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小村來了個“杜鄉紳”
時間: 來源:美好生活-中國農村網 作者:張應松 字號:【

  退休高管定居西溪南村

  “山繞清溪水繞城,白云碧嶂畫難成。處處樓臺藏野色,家家燈火讀書聲。”這是古人對徽州一方山水和淳樸民風的贊美與向往。西溪南村,又名豐南或豐溪,位于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西溪南鄉,該村形成于唐,歷史悠久、文化深厚,山環水繞、風景秀麗,村中現完好保存大量徽派明清古建筑,成為徽商歷史的重要實物構成。

  “我之所以選擇定居徽州西溪南,除了景色秀美、空氣清新等自然條件優勢外,更重要的是,這里的歷史人文底蘊深厚,比如徽商文化、徽墨文化、徽州民居。”杜春平如是說。

  今年51歲的杜春平是淮南市八公山人,1992年進入成立不到5年的華為公司,是華為元老級成員之一。他從基層一線技術員做起,直至升任深圳華為公司最為核心的研發交換機的技術部副總。43歲時,杜春平因病提前從華為內退,與妻子余淮曾經去美國旅居??墒强旃澴嗟某鞘猩顑扇瞬⒉幌矚g,他們非常向往自由隨性的田園生活。2011年夏天,當夫妻倆來到黃山腳下風景迤邐的西溪南村時,杜春平心里樂開了花:這不正是自己理想的夢中家園嗎?于是,杜春平和妻子決定在這個皖南小山村定居下來。

  2012年夏天,杜春平把村里一處古民居改造成自己的新家,取名“悠然居”。妻子酷愛花草,見縫插針撒種播綠,小院里的花草很快長勢蓬勃。他們還在自己的小農場里養了兩頭牛、一群雞和幾只鵝。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偶遇干完農活歸家的村民,杜春平總不忘上前寒暄幾句,再謙恭地淘點種養經。晚上睡覺前,杜春平開始在朋友圈中記錄下務農的點滴,曬曬自己回歸田園的生活圖片與感悟。不到半年,杜春平和妻子儼然已成這個千年古村的新村民。

  “清溪涵月”搭建美好家園

  令杜春平沒想到的是,因為改造出了典雅別致的“悠然居”,夫妻倆一下子成了村里的“名人”。村干部登門來找他咨詢一件大事:因為拆遷問題,西溪南有許多爛尾樓,如何處置很棘手。杜春平是徽州迷,不愿看到這里出現一道道殘垣斷壁,于是,夫妻二人利用這個契機創建了名為“清溪涵月”的鄉村休閑旅游基地。

  為了讓自己和客人吃上放心的純天然蔬菜,杜春平流轉了90多畝土地,引導村民種植有機蔬菜,讓10多名古村留守婦女在家門口拿上了工資,實現安居樂業。杜春平對農場員工只有一個要求:靠天吃飯,堅決不噴農藥,不施化肥。雖然第一年蔬菜大多喂了蟲,產量極少,但非常有利于增加土壤肥力,修復經年耕作貧瘠透支的土壤生態。到了第二年,菜地里蚯蚓、青蛙多了起來,白頭翁、灰喜鵲來吃害蟲,農場內的生態平衡了。菜地沒有大棚反季節蔬菜,一切都是露天種植,讓食客吃到果蔬的本真風味。“在清溪涵月這個平臺,我們設置了優勝劣汰的規則。誠實守信的農民,他們種的農作物,能夠通過我們這個平臺找到出路。讓老實人多掙一點錢,這個社會就良性循環了。如果讓老實人都去做不好的事,這個社會就變得不好了。而這個社會,有一個巨大的漩渦,就是劣幣驅逐良幣,讓老實人在變壞,這樣社會就惡性循環了。”杜春平如此感嘆。借助“清溪涵月”民宿這個平臺,杜春平又發起成立了愛心基金會,每年籌措數萬資金幫扶當地貧弱的人。

