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形容美人口為櫻桃小口,這櫻桃便也是當之無愧的擔此重任。櫻桃早熟于百果,當“石榴未拆梅猶小”之時,碧油千片之中獨獨露出了這一叢紅珠,令人欣喜。傳說,黃鶯特別喜好啄食這種果子因而名為“鶯桃”。
水果中的“愛馬仕”
早在西周,中國就有了種植櫻桃的記載。當時國都在長安,皇帝春薦寢廟用的就是華山腳下上蘭出產的櫻桃。周代的《禮記月令》中記載:“羞以含桃,薦寢廟”,這里的“含桃”就是櫻桃。平王東遷洛陽后,派臣仆們四出尋工,最后選定邙山深處櫻桃溝所產的櫻桃為祭祀果品。櫻桃作為皇家祭祀供品奠定了其高貴地位,相當于水果中的“愛馬仕”。
到了唐朝社會,人們對于櫻桃的認可更是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每年收獲的首批櫻桃要先送到帝王宗廟,請皇帝們的祖宗們嘗過后才開始用來賞賜、宴請宮廷內外大臣。櫻桃如此珍貴,吃起來也不能馬虎,得專門搭配金盤、玉盤,金箸銀匙等。唐朝的詩人中王維、韓愈、張籍、白居易等都曾獲得過皇帝賞賜的櫻桃。
無獨有偶,在英文中,櫻桃為“cherry”,與珍惜“cherish”諧音,而以此為花語,成為親人、戀人或朋友之間交流感情的好禮物。而俄羅斯人也特別鐘情于用櫻桃稱贊女性,如櫻紅的嘴唇、櫻桃色的腮紅,還用櫻桃的形狀來形容少女的眼睛。
櫻桃的營養價值以及藥用價值得到廣泛認可。中醫認為,櫻桃果實性味甘溫,具有很大的藥用價值,全身皆可入藥。有“治人體虛癥,大補元氣,滋潤肌膚的功效。”古時將櫻桃裝入壇子內,封閉隔絕空氣,埋入地下,一年后取出,化為汁液。當麻疹流行時,取其汁液給兒童飲用,據說可預防感染。
在水果家族中,一般鐵的含量較低,櫻桃卻卓然不群,一枝獨秀:每百克櫻桃中含鐵量多達59毫克,居于水果首位;維生素A含量比葡萄、蘋果、橘子多4?5倍。櫻桃不僅僅可以美容養顏,滋潤皮膚,還能補充人體所需的許多維生素,具有促進血紅蛋白再生以及防癌功效,其含鐵量更是蘋果的30倍!
賈尚櫻桃正欲滴
櫻桃有如此多的優點,不愧為百果皇后,看到這里您是否已經按捺不住想要一品櫻桃的芳澤了! 櫻桃雖然味美可口,但果實過小,成熟期又太短,常常“食未果口”就下市了。
現在這個季節,去哪里才能采摘到美味的櫻桃呢?這不,大興區北京安定賈尚精品種植園里,一棵一棵的櫻桃樹正掛滿紅珠,好似一顆顆的紅寶石晶瑩剔透。拂去櫻桃上的露珠,摘下一顆,放入口中,輕輕一咬,那鮮香的滋味立刻溢滿口中。
北京安定賈尚精品種植園位于大興區安定鎮后安定村,是目前大興區管理水平最高的精品果園。園中有櫻桃優新品種10多個,主打產品為紅燈、美早、早大果、拉賓斯、黃密等。除此之外,還種植有大面積的梨、蘋果、葡萄等果品。
這里的果品均為綠色有機種植,沒有農藥、膨大劑、催化劑,不打糖精,所以帶孩子們來這里采摘是最安全不過的了。
園區采用行間種植驅蟲植物、行內敷草,并結合秋季基肥,進行地表土壤深翻,深埋雜草等方法進行土質管理,以改變土壤狀況。在施肥方面采取了以農家肥、施用腐熟的有機肥為主,采用優質肥料及時進行氮、磷、鉀的補給。
通過使用有機肥,生物、物理防治等措施進行病蟲害防治等先進的有機果品栽培技術,果園的生產技術水平、果品質量不斷提高。精品園區成為以高新技術為依托的高標準農業標準化示范基地,生產產品質量達到國家農產品安全質量標準(GB/T18406.4-2001)。生產的果品在近幾年的各種比賽上屢次獲得大獎。
園區與中國農科院果樹研究所、中國農業大學、北京農林科學研究院林果所、北京農學院等保持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引進吸納國內專家,作為園區的長期的科普輔導員,根據農業特點,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科普宣傳,傳授新技術、新產品開發等各項工作。
為了更好地開拓市場、讓廣大消費者更好地了解“賈尚”這個品牌,2009年,園區注冊了“賈尚”注冊商標,主打產品為梨和櫻桃,同時,建立自營網站和淘寶商城,與一些知名的團購網站合作,2010年,更是實現了農超對接,與城鄉等超市合作,成為他們銷售梨果的直采供應基地,逐步擴大了“賈尚”品牌的影響力。
吃喝游玩有攻略
在北京安定賈尚精品種植園往東距離十公里的地方,就是赫赫有名的大興月季主題公園。公園占地670畝,由芳香月季園、七彩月季園、月季城市園、五洲月季園等13個專類園區組成,匯集月季品種1770個。進了月季主題文化園,您捎帶腳就能逛逛月季博物館,一進主題園大門就能瞧見。這是世界上首座以月季為主題的博物館。建筑外形很酷,遠遠一看,跟鳥巢有點兒像。近看你會發現,它的鋼鐵外殼上全是鏤空的月季圖案,創意別致。此時正是月季盛開的時節,摘櫻桃,賞月季,令人樂此不疲。
在靠近月季公園有一個“北京最美的鄉村”——半壁店村。村中建有泰迪元素的博物館、主題民宿、餐飲、酒吧。游玩途中可以來這里飽餐一頓,喜歡泰迪熊的朋友們更是不能錯過,在這個500平方米的院子里,玩具熊、墻上畫的熊等有1000余個,各種泰迪元素融入其中,童趣多多,帶著孩子的您千萬不要錯過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