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美麗與智慧同行
時間: 來源:美好生活-中國農村網 作者:劉朗 字號:【

  適宜生活的鄉村,不僅需要山青水美、環境宜人,更要滿足現代人的生活需求。在北京大興,如今的鄉村生活再也不會給人落后和不便的印象,信息科技早已把鄉村和外界連接起來,形成新時代下匯聚信息智慧的美麗鄉村。新技術、新手段、新設備,通過融入進新常態、新形勢、新時代,帶來的是令人欣喜的裂變反應。人類社會,鄉村與城市必將是功能與文化相互補足平行發展的,因此,城市化并非是提升鄉村生活環境的唯一途徑。讓鄉村管理信息化、鄉村生活信息化、鄉村生產信息化,是拉近城鄉距離,互融發展的大趨勢。

  智慧鄉村

  服務民生方便百姓

  如何最大限度地享受信息化所帶來的好處,是大興區農委開展各項工作時一直思考的問題。農村農業實現信息化的關鍵,在于農民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近年來,大興加大宣傳培訓工作力度,讓農民兄弟跟隨時代腳步,更新信息化知識,迎接信息時代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大興區農委結合農民素質提升工程,將信息化內容融入到素質提升培訓內容中,提高他們對手機應用、電子商務的認識,力求轉變農民意識。

  對“信息化”有了認識層面的轉變后,農民才能作為生產主體,助推產業轉型,發展“互聯網+農業”的嶄新模式。為促進“互聯網+農業”技術的推廣,發展農產品電商,區農委邀請了北京市電子商務人才促進中心的高級培訓師李華,為全區農技員開展了“互聯網+農業”助推產業轉型的指導,全面介紹農產品電商的發展狀況及如何開展和運行。

  信息化一旦融入到具體工作中,不僅增強了工作效率,還為工作本身的連貫性、連續性提供了技術支持。因此,信息化不僅是著眼于當下,更對未來有著深刻影響。為了實現更好的指導,大興區農委開展了多渠道遠程技術指導,如通過QQ群、微信、微博、手機APP、網絡電話、專家在線答疑、雙向視頻、語音電話、網站9個服務通道,以農業專家為堅實的后盾,面向357個村級全科農技員開展權威、便捷的科技信息服務。

  在這些科技技術服務中,特別要提到的是手機APP“滴滴農技”的創新推廣和應用。有一些從事農業生產不足50戶的行政村,自己沒有全科農技員,這就需要安排農技員開展跨村服務。為了補足農技員的技術短板,更好對農服務,“滴滴農技”的誕生,不僅順應了信息化趨勢,還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滴滴農技”的示范推廣選定龐各莊鎮和魏善莊鎮兩個相鄰的鎮作為首次示范推廣試點鎮。安裝了“滴滴農技”的農技員主要負責接單、解決農戶的農業技術問題,兩鎮普通農戶可以發出需求訂單。農技員線上服務一單獎勵10元;現場解決難題一單獎勵15元;為控制過量刷單,限定每個農技員每天獲得獎勵單數為5單,每月獎勵單數為30單,超過單數不計獎勵;農技員無法解決的問題將會轉為后臺12396解決。各鎮在年底對全科農技員APP接單服務進行排名,由完成單量和服務質量決定評分總和,對排名前五的農技員將額外予以獎勵。所有服務獎勵資金由政府買單。滴滴農技創新了村級全科農技員的技術服務方式,在傳統的服務方式外,又搭建了農技員與農戶直通的移動手機端橋梁,大幅提高農技服務精準性和成效性,全面提升農技員服務工作效率和積極性,為農戶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一對一農技服務。該平臺已從2017年8月起,開啟穩步推廣實施,向全區鋪開。

  信息化更像是時下流行的“大數據”理念,依靠數據的搜集和精確的計算,進行高效管理。信息化的根本目的,還是服務于民。近些年,大興致力于建設智慧鄉村,通過試點帶動輻射周邊村鎮,實現共同發展。“2015年,我們建設完成了5個智慧鄉村,在此基礎上,我們又于2016年和2017年又建設9個村作為第二批智慧鄉村試點,從農村信息化基礎設施、農業生產經營、鄉村治理及社會公共服務4個方面開展智慧村建設,取得初步成效。”區農委工作人員告訴筆者,智慧鄉村建設,給了農民實實在在的實惠。如北臧村鎮巴園子村通過旅游宣傳推廣等方面進行建設,實現了線下展牌與線上微展示系統的結合,提升了巴園子民俗旅游的品牌影響力;赤魯村在建設Wi-Fi重點區域后,接待游客800余人次,Wi-Fi使用率達到85%;榆垡鎮小黃垡村、青云店鎮西鮑村都在村域內安裝了視頻監控,增強了村內治安管理,提升村民的幸福感。