  在杜春平的理想中,把西溪南村作為一個支點,通過清溪涵月這個平臺,建立一個友好、誠信、美麗的家園。他進一步闡釋:“清溪涵月不是一個簡單的民宿,而是作為一個家園去建設。”杜春平認為,民宿其實是一個交流的平臺,有了它,就能留住人,才能讓更多的中國精英回饋社會、建設更多更美好的“家園”?,F在,清溪涵月對他來說,是一個終身事業。他認為:“這個事情需要我們一輩子去努力,我們提倡安全、健康的食品,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人與人之間要講誠信、人與人之間要文明。這樣的事情,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需要每一個人長期去堅持,去影響身邊的人,慢慢形成社會的一種共識、一種常態。”

  鄉紳治村風景更炫

  杜春平的第一個目標鎖定護漁。他記得,剛到西溪南村時,河床底部全是皖南石斑魚。古村的石斑魚在菜市上一斤能賣近百元。在利潤的驅使下,一年四季瘋狂電魚成為村民爭相斂財的方法。尤其夏天,一到晚上,不少村民穿著膠靴亮起燈,大肆電擊野生河魚,連拇指粗的小魚也不放過。這讓野生河魚的種群密度銳減為寥寥無幾。寢食難安的杜春平多次找當地農委和公安部門反映,一次次正告電魚對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一次次溝通改進遏制的方法,但是效果并不很明顯。

  為杜絕惡習,經過摸排,杜春平說服了村里幾家經常電魚的農戶,花了數千元回收電池后銷毀,并在自家酒店和農場優先安排這些村民就業。經過4年多努力,現在當地農委終于將捕魚納入高壓執法打擊范疇,自此,古村再沒有發現一個非法電魚者,“小橋流水人家,魚蝦驚躍竹排”的生態美景再度呈現。至此,杜春平逢人便欣慰地說:“生態環境是公共產品,大家都要努力多付出一些,才會讓古村煥發新姿,讓所有人都受益。”

  有了禁漁的成就感與獲得感,杜春平又主動參與村里鄉規民約的制定,現在村民們家長里短、糾紛和發展都愿意找他參謀籌劃,他也因此被鄉親們尊稱為“杜鄉紳”。現在,杜春平每天都在村里大街小巷溜達,當起了生態文明勸導員。“老鄉,你這個院子里的花真好看,如果院子外面也適當種一些,一年四季開著花,看著就更舒心了。”“大嫂,溪水清澈洗菜也方便,我們如果把菜根菜葉扔到垃圾箱里,水就會越來越干凈。”“老鄉,西溪南是一個古村落,我們要保護式開發,平常要多騎自行車,盡量不要開車。”“孩子們,紅薯葉子上生了蟲是好事,它們吃葉子是正常自然現象,地球村需要萬物共生才能維持多樣平衡性,葉子生蟲證明沒有噴灑農藥,既不污染土壤,又沒被雨水沖刷進溪流中荼毒魚兒的家園。”“小朋友,垃圾不可以隨便亂倒,我們要對垃圾進行分類,不同的垃圾要放到不同的垃圾箱??”

  這些婉轉易懂的話,都是他在西溪南古村落從早到晚不厭其煩、經常重復的語句。不僅如此,杜春平尤其愛管閑事,常提醒村民少用塑料袋,愛護村莊環境。現在,村民們不但理解了他的行為,每當節假日游客增多,還紛紛加入他的生態維護聯盟。杜春平覺得,“對我來說,身上肩負一種責任。它要求我從自己做起,把環保、友愛、平民化的理念,通過自己的行動影響當地的村民,在建設美麗鄉村的同時,也能讓村民的行為更加文明。”

  而今,像杜春平一樣有知識、有創意、有情懷慕名前來西溪南村定居養老的“鄉紳”越來越多。新西溪南,正是有了他們的加入,在探索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的道路上,煥發出新的生機,充滿了新的生氣和詩意。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