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奇峽煙嵐秀烏江
時間: 來源:美好生活-中國農村網 作者:高原水萱 字號:【

  

  我急切地望向車外。

  濃霧。

  所見之處皆是濃霧。

  這是貴州各地秋冬與冬春時節常見的天氣,人所謂“天無三日晴”是也。貴州山美水美,但只要一下雨,霧氣就四處漶漫,像個孩童般調皮,毫無商量地藏起你想看的山和你想看的水,令你欲罷不能,欲惱不得。

  來時,朋友奉勸,今天微雨,霧大,不適合觀景。但我還是執意前行。錯過了今日,再會又不知何年——我始終相信,人與自己踏足的某地山水是有緣分的,該遇見就一定能遇見。

  由是,我雖充滿忐忑,卻又心懷希望。

  此來,是想游歷沿河土家族自治縣烏江百里畫廊內的曠世奇觀——霸王谷。雖然此烏江非彼烏江,但那天然的山形,雄踞的氣勢,如生的造像,暗合楚漢相爭的重典。我由衷嘆服劉邦的知人善任,更敬重項羽的剛毅勇猛,對那場雙雄對決波瀾壯闊的風云際會一直津津樂道。因此,這與歷史不謀而合的自然景觀,從被發現并命名伊始,就醉于我心。只是遺憾始終無緣得見。恰好此番機會難得,縱然天氣不美,又怎能輕言放棄?

  汽車從有“旱碼頭”之稱的黔東商業大鎮——官舟鎮出發,在濃霧中沿著整修一新的官后公路摸索前行。幸運的是,行至景區道路起點處的馮家莊,原本遮天蓋地的迷霧,竟然知曉人意般地散開了。

  眼前,一條紅色的景觀路從主路上分支出去,向東北方向的山間蜿蜒。有幾輛外地牌照的車,正從山上緩緩駛下來。

  天雨路滑,朋友停車讓路。我便趁空下車,欣賞風景。水潤潤的新鮮空氣迎面而來,帶著些許寒意,卻令人倍感清爽。公路兩旁坡地里蘿卜與青菜生機盎然。稻田里余莖的草香與濡濕的空氣一同撲鼻,讓你覺得仿佛整個日子都充滿了甜絲絲的舒適悠閑的味道。

  舉目,四面皆山,蒼松翠柏,蓊蓊郁郁。心之所及,皆是獨坐山隅,相看不厭的無邊詩境。我不禁想,也該是這樣清純質樸的崇山峻嶺,才能孕育出烏江百里畫廊的驚世容顏吧!

  山上下來的外地司機搖下車窗,伸頭問路,竟是轉了一大圈,卻不識景點在何,悻悻而回的!也難怪,烏江黎芝峽景區尚在建設,標識不全。還未正式開放之際,若無本地人指點,慕名而來的外地游客難免會經歷不識廬山真面目的尷尬之旅!

  沿著紅色景觀路上山,汽車轉過一個山頭后見到一處弧形的大彎。山彎里,有兩條新修建的青石步道,一左一右地伸進密密的山林。

  朋友說,右邊那條道,就是去往霸王谷的。

  心下大喜,如同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的鳥兒,迫不及待地要撲回這曠邈無垠的山野里去。

  不料,朋友卻又幽幽地補充道:

  “這樣的霧天,是不適合觀賞霸王谷的,還是留待下次吧!不如我們去侯渡坪俯瞰一下黎芝峽。”

  黎芝峽起于沿河土家族自治縣黑獺鄉,止于古鎮思渠,全長13.3千米,歷來被人們譽為烏江山峽最神奇美麗的江段。明嘉靖《思南府志》記載峽內常有“黎芝光”,黎芝峽因此而得名。

  據介紹,“黎芝光”是指天氣晴好的時候,從峽頂透過樹枝漏下來的束束陽光,在右岸高掛的飛瀑騰起的水霧上折射出來的五彩光環。“黎芝光”我還無緣得見,倒是在烏江下游的彭水電站尚未蓄水發電之前,我曾坐船從沿河縣城到古鎮思渠,在江面上欣賞過黎芝峽從前原生態的絕美風光,也算是值得慶幸的事。

  記憶中的黎芝峽,兩岸對峙的奇峰,幽深的巖壑,高聳的絕壁,嵯峨的怪石,喧嘩的流泉,蟠曲的古樹,險峻的江灘,悠長的纖道??所在之處,無不單看成景,組合成畫,船在水中前行,人便在畫中徜徉。無論陰雨晴嵐,無論角度選取,那些灘、灣、曲、沱,移步換景,美不勝收,烏江以它恢宏恣肆的大手筆,在這里為人們描繪了一幅精彩紛呈、妙趣自然、世上少有的馳魂奪魄的水墨山水長卷!

  當代科普作家單之薔認為:“喀斯特是最出美景的地貌。”毫不夸張地說,黎芝峽便是對此觀點的最佳注釋。正是因為沿河縣境巖溶地貌發育充分,又加以不同地質構造的長期相互干擾和迭加,以及烏江年深日久的切割,才形成了像黎芝峽這樣組合形態復雜,可觀賞度極高的峽江構造景觀,造就了烏江美景之尤美!

