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中國農村網 > 2017年第三期

密云山水有清音

2017-03-10 14:50:37       來源:    作者:

  

  在眾多吟詠密云的古人中,清乾隆皇帝是留詩最多的一位,收錄在冊的就達一百余首。密云是北京的東北門戶,說白了,就是清朝之前為皇帝鎮守東北大門、防止蠻夷進犯、守衛都城安危的地方。清后,便成為出入京城的通道。熱夏去承德避暑,秋冬到圍場狩獵,于清代皇帝們是常事,尤其康乾兩位帝王。從京城到塞外,一路車馬勞頓,必得經密云,出古北口。因此,光密云境內的行宮就建有四處。晚來賞月,晨起觀云,乾隆皇帝常雅興忽至,詩情勃發,僅以《出古北口》《入古北口》為題作的詩就有數十首。一出一入間,韶華悄然而逝,景相同,人相似,個中情緒卻迥異。

  皇帝出游,隨行的臣子也眾。張廷玉、納蘭性德、紀曉嵐、和珅等當時的名臣將相,都為密云留下了墨筆。

  追溯得再遠些,留下墨筆的還有唐朝的陳子昂、李白,宋朝的歐陽修、蘇轍,明代的戚繼光,清代的顧炎武、孔尚任、洪昇??許多讓后人如雷貫耳的星宿。因此,說密云的文脈悠遠厚重,絲毫不夸張。這些人面對密云山水,暢敘抒懷。“大運淪三代,天心罕有窺。鄒子何寥廓,漫說九瀛垂。興亡千載古,今則也無推。”這是登幽州臺“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的陳子昂的《從征左補闕喬公于幽燕鄒子祠》。鄒子名衍,戰國時哲學家,是陰陽家的代表人物。鄒子祠位于密云城南黍谷山上,傳說此地美而寒,不生黍稷,鄒衍善律,吹律以溫其氣,故曰黍谷山。所以,又有了大詩人李白的《鄒衍谷》:“燕谷無暖氣,窮巖閉嚴陰。鄒子一吹律,能回天地心。”

  南有黍谷,東有霧靈。位于密云東北部的霧靈山主峰海拔2118米,為燕山山脈高峰之一。《天府廣記》載:“山上時有祥光如霧。又多奇花異草,故又稱萬花臺。”霧靈山素有“三里不同天,一山有三季”之稱,被譽為“避暑涼島”。四季美景,皆有奇處。冬季霧靈在清吏部尚書宋犖《霧靈積雪》里是“霧靈回出萬山顛,白壁千層殊皎然。地涌銀屏開紫塞,天垂玉帶繞幽燕??”而在顧炎武筆下的霧靈山則是叮咚有聲:“霧靈山上雜花生,山下流泉入塞聲??”明代薊遼總督劉應節在《登霧靈山》時,見到的又是一番景象:“芙蓉豐插青云色,檐笏時飛花雨香。”這些文字亦如雜花生香,使巍峨的霧靈山有了文雅的靈氣。

  密云境內多奇山,除黍谷、霧靈外,還有云峰山、云蒙山、臥虎山等,這些地方皆有歷史典故、風物傳說,現在都已成為旅游之所、避暑勝地。

  在密云,值得一提的還有“三路一口”,即:墻子路、石塘路、曹家路、古北口。之所以提出這四個地方,是因為它們在過去都屬交通樞紐、重要關隘,有重兵把守。這些重鎮穿越千年,至今存有歷史遺跡,默默地向今人訴說著過往的滄桑。尤其古北口,寫密云的名家詩作中大部分是寫給它的,而僅1933年的古北口長城抗戰就值得大書特書。古北口,是北京地區打響抗擊日寇侵略第一槍的地方。馮玉祥是這樣說《古北口》的:“古北口,古北口,北平的重要關口。熱河不戰退走,古北口,無人守。逃將張大將,帶隊經此走。后援會王君懇請留軍固守!說之至再,不準請求。打電話問:‘副司令守不守?’答應了既派王某為司令——古北口防守。留下一團陣地就走。王說埋地雷,團長恐怕得罪日本小丑,只準三個埋在外口。果然敵人坦克來到,地雷響了,炸得敵人爛額焦頭!車叉住路不通了,日本人不能乘勝長驅進占古北口。敵炮轟了三晝夜,我們后援卻沒有,古北口依然失手。”由此打油詩作,可以想見其時戰況的復雜與激烈。

  如今,去古北口,去古北口長城,依然能看到當年的累累彈痕。不過,今天的古北口走過硝煙彌漫的歷史,正以新的姿態迎接世人。有塞北江南之稱的“古北水鎮”,靜臥在險峻的司馬臺長城腳下,婉約與豪放并置,柔美伴硬朗依存,別有情致。

  密云歷史悠久,山川秀美。說過山,更要提到水。密云的水更是名揚京畿。尤其最有名的密云水庫,在多年的保護下,已真正成為純天然的一湖凈水,水質達到國家二類標準,內湖的水可直接飲用。茂盛的植被,清新的環境,使密云的空氣質量常年在北京市居于首位。正如陳毅元帥詩云:“密云密云,氣象萬千。潤我京華,福利無邊。”

  “密云景色冠燕州,何必風荷煙柳?”趙樸初先生的《西江月》一語中的。密云山水有清音,這音是景,是情,是文,是史,更何況不乏風荷煙柳!


中國農村網
責任編輯: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