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著鄉村公眾號的你,也許是村官,也許代表了一個生態園區,也許你只是單純想要發聲的新農人,總之,都希望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收獲和成果。在這個自媒體盛行的時代,被麥克風和公眾號武裝起來的鄉村新農人,聚集在一起就是一種力量,這就是“美麗公社”。
“美麗公社”繼承了烏托邦內涵里“共享”這一理念,將鄉村公眾號聚在一起,在這基礎上搭建資源共享系統,建立內容分享機制,定期集中推廣;依托自媒體肥沃的傳播土壤,把新農人、民俗戶、大學生村官的生產力和創造力聚合在一起,打造出一個全新時尚的概念。
聚合
新媒體融合是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旨在互聯網基礎上拓展創意、創新空間。
移動媒體的信息溝通,已經成為時下社交的新寵,吸引著越來越多媒體人加入到涉農自媒體營銷隊伍中來。那些鐘情于鄉村農場的年輕人,微信圈的線上線下互動已成了他們營銷的常態;大學生村官,則利用官方微信號宣傳所在村的大事小情;經營著民俗戶的大爺大媽們也不甘落后地在朋友圈里秀一秀自家的園子和美食,如果現在還不會用移動媒體的話那就真叫“OUT”啦。即便已經有了平臺,依舊各自單打獨斗的話,關注的人數畢竟有限,傳播效果也大打折扣。因此將這些自媒體的力量聚集起來形成合力,把傳播渠道擴寬,關注度自然就會大大提升。
北京美麗鄉村網及公眾號,是立足于北京,宣傳三農的公信平臺,同時關注鄉村信息傳播發布和培養鄉村信息員。在做了大量調查后發現,目前存在鄉村信息傳播不及時、信息資源不能有效利用、在宣傳推介上的范圍不夠廣、力度不夠大等問題。如何能有效搭建城鄉溝通的信息橋梁,抱團發展形成合力,提升整個北京鄉村的服務水平和競爭力,這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通過美麗公社的建立,聚合了各村公眾號,充分集聚鄉村發展的產業信息和文化信息,充分調動鄉村各個利益群體的互動,既可以讓各類鄉村信息得以及時發布,與上級部門實現高效互聯互通,又可以讓鄉村從業者和外來游客準確對接。這樣一來,給鄉村的經濟發展帶來新的動力,助推首都新農村建設,鄉村旅游的迅猛發展。
拓展
公社運用多年積累的宣傳媒介及自身的優質推廣資源,定期展示美麗公社成員的自媒體賬號和內容推廣。
公社成員在明確署名及來源的情況下,可以免費使用發起方原創授權內容。同時,公社成員的原創內容可以推送給平臺,發起方與其他成員可在重要位置進行推送宣傳,并突出成員的名稱,鼓勵用戶關注公社成員的各類自媒體賬號。
聚集鄉村自媒體賬號和相關組織機構,并定期開展培訓、座談以及分享會等多種興趣活動,交流業界動態,拓展各自的朋友圈。定期邀請資深媒體人,就媒體運營等社員們存在的問題答疑解惑,也會舉辦各類陶冶情操,提升業務能力的益智活動。
美麗公社最終的目標就是將社員們的產品品牌化,價值化,得到發展的空間和支撐項目發展的資金。進而啟動度假模式的覺醒和方便快捷的預定。
目前,很多民俗戶還停留在等游客上門的鄉村旅游初級階段,有可能會門庭若市,更有可能是門可羅雀。在無法確定人數的情況下也就談不上確保服務的質量。
美麗公社里的休閑預定功能就可以解決了這一問題,既讓民俗戶對即將到店的游客了然于胸,又可以讓游客享受比到店更低的價格,由于優先訂到了房間,避免因找房而破壞游玩的心情,同時,也避免了民俗戶之間的無序競爭,各種矛盾迎刃而解。
分享
搭建線上線下的美麗公社成員社交平臺,定期組織農口自媒體人沙龍,引入導師團培訓分享機制,每半年至少一場高質量、有干貨的自媒體運營分享課。
讀過《烏合之眾》這本書的人都會明白,無論是大眾傳播時代,還是在社交媒體時代,“意見領袖+粉絲”是永遠的常態。大眾媒體時代,是幾個有影響力的媒體和寄存在這些媒體上的意見領袖在主導著輿論,而在社交媒體時代,有影響力、有獨到見解的意見領袖有了自己的發聲平臺,會更加有利于意見領袖群體的誕生。當然,社交媒體時代的意見領袖,不僅僅指個人,也指機構。比如澎湃,比如界面,還比如依托著鄉村公眾號的合力、積聚著北京三農的權威性和影響力、擁有著屬于自己的發聲平臺的“美麗公社”。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