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這個春節去江西品一品鄉村年味兒
時間: 來源:美好生活-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一年之初,帶上新春的幸福憧憬、帶上難得一起出游的家人,走出城市的擁擠,到鄉村過一場熱鬧的大年,給自己一個紅紅火火的開始。又是一年“鄉村過大年”,在江西的三清山、在婺源、在銅鈸山、在龜峰??在上饒的美麗鄉村,有特色的農家美食、有淳樸的民俗活動、有精彩的地方表演,連臺的好戲等著你!當越來越多的人慨嘆“年味越來越淡”時,在這里,一道道美食、一場場年俗表演、一撥撥歡喜勁兒會帶著人們找到回不去的小時候和無法磨滅的溫暖年味。

嘗不完的舌尖味道

“現在過年不再像小時候那么熱鬧了,城市里絢爛的燈火和往日沒有什么區別,家里人聚著吃頓飯就算過年了。而在我們童年時,街坊四鄰會在一起,看大戲、舞龍燈,一連好多天,別提多熱鬧了!”讓市民陳建國難以忘懷的還有那一道道的農家年味,它們總是在記憶里繚繞!于是在去年年底,陳建國早早地就計劃好了今年要帶著家人到鄉下去過大年,帶孩子去感受熱鬧的鄉村年味。

在江西上饒一個個鄉村,濃濃的年味最早從舌尖上開始彌漫,一道道特色的農家美食里有著最樸素的風味和最古老的年味。

在上饒市弋陽縣,新年打年糕的傳統已綿延了上千年歷史。從唐代開始,每年的冬至到臘月二十是弋陽農村挨家挨戶打年糕的時候,弋陽民間家家戶戶都要制作年糕,招待貴賓,送親饋友。村民揮動著手中的木槌,一下兩下??升騰而起的熱氣中滿是春節的喜慶。“弋陽年糕”俗稱弋陽大禾米粿,由當地獨有的“大禾谷”制作而成。 “三蒸二百錘”的獨特工藝,制作出“潔白如霜、透明如玉、口感爽滑、韌性可口、不粘不膩、久煮不煳”的弋陽年糕。蒸炒煮烘,皆成美味。

小豐村的殺豬飯每每推出都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過大年的小豐村更是熱鬧非凡。除了地道好吃的殺豬飯,游客還可以自烤紅薯、自考芋頭、自打板栗,可以品嘗到現做香醇可口的豆漿、手工磨的原生態水豆腐和千層糕、手工釀造的紅豆杉酒、楊梅酒、手工打的糯米麻糍粿等。

在婺源人眼中,冬天的三大美食是臘肉、香腸和腌魚。每到冬天,一些人家就會買來一些雞鴨魚肉,用鹽、醬油各種材料自家腌制。游子回來看見門口掛起來的一串串紅白相間的臘肉與香腸,就知道年近了、到家了。婺源人的新年還有一種粽子叫年粽。過去婺源人家過年前必須要忙三件大事,分別是煎糖、裹粽、蒸糕。臘月二十四過后,女人們陸續蒸好糕,包好粽子,作為過年時的點心。

看不厭的年俗風情

一邊吃著農家飯一邊賞著年俗表演,有民歌、有戲曲,喜慶的春節氛圍彌漫開來。那些曾經街坊里弄傳唱的民間戲曲離人們的日常生活越來越遠,在春節的鄉村,仿佛可以找到熱鬧的舊時光。

“好久沒聽戲了,小時候一到過年,我們小孩子就搬了板凳坐在臺前,戲散了也不舍得離開,現在過年全家人圍著電視看節目,再也找不到童年的快樂了。”市民戲曲愛好者潘道真感嘆想再體驗一次兒時看戲的歡樂。在鄱陽、在弋陽、在婺源的鄉村??民歌、戲曲依舊在這里傳唱,春節也仿佛還是童年時熱鬧的模樣。

“采蓮莫采花,花容似妾面,枝枝是并頭,顏羞不忍見。采蓮莫采子,子滿粒難數,同胎期長大,分離蓮心苦”鄱湖漁歌唱起來,濃濃鄉村民俗風情在空氣中升騰起來。過年期間,漁歌表演、鄱湖漁鼓、鄉村廟會表演、串堂班表演等將在鄱陽湖濕地公園內陸續上演。

四大聲腔之一的弋陽腔,源于南戲,形成于元末明初。上百年的融合與演變,如今仍是活躍于弋陽地區的主要聲腔之一。過年期間,逢雙休日,龜峰景區將開展“弋陽腔進景區”活動,向游客展示中國四大聲腔之一的魅力。除了弋陽腔,龜峰景區還有更多豐富精彩的表演活動。

受古徽州傳統文化的影響,婺源從來都不缺精彩的地方文藝表演。每到過年氛圍更濃,地戲、抬閣、豆腐架、旱船等各式各樣的民俗表演紛紛登臺,讓最美鄉村歌舞升平,熱鬧非凡。被譽為京劇起源的徽劇,表演題材廣泛、場面也細膩委婉。過年期間的江灣廣場戲樓上有徽劇的精彩表演,游客可欣賞也可以跟著學唱。被譽為“中國舞蹈活化石”的儺舞也將在江灣、李坑、彩虹橋、江灣、婺源縣城等地上演。這種鄉間俗稱“舞鬼戲”的表演將從正月初一開始,一直到元宵節,期間每天都要舉行儺儀跳儺祈福、納吉、求財、興旺,儺戲有《劉海戲金蟾》《開天辟地》《追王》《后羿射日》《魁星點斗》等豐富的儺節目。其中,《追王》為婺源特色之最。

嗨起來的鄉村趣玩

吃著年味、賞著表演,走進鄉村,這里還有更多豐富精彩的鄉村活動。

對年輕的人們來說,鄉村的記憶似乎很淡,而歡樂又有趣的活動總是能讓年輕的心跳躍起來。“城市里的年味總是不濃,各家關上門吃一頓飯,就算過過年了,有時也挺無聊的。聽說鄉村的春節很熱鬧,有很多有趣的活動,想和朋友們一起去體驗一次!”90后小伙彭思舟興奮地和朋友們約了大年初三到婺源玩。

在婺源,從正月初三開始到正月十八,這里每天都有豐富有趣的活動上演。尋寶記,在江灣各個景點處事先準備好的紅包等待著耐心的游客前去尋找,紅包里有新春的祝福話語或是精美的禮品。在這尋找中,游客也增加了對景區的認識和了解。除了尋寶記,猜燈謎、 蕩花船、舞龍等。新年里,婺源各村落還有迎板龍燈的習俗,在當地方言中,“燈”與“丁”同音,有祝愿人丁興旺、慶賀吉祥如意之意,每年正月十三,是起燈的日子,婺源鄉村,都會抬著板龍燈出巡祈福。

在三清山的方塘村、楓林村、東坳村、玉坑村等村莊里,花燈、烏龍燈走街串巷,入戶祈福,傳統的民俗燈會將春節的喜慶氛圍推向了更高點。邀游客一起包粽子、搶紅包,更添了節日的樂趣。新年祈福活動,讓游客在感受當地文化的同時,寄托美好的新年愿望。熱熱鬧鬧的鄉村活動點燃了四方游客的熱情,過去一年的煩擾被拋到九霄云外,未來的擔憂也無暇顧及,寧靜的鄉村也嗨起來了。

春節將至,放下沉重的包袱和遠大的追逐,來鄉村過大年,這里有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在等你!

責任編輯:高曉川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