  信息化管理

  高標準打造大興農業品牌

  大興區農委依托現代農業資源優勢,瞄準中高端消費市場,創新農業生產經營體制,通過建立高效的管理運營模式,促進農產品市場流通,帶動農民增收和農業增效。

  為了將發展的力量集聚,大興農委創新發展模式,搭建了聯合發展平臺。在全區建立了農產品產銷聯合會、聯合社及營銷中心的“一會一社一中心”管理運營模式。“一會”:即成立了北京市大興區農產品產銷聯合會(以下簡稱“聯合會”)。“一社”:即主要以區內帶動能力突出、組織化程度高的合作社為成員單位,在工商部門登記組建了農產品產銷聯合社——北京首邑興農農產品專業合作社(以下簡稱“聯合社”)。“一中心”:即在聯合社的統一管理下,建設大興區農產品營銷中心。通過凝聚和發揮全區產業化組織的帶動作用,創造共贏價值,規范、創新全區農業生產經營行為,對農產品實行統一標準、統一品牌、統一形象、統一平臺的農產品“四統一”機制,并著力提升大興新區農業生產經營的合作共贏意識、創新高效意識、市場流通意識的“三個意識”。“集聚、統一,我們將發展愿景凝結成強大合力,在方便管理的同時,更提升了整體的競爭力。”區農委負責人告訴筆者。

  為了讓“一會一社一中心”高效運營管理模式有效運轉,大興農委配備了辦公設備及器材,并在園區內建設農業技術及品種推廣示范基地項目。不僅如此,還充分發揮聯合會作用,整合區內各行業分會資源,進行農業生產經營的統一管理與引導,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建設,并利用資源優勢實施“科技助農”,提升全區農業生產經營的綜合素質。

  一系列具體措施的實行,最終利用信息平臺,高標準地打造了大興農業品牌。品牌效應所帶來的產品價值,是附加在各個方面的。不僅增加了單個產品的品牌價值,還讓客源形成消費習慣,培養更多回頭客,讓生產者與消費者產生良好的互動關系。

  聘請專業策劃公司,設計推出“大興農品”品牌及系列特色包裝,打造全區統一的農產品品牌。同時,明確“大興農品”系列農產品品種,研究、制定“大興農品”系列農產品在生產、加工等方面的區域性準入標準,開展區域品牌體系建設工作。注冊了“大興農品”微信公眾號,開通了微商城功能,逐步梳理產品進行網絡推廣銷售。

  信息化服務

  讓實惠與效益落在實處

  有了“一會一社一中心”的內在管理模式,以及“大興農品”的外在品牌建立,隨之而來的,是產品銷路的打通。大興農委利用閑置庫房建設農加工物流中心,共改造車間、倉儲物流設施2000余平米,可提供農產品分揀包裝等初加工、倉儲和冷鏈運輸、檢測、市場渠道及信息等服務。依托農加工物流中心,開展農產品的甄選、分級及創意包裝等初加工,并建立冷庫監控系統與運輸管理系統,實現農產品精準的保鮮與配送。

  一個線上平臺的搭建,不僅是單方面的銷售效益。通過技術手段,完美的品牌形象也得以建立,讓顧客買得放心,吃得舒心。大興打造綜合性信息化平臺,建立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在生產端,聯合社在涉農企業及成員社間推廣農業信息化管理,完善生產信息收集匯總網絡。在銷售端,依托營銷中心打造農產品銷售電子商務平臺,并與各類電商平臺開展營銷對接工作。結合調研,梳理各鎮村農戶種植信息,并逐步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及二維碼追溯工作。幫助老宋、樂平、漢良、大營宏光等聯合社成員實施激活二維碼900多萬個。

  不僅如此,大興區還建立全鏈式農產品流通服務體系。通過打造全鏈式服務體系,規范農業生產經營行為,逐步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通過合理布局,全面掌握全區種植養殖情況,逐步實現產品規模化。規范服務流程,完善各環節服務功能、規章制度及合作方式,依托規范整合后的產品資源,開展產品銷售及宣傳推廣工作。而且對南九鎮各村農民的種養殖情況進行全面調研,與近萬戶農戶簽訂了初步合作協議。并與北京農擔、北京銀行、郵儲銀行等金融部門對接,結合基地服務站及聯合社成員實際情況,制定專屬金融產品,解決金融貸款問題。

  通過關切到生產經營每一個環節的服務準則,大興逐漸推廣了“大興農品”區域品牌,并借助線上銷售,實現了良好的利潤。區農委以大興區營銷中心為主體,推動“京東商城 中國特產·大興館”運營,依托該館,整合全區優質農產品,推廣“大興農品”區域品牌。通過線上銷售以及京東商城對大興農產品的運營和營銷,樹立“大興農品”品牌形象,同時為消費者搭建一個平臺,讓消費者能買到正宗的大興農產品。自2017年5月底“京東商城 中國特產·大興館”上線以來,通過京東大興館線上、線下等活動共銷售農產品1.2萬箱,銷售收入99.2萬元。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