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三毛曾說過,“歲月極美,在于必然的流逝,春花夏日秋月冬雪。”日月輪回、斗轉星移,人們在恪守自然的法則中,珍惜自然的饋贈,卻無法挽留光影的流逝。四季交替,是不變的法則,但在北京通州區第五季龍水鳳港生態農場中,卻將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化作另外一季。
這里打破地域限制、氣候制約,擁有上百畝50多個品種的南方熱帶水果;這里是國家五星級休閑農業園區,也是擁有小橋流水、亭臺樓榭的湖光山色生態公園;這里有親子植樹節、2500米模擬長征路,也是全國青少年農業科普示范基地、中小學生社會大課堂,將農業與成長關聯,真正做到寓教于樂。
來到第五季龍水鳳港生態農場,你會發現這里有很多前所未見的神奇。比如在林間,上萬只放養的雞鴨鵝、牛、羊、鹿與野生棲息的白天鵝、灰鶴、野鴛鴦中,卻有一只看見游客就會跳舞的鴕鳥。隨著人們手勢揮舞的方向,它便獻舞一曲,成為農場獨一無二的歡迎禮。
歌舞相伴,這里有會跳舞的鴕鳥,那邊就有會“說話”的火雞。一公一母、一對黑白色的火雞,人稱“黑白雙煞”,每當游客經過,他們便會發出“咕咕咕”的聲音,仿若想與那邊跳舞的鴕鳥來個“琴瑟和鳴”。
如果說農場里的動物已經將你的視覺驚艷,那么南果北種區的“秀色可餐”,是否可以叫醒你的味蕾?這里有北方地區最大的連棟溫室,種植50多種從臺灣引進的熱帶水果樹,一年四季碩果累累,可隨時觀光采摘。碩大的深紫色香蕉花正在低調地孕育著果實,木瓜樹則已然是碩果累累只待收獲。火龍果、蓮霧、馬水橘在這些常見的南方果品中,一位新寵的出現,立刻奪去了人們的眼球。這種個子小小,外表也不像檸檬的叫紅檸檬,是在南方都非常少見的品種。由于不用化肥、除草劑等化學原料,全靠人工栽種,經過多年努力到今年才基本掛果,每個紅檸檬雖然只有75克左右,但出汁率卻是普通檸檬的一倍。據說,宋美齡女士從50歲起,每天就開始飲用檸檬水保健,活到106歲高齡,可見檸檬的養生作用之大。
今天的春色滿園、碩果累累,卻是農場用6年時間研究、摸索,最終將熱帶水果樹被馴化成功,在北方安家的。由于南果北種并不是簡單的移植,為解決果樹越冬難題,摸索出了高床種植法;為解決夏季高溫問題,研究出縱向通風法、模擬噴淋降溫法、屋頂水簾降溫法;為解決病蟲害問題,獨創研發了生物防治技術和高溫滅菌法。
離開果園,這里還有一處獨一無二的好去處——2500米模擬長征路。利用繩索橋、山路等方式模擬長征路上的各種艱難環境,形成了一條2500米的“長征路”。來到此地體驗生活的孩子們在高亢的國歌聲中便開始了長征 ,從“瑞金”出發,“四渡赤水”,橫過“瀘定橋”??雖然不是真正的25000里長征路,也不是真的雪山、草地,但參加活動的每個同學們都氣喘吁吁,也從中體會到了長征的艱辛險阻,珍惜當下的美好生活。
在長征路的兩旁還有197個國家的國旗在迎風招展,貫穿整個園區,一直延伸到園區的制高點。每一根旗桿下面,都有其國家的介紹。據說有哪個國家的游客來到此地,農場都會為他們奏國歌,并舉行一場小型升旗儀式。
第五季龍水鳳港生態農場,作為一家國家五星級休閑農業園區,打破了農業本身存在的形式,突出了農業應有的意義。科技作為它的領航,將生活變得更智慧。而農業與趣味,生態與藝術做配對時,農場也從根本修飾了人與自然的關系。
正如他們的口號所說,這里關注你的胃——奉獻綠色食品;關注你的肺——奉獻負氧離子;關注你的眼——奉獻特色果蔬;關注你的手——奉獻采摘收獲;關注你的腦——奉獻科技知識;關注你的心——奉獻愉悅生活。
當農場變成景區,勞動變成運動,產品變成禮品,知識變成趣味,你還會向往詩和遠方嗎?當土地變成我們親密的伙伴后,在這里,來場青春作伴還鄉之旅吧!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