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浩瀚騰格里沙漠中的寧夏沙湖,堪稱“人間奇觀”,它碧波浩蕩,蘆叢如畫,魚蝦肥美,同時還是許多珍稀鳥類怡然自樂的天堂,有著“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意境。電影《大話西游之仙履奇緣》,更是讓很多人一下就記住了這個“沙水相戀”的神秘之地。沙湖周邊還有大片濕地,是國家35個王牌景點之一,也是中國十大魅力休閑旅游湖泊之一。
騰格里大漠中的“碧玉”
沙湖,湖水如海、柔沙似綢、天水一色、葦叢若畫,猶如一顆璀璨的綠寶石,鑲嵌在美麗富饒的寧夏平原上。它距銀川市56公里,總面積80.1平方公里,湖水45平方公里,最深處達9米。
從銀川機場驅車行駛不到一小時,便來到沙湖景區。我們沿著盤旋的樓梯,登上了高37米的瞭望塔,視線豁然開朗:仰觀藍天白云,俯視碧水金沙,登樓的疲憊頓消,代之以目不暇接的驚羨,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幅多么美妙的畫卷!
神奇的沙湖,像一位美少女纖細秀麗偎依在茫茫騰格里大沙漠的懷抱中。人們感嘆最多的是它沙水相依的奇觀,沙與水原本該是勢不相容的,但在這里,一切都渾然天成。沙圍著水,水環著沙,它們如此平和地依偎在一起,仿佛是相守走過千百年的戀人,沒有波瀾壯闊的激情,一切只在默默無言的守護中。
關于沙湖還有一段美好的傳說,使這湖這山又增添了一層浪漫而傳奇的色彩。據稱,在很久以前,有一位美麗的蒙古族姑娘賀蘭,踏尋天山原始巖畫途中邂逅黨項族男青年漠漢,倆人一見鐘情,山盟海誓私訂終身。然而一年后,成吉思汗欲納賀蘭為妾,西夏皇帝也欲定漠漢為駙馬。兩人誓死不從,約定私奔,賀蘭騎一青色駿馬到初戀地與漠漢相會,雙雙吃下仙藥,女即化作泉湖,男即化作沙漠,相依相偎,永不分離。賀蘭的貼身丫鬟也化作了蘆葦,從而形成了沙湖獨特的地貌。而賀蘭騎的那匹馬也化作了賀蘭山,現在那匹馬的巨大“馬鞍”在山頂上還清晰可見。多年后,成吉思汗“沖冠一怒為紅顏”,發兵西夏,刀血屠城,從此黨項族從歷史上消亡,只留下了殘美壯烈的王陵和風光旖旎、獨具特色的沙湖。
其實,沙湖因來自黃河水的補充,它的水才永遠不會枯竭。都說九寨溝才有五色池,而沙湖的水也是色彩斑斕。晨昏易時、天氣變幻中,沙湖水也變換著不同的顏色。伴隨著春意游湖,淺白中泛著微黃,微黃中滲透著綠意,綠意間又揮灑著天藍,展示了情竇初開的碰撞,露出了一年四季中最初的美麗!
盛夏的沙湖荷花綻放,荷葉伸掌,蘆葦疊嶂,水鳥穿梭。在那白色的浪花里,在那明亮的波光間,在那深綠色的蘆葦邊,在那“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芙蓉間,都表達著沙湖水的情意。
秋天來了,沙湖水那璞玉之色仿佛在不經意中打磨,它把天的藍色調染在游人最多、最醒目的寬闊水域中;把蘆葦的翠渲染在縱橫交錯的水巷中;把沙的金黃勾勒成倒影;把人們的彩衣點綴在水面的歡喜處。這些得來全不費功夫的調和,描繪出一幅多姿多彩的水上之秋。
千頃蘆葦 《大話西游》取景地
其實,這里曾是《大話西游之仙履奇緣》的取景地。在電影的一開場,紫霞仙子撐著木筏出現了,清澈的湖水、金色的蘆葦、藍藍的天空,湖潤金沙,柔沙似綢,天水一色,那場景真是美極了,該片讓很多人一下就記住了這個“沙水相戀”的風景秀美之地。
沙湖處處是景,步步皆詩。但最美的還是這萬畝平湖上7000多畝的蘆葦。船在蘆葦叢中繞來繞去,這兒的蘆葦好像是專供游人們觀賞的,一團團,大小不等,疏密相間。清風吹來,葦叢發出細細的沙沙聲,空氣異常清新,還能聞到也許是蘆葦彌散出的淡淡幽香,不時有不知名的鳥兒在頭頂掠過,此時,我的靈魂和軀體已融入這美麗的畫卷,被無邊的美包圍著、烘托著。無論身在何方,即便有愁腸百結,也早已沉入水底,飄到了天上。
時近正午,天空湛藍湛藍,白云不知什么時候都跑到了天邊,游船緩緩向另一個碼頭開去。放眼望去,橫亙在藍色天幕下的是泛著金光的沙山,黃得刺眼。我頓然醒悟,這才是“沙湖”一名的由來。
如果說沙湖的美,美在碧波如鏡、翠葦似錦,那么沙湖的妙,則妙在這沙水相依、山湖相托。在沙湖之岸,緊靠著一座大漠深處的沙山,這沙山三面環湖,一面連沙,恰似萬里沙海中的一個美麗的沙島。從湖邊棄船上岸,爬上沙山,但見萬頃沙海鋪向天際,廣闊而金黃的沙群起起伏伏,逶逶迤迤,似海浪般波連著波,浪接著浪,奔騰著飄向高遠。實可謂“浩浩乎,平沙無垠”!
