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溝溝,泉水流,冷水魚,頭碰頭??”這是人們對北京懷柔虹鱒魚產業的盛贊。每每周末或假日,四面八方的游客都會尋“魚”而來,不約而同地蜂擁而至到懷柔,目的直指不夜谷、夜渤海、白河灣、栗花溝等各條溝谷中的虹鱒魚燒烤、垂釣點。游客們匯聚于此,或揮竿垂釣,或點火燒烤,抑或臨溪夜宴,享受垂釣的“漁”樂快感,品嘗燒烤的虹鱒美味。
一根小漁竿,游客舉竿釣愜意,漁民收竿掂票子,而政府則在客人和農戶之間釣來休閑“漁樂”大產業??如今,集漁業、旅游、觀光、垂釣娛樂為一體的新型休閑漁業,正在京郊懷柔區蓬勃發展,小小漁竿每年“釣”來的旅游綜合收入超過億元。
游客:“釣”來好心情
“啪嗒!啪嗒!”隨著魚竿的甩動,一條活蹦亂跳的虹鱒魚從魚塘中被釣出水面。塘邊,許多支著長長短短魚竿的游客不約而同發出贊嘆聲??
隨著人們生活、工作壓力的加劇,越來越多的城里人喜歡到野外、郊區,享受綠草、山水帶來的寧靜、和諧,而垂釣正迎合了這部分人告別喧囂,崇尚自然的需求。加之現在的釣魚已不單純是拿個漁竿,等著魚上鉤,而是游和釣相結合,功能日益擴大,因而吸引了眾多游客和食客加入到此行列中來。
春暖花開正是釣魚好時節。“閑暇時候,來到京郊各區水邊,坐漁船、賞湖景,還可以釣釣魚,最后在漁家吃一頓全魚宴,這種‘偷得浮生半日閑’的感覺不錯。”市民李衛東是垂釣愛好者,他幾乎每個周末都會帶上魚竿,驅車百里來到懷柔垂釣幾個小時,享受釣“樂”的愜意。
“天氣慢慢熱起來了,有什么比去水邊游玩更愜意呢。 ”京城市民余梅是個典型的釣魚愛好者,雖說是個小女子,但釣起魚來可是巾幗不讓須眉,一釣就是一整天。4月以來的每個周末,她幾乎都泡在懷柔區不夜谷的勞模山莊里,目標就一個,釣魚!不僅如此,釣上來的不論是虹鱒魚,還是鱘魚,或是其他小野魚,她還親自動手收拾干凈,下廚烹飪,為親朋好友奉上一桌子色香味俱全的全魚宴。用她的話說,“這樂趣,別有一番滋味,簡直沒誰了。”
為迎合游客需求,懷柔區近年來積極發展以虹鱒魚、鱘魚等冷水魚類為主的都市型休閑漁業,把越來越多喜歡垂釣的游客聚到這里輕松度假,讓釣魚能家好手“釣天”也能“釣斤”,可謂“漁”樂無窮。
“以水為媒,做活水文章。以現代漁業理念為指導,積極引導發展休閑漁業,拓展服務內涵,拉長產業鏈條,促進漁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開辟了懷柔農民增收、漁業增效的一條新渠道。”懷柔區農業局局長馬春秀介紹,休閑漁業不斷壯大,造就了順通虹鱒魚養殖中心等一批休閑漁業專業村和典型示范戶,形成了特色鮮明的不夜谷、夜渤海、懷九河休閑垂釣走廊、椴樹嶺民俗度假垂釣一條溝和琉璃廟野釣一條溝等休閑漁業產業密集區。目前,全區冷水魚養殖水面已達800畝,都市休閑漁業企業覆蓋10個鎮鄉80多個行政村,僅垂釣水面就達500多畝;發展勞模山莊、順通、鱘老大、魚師傅等一批以虹鱒魚為主的垂釣燒烤餐飲點300余家,遍布各景(區)點和旅游線路,安置勞動力就業4000余人,成為帶動區域經濟和農民致富的農業主導產業。
休閑漁業不僅給游客休閑增添了情趣,更實現了“農業+旅游業”的富民增收。“每年4?10月,谷里大大小小的垂釣餐飲點生意都非常火爆,來吃虹鱒魚的游客絡繹不絕,有時甚至都訂不到位子。”說起虹鱒魚垂釣,雁棲鎮不夜谷長園漁場老板娘楊淑清樂得嘴都合不上,她介紹,“不僅如此,游釣者中也有不少是來自俄羅斯、日本等外國游客,贊嘆懷柔虹鱒魚好吃,并連說OK!”
