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中國農村網 > 2017年第三期

胡同深處

2017-03-10 14:59:25       來源:    作者:

  

  秋日清晨的陽光,投射在低矮的石墻上,淡紫色的牽?;⊕熘楦皆诩氶L的枸杞枝條上怒放。淺紅色的牽?;ǎ罎M胡同邊的木柵欄,長長的枸杞枝條,探出頭打量墻外的動靜,綠豆粒大的淺紅色小花左右交錯地掛在枝條的兩側。寂靜的胡同,瞬時變成一幅美麗的畫卷。

  每一個胡同,完全是一個石頭的組合。每一塊石頭上都刻滿歲月的滄桑,飽經風霜的石墻,組合成簡陋的草房,透露出每一戶人家的純樸沉靜。

  每一戶人家,每一個臺階,每一間房屋??貧困冗雜而又靈秀纏綿,漸行漸遠的胡同,是一個時代對另一個時代的期盼與張望。在鄉村,胡同的人家越來越少,脫離胡同的羈絆成為越來越多人家的愿望。

  新修好的水泥路上,站滿早起的人,路面上的薄膜反射著太陽的紅光,投射在他們臉上顯得滿面神采奕奕。秋蟲,在不停地唧唧鳴叫,好像在彈奏什么曲子,高山流水般舒緩延伸。

  秋末,走進望不到邊際玉米林子里,玉米開始抽纓了,一股香甜氣味彌漫四周。玉米開始授粉,喇叭狀的紙筒,花粉散落在或粉紅或淺黃的玉米纓上。玉米的根很粗,很壯,也很結實,有的已鼓出地面。一個閑不住的人,偶爾,獨自蹲在玉米田里,一動不動,這里空氣吸飽了,能給人靈感。還有活蹦亂跳的小螞蚱,遠處有各種小昆蟲在鳴叫,發出細碎得音響,我仿佛真的聽到了大地的呼吸,那是一個農民聽到的土地的呼吸之聲。

  公交車在村口玉米田旁緩緩地停下,一個三口之家從車上走下,小女孩蹦蹦跳跳地走在父母的中間,好似一個小野兔,搶在父母的前面,向自家的門口方向跑去??公路上,來往的車輛疾馳而過,路上的塵土,遠遠地拋起形成一個塵?;ǘ?。

  夜深人靜,幽靜的胡同,石板路上,腳步聲,時斷時續,兩邊樹叢中幾只麻雀飛來飛去,胡同里幾聲犬吠,打破胡同的黑夜。忽明忽暗的火光,是胡同口老人旱煙的光亮,是胡同一盞微弱的燈光。秋夜,螢火蟲提著燈籠,在挨家挨戶地送去光明,頑皮而又好動的孩子,從胡同口追到胡同的盡頭,氣喘吁吁地捉到一只螢火蟲,攥在手里不敢放松。

  唧唧鳴叫的秋蟲,在秋日的月光下放開喉嚨盡情地歌唱,一會兒是獨唱,又一會兒是合奏,曲調婉轉而悠揚。它們在胡同的墻角下,擺開演唱的舞臺。

  冬日,大雪覆蓋胡同,彎彎曲曲的胡同,看上去,就是一條雪白的臥龍,附在地面上,各家各戶的孩子們,不怕寒冷,紛紛走出家門,在胡同口,堆雪人、打雪仗,玩得盡興,父母千萬聲呼喚不肯回家,紫姜芽般的小手,早就忘記寒冷,父母的責罵聲也透露出百般的疼愛與不忍。

  早春,胡同口的柳樹一身鵝黃,報告春天的到來。胡同旁邊,一棵軀干扭曲、奇形怪狀的老榆樹,在那張牙舞爪的枝丫上,居然又冒出許多鮮嫩的綠葉。我深為它那倔強和不屈的生命力所震撼。春雨蒙蒙的時節,胡同里立馬就成一條歡歌燦爛的溪流,一會兒緩緩流淌,一會兒激流猛進,每戶人家的瓦房上,就是一場場煙霧,盤繞著不肯散去,蒙蒙的細雨籠罩著家家戶戶的屋頂,給人一種水霧縹緲的印象。

  屋檐下,水珠不停地垂下,一個水珠簾就掛在門口,出出進進的家人,一陣陣涼爽的感覺。地面也立刻形成一個小小的水潭,細細的雨點激起一層漣漪,擴散開來。

  雨過天晴之后,遠道的貨郎擔來了,撥浪鼓的“嘣—嘣—”聲響,喚醒胡同里的大姑娘、新媳婦和小孩童,他們涌出來,瞬間的功夫,貨郎擔就被圍得水泄不通,都在挑選著各自喜歡的物件。土墻頭上,那些茂密的小草也在風中探頭探腦地窺視著秀發飄逸的女孩,顯示著自己翠綠的身姿。小孩童們不住地央求母親用廢鐵、廢書等舊物品換來兩塊糖果含在嘴里,經不住央求的母親,同意后,糖塊立刻就甜到心底,久久難以忘懷。