  不過,話說回來,黎芝峽奇則奇矣,美則美矣,可此行的目的地終究不是它。然而,遠眺霸王谷,又的確煙雨蒙蒙,虛不見象。這一趟,注定是要與之擦肩而過了。心雖不甘,卻又無可奈何。

  只得繼續前行。

  轉過一個山坳,便看到不遠處的山腳下,有幾棟土家特色的木樓矗立在煙雨山嵐中。朋友介紹,這就是方興未艾的烏江黎芝峽游客集散地——侯渡坪。

  幾年前,侯渡坪還是烏江岸邊名不見經傳的自然小村,而今趁著烏江百里畫廊景區旅游開發的東風,儼然成為了炙手可熱的風水寶地。寒意蕭蕭,并非旅游旺季,但游興勃發的人們早已按捺不住出行的熱情,村里四下延伸的幾條景觀路上,停滿了各式各樣的車輛。村民自辦的農家樂里,也擠滿了南來北往的游客。人們就著美景與美食,觥籌交錯,談笑風生,怡然自得地享受著生活的幸福與快樂。

  村子旁邊,但見兩山之間有一座小廣場,當中有一只體型壯碩的神鷹雕塑,兩邊圍以新建的仿古木回廊。這便是將來的景區入口了。

  從小廣場東端拾級而上,是一塊長約百余米寬約十余米的山間槽地。道路居中,余地新種植了一些桂花、山茶之類的景觀樹。但吸引我的,卻是兩邊山石縫里那些隨處可見的沿河俗稱為“紅籽”的山果——火棘。它掛果期長,經冬尤存。在這不太爽朗的秋冬的連綿煙雨里,滿山艷艷的紅籽,讓人看了油生暖意。

  再往前,下一坡臺階就到了觀景臺。觀景臺所在的地理位置是烏江百里畫廊景區黎芝峽佛指山的山頂。方圓百里,這兒是俯瞰黎芝峽的最佳地點。

  雖然天氣陰郁,缺少那么一點明媚,但美景仍是美景,濃霧暫得散去之時,還是能將四圍的所有全部收來眼底。

  憑欄遠眺,首先撲入視野的,是武陵山脈與大婁山脈交錯縱橫形成的氣勢磅礴莽莽蒼蒼起伏不盡的群山。近看,則峰是造型獨特的峰,崖是鬼斧神工的崖,更兼千山染翠,萬壑生煙,奇石挺秀,流泉喧豗,所在皆是佳景,入眼即令心醉。

  目光往南,是一道近乎筆直的天塹,一支碧玉的劍,深嵌谷底。這把名叫烏江的時空交錯的利劍,在黎芝峽劈山斬崖,扭彎造曲,移石壘灘,蓄碧蘊綠,以無私之心,為世人奉獻了一段絕世奇觀。

  往北,是一面壁立的懸崖。崖面呈現石灰巖特有的白色,與崖頂和崖腳的青松翠竹一起,在江邊豎起了一架潑墨山水的寫意大屏。筆直的江水至此轉一個彎,繞山前行,繼續奔赴使命中的下一段旅程。

  再看對岸,也是斧劈的懸崖。驚喜的是,崖頂上居然有一片開闊的坡地;坡地旁邊,居然還參差幾戶人家!“??初困避地去人間,及至成仙遂不還。峽里誰知有人事,世中遙望空云山??”王維《桃源行》里的詩句,說的可不就是這樣的意境么?只是山水之愛,雖然古今如一,但我等卻只夠心領神會而口不能言,不禁贊嘆前輩詩人用心之切,用語之深!

  至此,我才恍然有悟,此處雖不是此行的主要目的地,卻也是不虛此來的。在山頂上觀烏江,與在江面上覽山峽,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感受。前者見的是雄奇,后者見的是雄渾。“奇”與“渾”,雖一字之差,卻蘊意千里。“奇”僅得局部,“渾”卻可窺全貌;“奇”只能為“渾”添彩,“渾”卻能提高“奇”的格局。這恐怕也是景區尚未開放,游客卻紛至沓來的一個重要原因了。

  而在我的個人認識里,“渾”除了空間的闊大,還有氛圍上的清靜。偌大的觀景臺,游客熙熙如過江之鯽,隨處可聽到呼朋喚友的聲音,但卻不覺得喧嘩。在這里,山野的空曠與開闊包容了一切也收納了一切。所謂“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人們的好奇與喧鬧,不自意地消融在了黎芝峽亙古不變的永恒寧靜里。這樣的靜寂與曠邈,我喜歡。

  有那么一段時間,我默默地站在觀景臺上,靜靜地眺望峽江。“經綸世務者,望峰息心;鳶飛戾天者,窺谷忘反”,是的,此際我心里充滿了對大自然的敬畏與愛戴,仿佛飲下了一杯醇酒,恣意地醉倒在了黎芝峽古樸與清純、豪邁與細膩的無邊風景之中。

  便想,烏江是一定要有黎芝峽的,黎芝峽便是烏江的風骨。有了黎芝峽的烏江,就是轅門掛帥的穆桂英,代父從軍的花木蘭,戰前擂鼓的梁紅玉,本是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卻又鏗鏘玫瑰鐵血丹心!

  回程時,沿著觀景臺左邊已經建成的林間步道上山,飽含負氧離子的清新空氣令人洗心忘塵。回看峽江,濃霧四合,一切的美景又回歸了洪荒。

  來時濃霧,走時濃霧,恰好在濃霧暫散之時,得與黎芝峽晤見,何其有幸!這,當是我與這片山水命定的緣分吧?

  走是得走了,但還會再來的。黎芝峽沒看夠,一定要再來。

  況且,還有霸王谷沒看呢!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