農戶:“釣”得大票子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芳菲四月,陽光明媚、春風和煦,慕名驅車來懷柔區各條溝谷享受垂釣樂趣的游客絡繹不絕,摩肩接踵。
在位于慕田峪長腳下的順通虹鱒魚養殖山莊內,老板沈希順并不像其他員工一樣期盼周末的到來。難道,沈總不愿意掙錢?“春暖花開正是釣魚的好時節,一到周末,自駕到山莊內釣魚的人一波接著一波,安排魚塘、準備釣竿、安置太陽傘,總之為垂釣者服務的事情就忙個不停。”沈希順介紹,目前在山莊工作人員有60多人,他們大多來自周邊農村,開春以來忙的大家伙兒連個休息日都沒有。別說他們了,我們兩口子都累得腳底板兒打后腦勺兒,更別提休假了,就怕周末和假日,好回頭客兒攆都攆不走??“這不,老婆跟員工一樣,忙起來也得下廚做飯、端菜服務客人。”沈希順喜悅中略帶些“無奈”地說道。
同樣,在琉璃廟鎮紫云山莊垂釣園內,每到周末水上垂釣臺就擠滿了市民。“大多數是從京城自駕來的顧客,其中60%左右是一家人前來。”垂釣園負責人魏軍說,“垂釣園有60多畝,水域內有虹鱒魚、鱘魚等10多種不同魚類,顧客既可以在這里垂釣,也可以享受生態農家飯,住特色水上木屋。最近天氣好,周末的時候,餐飲方面都供不應求了。 ”
“60多畝的水域,分為十幾口池塘,不同的池塘內養殖不同品種的魚,市民可以根據需求選擇垂釣場所,一般一個人的消費金額在500元左右。”山莊負責人魏軍介紹,如果市民沒有攜帶漁具、魚食,山莊還可以免費提供。
每到旅游旺季,“不夜谷”、“夜渤海”、五彩九渡河等懷柔區境內各個休閑漁業谷的魚塘邊,垂釣者人山人海,忙得魚塘老板和員工“腳不沾地”。
其中,早已聞名天下的“虹鱒魚一條溝”,如今已有了雅號——不夜谷。不夜谷全長50公里,溝內綠樹成蔭,溪水潺潺,是以自然風景區、虹鱒魚垂釣燒烤、果品采摘等為特色的民俗旅游一條溝。溝內神堂峪自然風景區的鴛鴦池、鱷魚潭水面寬闊,清澈見底;濟公帽、駱駝峰、神龜石等怪石惟妙惟肖。長達30多公里的“雁棲不夜谷”,匯聚了川谷、山吧、那里、勞模山莊、巴克公社等100多家度假山莊。
一根小小的釣魚竿,催生了漁業發展后勁,釣出了火爆的休閑漁業。2016年全區休閑漁業共接待觀光垂釣、燒烤、餐飲游客1200萬人次,垂釣上市虹鱒魚500萬公斤,戶均增收2萬元。
政府:“釣”出新產業
熟悉懷柔的人都知道,這里具有較為豐富的冷水資源。可提及山高水冷,很容易讓人與窮山惡水聯系起來,偏偏勤勞聰慧的懷柔人卻把這一“劣勢”轉變成優勢,利用區內溝溝壑壑中長年水溫在5℃?20℃的774處冷泉,大力發展以虹鱒魚、鱘魚為主的冷水魚養殖,使之成為特色農業主導產業,為農業增效,為農民增收。
也許人們會問,虹鱒魚到底跟懷柔有何淵源。20世紀80年代初,時任北京市市長的焦若愚帶著北京水科所專家在山溝里轉,苦苦尋覓利用山泉水養殖冷水魚的最佳場所,最終選中了懷柔。懷柔,也因此經營上了“漁樂”事業。
1983年,北京市水產科學研究所在渤海鎮田仙峪村(原三渡河鄉桃峪村)建立養殖場,依托長城腳下珍珠泉優質冷水資源養殖虹鱒魚,并開展親魚培育、人工繁殖、苗種孵化、成魚飼養、飼料加工等整套的虹鱒魚養殖試驗,由此開了懷柔虹鱒魚養殖大幕。經過努力,117尾親魚人工采得18萬粒魚卵,發眼率高達92.6%。這一重大研發成果,更加堅定了北京郊區發展冷水魚產業的信心和決心。
為擴充“漁樂”版圖,懷柔近年來抓住溝河、灘涂和設施漁業三大資源優勢,相繼出臺了無息貸款、達標獎勵等多項扶持政策,大力發展科技含量高、標準化程度高、生產鏈條長的冷水魚富民產業。同時,按照平原建園、山區建溝原則,成功打造了不夜谷、夜渤海、溪水灣、栗花溝等12條各具特色的溝域,溝域經濟產業帶達280公里,發展500多處養殖垂釣漁場,冷水魚養殖水面700多畝,并由池塘一下子躍龍門上了餐桌,實現就地銷售、生產與消費同地進行。
原來農民養魚運往城里銷售,現在是城里人跑到山溝來找魚吃,每逢節假日或周末都有大批中外游客前來自垂釣、觀光、休閑,昔日偏僻貧窮的小山溝,頓時沸騰起來,而且變得越發“喧鬧”??
為提高冷水魚育苗繁育水平,打造籽種漁業,懷柔區還大范圍推廣虹鱒魚光控多季節采卵育苗、鱘魚剖腹采卵親魚保活、鱘魚梯度控溫多季節繁育等一系列技術,冷水魚繁育有4個月變為全年,進一步提高了苗種供應時間和數量保障。截至目前,區內已建成冷水魚苗種繁殖場28家,成為全國規模最大、品種最全、銷量最多的冷水魚良種繁育基地,繁育量占據全國60%以上,銷售業務覆蓋到國內臺灣、香港、新疆等20多個省市地區,鱘魚苗種還多次出口到朝鮮等其他國家。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小小一條魚,短短一根竿,釣來的卻是一條以鄉村游為代表的一產與三產融合的富民康莊大道。據統計,懷柔區休閑觀光漁業接待“魚客”連續三年突破千萬人次,帶動從業人員6000多人,年創旅游綜合收入超億元,成為帶動區域經濟和農民致富的農業主導產業。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