沙湖近處的這片由遠沙涌成的沙山,生于大漠深處,長于湖水之畔,遠比其他沙群沙丘純潔、明凈、細膩。踩在沙里,感受到的是柔軟、清涼、干潔。這沙湖的沙山,一面連著萬頃沙海,一面連著清清湖水,但它來勢洶洶卻又不吞沒湖水,永遠與湖水保持著和諧與友好。
怡然自樂的“鳥類王國”
沙湖是大自然的杰作。雖然四面被沙漠環繞,但水、葦、鳥的裝點卻使其頗有江南意韻,萬畝平湖或許是上蒼對沙漠的恩賜。清晨的沙湖更是美不勝收,沿著木板鋪成的親水平臺,走向湖中心,霧氣蒸騰在半空,蘆葦星羅棋布地點綴在湖心,還有千畝荷池,一切都顯得那么安寧而神秘。湖水此刻呈現出淡綠色,如同一塊晚香玉,沙灘是它金色的鑲邊。不遠處,早起的漁民劃著小船,小船劃開一片粼粼波光。清風拂過,蘆葦颯颯作響,一只水鳥劃過長空,落在棧橋邊,又“倏”地不見了身影。
魚和鳥是沙湖生物鏈上兩個不可分割的環節。沙湖本身就是一個濕地環境,這里水產豐富,無污染,所以棲息的鳥特別多。小魚兒是鳥的美食,鳥糞又是良好的魚餌,肥美的蘆根水草和豐富的浮游生物又是魚、鳥共同的食物。沙湖湖水里生長著數十種魚類,不僅有鯉、鰱、鯇、鯽,而且有北方罕見的武昌魚、娃娃魚(大鯢)和體圍1米多的大鱉。
有人說,“沙湖是鳥類的天堂”,此言非虛。這里數量眾多的濕地鳥主要以鸛形目的鷺科鳥類為主,有蒼鷺、草鷺、夜鷺等7種,這些鷺鳥基本上分區筑巢,雖各有領地,卻互不侵犯。它們的體形優美,被譽為“風姿迷人的鳥類”,也被稱為“世界環保鳥”,皆因其對環境比較挑剔,稍不滿意便棄之而遠去,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沙湖的生態環境比較優越。
有趣的是,在水邊葦稈間、蘆叢底部更有鳥巢無數,每年春季,五顏六色鳥蛋散布其間,堪稱奇觀。許多鳥媽媽臥在窩里,等待自己的小寶貝出生;還有些鳥仿佛很空閑,在地上蹦來蹦去;而有些雄鳥好像很愛出風頭,一圈一圈地在領地上飛著,雌鳥們卻仍然安安靜靜地保護它們還未出世的寶寶。再過些日子,毛茸茸的雛鳥就隨處可見了。有時輕微的響動也會驚起上萬只飛鳥,黑壓壓一片如移動的云在空中盤旋,遮天蔽日,齊鳴不已。
到了秋季,伴著落日的余暉和搖曳的葦花,成群的鳥兒從水面掠過,頗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詩意。百萬只鳥兒在這里流連,成為沙湖景色一絕。此時坐在可容納數百人的觀鳥臺上,鸛鳴鶴舞,天鵝翔集,百鳥爭鳴,聲聞數里。真是人隨鳥轉,鳥為人鳴了。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