁鴨類,種數占我國雁鴨類的三分之一。1980年,這里被劃為我國第一個天鵝保護區,后經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這個面積1000平方公里的國家級保護區,是當今世界上天鵝最多、最集中的繁殖區。
在每年5至6月期間,上萬只天鵝和其他候鳥不遠千里從印度和非洲南部成群結隊,飛越崇山峻嶺遷徙而來。草原深處的天鵝湖就是它們棲身的樂園。從6月開始一直到9、10月份天鵝離開,都是拍攝和觀賞天鵝的最佳時期。碧藍的湖水中天鵝翩翩起舞,它們在寂寥空曠的草原上,自由歌唱著歡樂的頌歌。
忠貞不渝的“愛情鳥”
巴音布魯克地理特征明顯,用地質概念來描述,這里是一個典型的高位山間斷陷盆地,盆地內部地勢平緩,盆地邊緣有大量冰磧物組成的丘陵地,第四紀冰磧階地以下為洪積扇帶,四周雪山融化形成的無數大小河流匯入開都河中,流淌在巴音布魯克的草原上,形成谷地底部的潮濕空氣。由于寒冷和凍土作用,這一區域缺少喬木,而潮濕的谷地卻是一片肥沃的沼澤草甸。開都河從盆地中部穿過,河漫灘十分寬闊,曲流迂回于盆地間,形成漂亮的九曲十八彎以及大面積的草墩沼澤。每當夕陽西下,火紅的晚霞映襯著蜿蜒曲折的開都河及其支流,如同金色的飄帶纏繞在水豐草美的草甸上,唯美的景觀令人難忘,如若不是看見遠處常年被冰雪覆蓋的山峰,真會覺得這里就是遼闊的內蒙古大草原。
2013年6月,在柬埔寨金邊舉行的第37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巴音布魯克作為新疆天山的四個片區之一,以亞高寒草甸草原濕地生態系統和沼澤景觀美的典型代表,順利進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說起來這里還有一段插曲,險些讓巴音布魯克錯失申遺的機會。最初新疆申遺重點是以博格達峰和托木爾峰為代表的天山垂直自然帶譜,以及以喀拉峻——庫爾德寧為代表的自然美景,并沒有把巴音布魯克列入,倒是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專家在新疆考察時,極力推薦把巴音布魯克濕地作為遺產提名地納入申遺的范圍這是一個極好的機遇。國家和新疆申遺部門及時修改方案,保證了申遺工作的順利進行。
的確,巴音布魯克這處被群山包圍的濕地,具有非常高的生態價值,能夠體現新疆天山在高山濕地生態方面的特色和優勢。
春天,上萬只天鵝從印度和非洲南部啟程,穿山越嶺到達巴音布魯克,此情此景讓你不得不被這個遷徙的家族震撼并感動。這些天鵝以大天鵝、小天鵝、疣鼻天鵝為主,在碧綠的草原濕地上展開翅膀,優美的身姿如姑娘輕盈起舞。它們還在這里尋覓心儀的伴侶,繁衍生息,哺育幼雛,并教剛生下來的小天鵝游泳、覓食、飛翔,直至展開下一次不遠萬里的遷徙之旅。
清晨,當遠處的蒙古包升起裊裊炊煙時,大大小小的天鵝們,有的開始休憩,有的開始覓食,有些勤奮的天鵝,展翅掠出湖面,飛過馬背、羊群和蒙古包,在遠方的山谷里盤旋。太陽升起的時候,雪山的倒影漸漸清晰起來,野鴨、百靈、云雀等水鳥在湖面上掀起了熱鬧的“鳥語大合唱”,而休息的天鵝數量越來越多。天鵝睡覺的姿勢也不盡相同,它們將頸插于翅下,或臥于地面,或單腿立于草叢,或飄浮于水面。傍晚是天鵝覓食的高峰期,這時,天鵝們都在湖里跳起了精妙絕倫的“水中芭蕾”。它們時而倒立,身體幾乎垂直地伸入水面;時而捕捉漂浮的草莖,脖頸來回轉動;時而蹲入草叢,搜尋細嫩的小草葉。天鵝頎長的脖頸使它擁有優雅的體態,覓食時,它的脖頸可任意彎曲扭動,劃出一道道柔滑的弧線。
有人說,天鵝具有“一夫一妻”的生活準則, 令人動容的是,一旦結為伴侶,終生將會忠貞不渝,若遇到配偶不幸傷亡,另一只將會終身孤飛。更有甚者,一些天鵝甚至會因失去愛侶哀慟長鳴,直至不吃不喝殉情死去。
由于巴音布魯克草原處處風景如畫,再加上這里是中國唯一濕地、天鵝自然保護區,近幾年到這里旅游的中外人士不斷增加,使其在國外的知名度也不斷提高。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