  “賒小雞嘍,賒小雞嘍”的吆喝聲,自南而北,自東而西,遠遠地傳到胡同里的每家每戶,婦女、孩子、老太婆聽到吆喝聲,從胡同里走出來,張家賒上十只,李家賒上二十只,王奶奶賒上十五只,一籮筐活蹦亂跳的小雞,眨眼間,就剩不下幾只了。賣雞人遠遠地看著挑小雞的婦女和老太婆,一種喜悅的感覺寫在臉上,不一會兒,他拿出賬本記下每一家賒小雞的數目,秋后就來收賬,年年如此,反反復復。胡同里的人家非常憨厚,秋后,沒有一家賴賬不給錢的。

  洋槐樹的花香,幾乎熏透鄉間的每一個胡同,樹上嚶嚶嗡嗡的蜜蜂,圍滿樹的大小枝頭,不肯散去。樹下的老人,沐浴著溫暖的陽光、暢談家事、國事。每當遇到跑來跑去、打鬧嬉戲的孩子們,總是親親和和地叮囑:“小心點,別磕著,別打架,別把衣服丟掉,渴了餓了早點回家。”一份關愛,一份牽掛,一份親情,讓孩子們感到真切而又厚重。

  一個胡同,一個鄉村的縮影,一個家族的匯聚地,一個親和的場所。紅白喜事,是胡同里的大事,人人伸出一雙溫暖的手。遇到白事的人家,不用招呼,不論棺材大小,人人都伸出一雙有力的手,哭喊聲、嗩吶聲、號子聲,匯聚在胡同的上空,此時此刻,胡同里人聲鼎沸,一時間胡同有一種膨脹的力量。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此話,一點不假,那時候,胡同里誰家有了蓋屋打墻、婚喪嫁娶的大事,街坊鄰居爭先恐后前來幫忙。平日里,誰家里來了客人,如果缺了油鹽醬醋茶,跑到鄰居家一開口,誰也不會計較。立馬就借給了,牙縫里,也不提出需要歸還的字眼。不管誰家老人一旦有個頭疼腦熱,鄰居們都會三三兩兩前來或幫錢,或探望,或送上幾個自家的雞蛋,總是問寒問暖。冬天的蘿卜、白菜下來,都是相互贈送。每逢春節來臨,胡同里的街坊們首先想到的是給鄰居拜年。一些點滴瑣事,凝聚成了獨有的胡同文化與人文情感。也正是那種看似世俗的文化,讓胡同里的一代又一代懂得了人情世故。

  炎炎的夏日,幽深的胡同里,是人們納涼閑談、友好相處的最佳場景。成年人聚集在梧桐樹下、柳樹下、洋槐樹下,有的手搖芭蕉扇聊天“拉呱”,也有的席地而坐低頭打盹。胡同里,樹叢中幾只鳥雀飛來飛去,幾聲犬吠和門口旁家庭婦女拆洗衣服時的說笑聲,傳遞著樸素的溫情。孩子們便三五成群,捉迷藏,跳皮筋,踢毽子,享受著童年的快樂。

  時常讓人興奮的是胡同里那原生態的鄉村交響曲。夏末秋初,幽靜的巷子里走來走去的匠人們,不斷地吆喝著“鏘剪子嘍、磨菜刀,鏘剪子嘍、磨菜刀”,“鋦盆嘍、鋦鍋”。勤勞儉樸的老人們把用久的菜刀、剪子和有裂紋的泥缸、泥盆小心翼翼地遞給師傅們,一陣陣敲敲打打、一聲聲磨來磨去、一回回拉鋸鉆眼的修理聲穿越在胡同南北西東,給寧靜的村子里平添了許多生機。

  秋日的豐收季節,胡同里家家戶戶的大人們在忙收獲、忙播種,在野外坡地里出工干活,年幼的孩子托付給胡同里的老人照看,有飯吃,也有水喝。收工時候,站在胡同口的母親們呼喊著孩兒的乳名回家,每一聲呼喚,都令人倍感溫馨和幸福。

  今天,再目睹彎彎曲曲的胡同,往日里,春日的寂靜,夏日的喧囂,秋日的熱鬧,冬日的溫暖,就浮想在眼前。往昔的胡同,石板小道的蹤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水泥小路,隨著胡同的形狀,一直延伸到胡同的心臟地帶。

  住在城里鋼筋混凝土的樓房里的“城里人”,再也享受不到胡同里那份溫情與和睦,對門相見不相識,對面相見是路人。和睦的鄰里,濃重的親情,在一棟一棟的籠子里日漸消逝。

  彎彎曲曲的胡同,早已經成為流逝歲月的深切回憶,也成為人類鄉村文明的永恒記載。

  幽深狹長的鄉村胡同,那棵歪脖子榆樹上,烙印著一年四季說不完的故事,給人一種簡單而又快樂的美好回憶。


中國農村網
責任編輯: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