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山海百丈 五彩鄉愁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美麗鄉村 作者: 字號:【

  

  立夏,與玉環市作協一行文友結伴造訪浙江省玉環市蘆浦鎮美麗鄉村——百丈村。

  “一村一品”正在蘆浦這片熱土上遍地開花,百丈村則依托自然特色,致力打造3A級旅游景區。似乎鄉村振興戰略讓淡然的鄉愁變得五彩繽紛了,不是嗎?

  有故事的村落,似乎有一股神秘的絲線在牽引四方來客的腳步。蘆浦的最高峰——百丈巖,是百丈村最美的風景區,山上便有關于仙人、仙水潭、仙靈的蝦皮巖、周六元帥、騎巖鳥等神話故事與傳說。

  百丈巖的登山步道尚在建中,為圖方便,我們驅車繞蘆浦大坑村,往百丈巖景區進發。大坑村的山道也是剛修好的,半山腰的仙水潭已筑成小水庫,庫區這段路尚未硬化,又陡又窄,我不敢細看兩旁的景色,一鼓作氣,斂神屏息,直到車子抵達了山頂的三仙廟。三仙廟聳立于懸崖邊,甚是壯觀,我卻直奔主題,穿過蜿蜒于茂林的小路,來到百丈巖。

  遠遠望去,一塊巧石立于崖巔,空曠的背景下山嵐浮動,一種仙韻油然而生。近看,太生動了,不管是巖石的紋理,還是外形,活脫脫一只巨鳥,頭朝外尾向內。底部和山體豁然分開,完全是上下二石,其間的接觸面很小,似天外飛石。我用力去推,它巋然不動。

  站在這個位置俯瞰,即將竣工的玉環高速和樂清灣大橋在山海江河間利落地畫上幾個幾何圖形,交錯疊加,便向海天蒼茫處飛去,一種大美讓人頓覺心曠神怡!

  我與幾位文友坐在崖邊,聊起了蘆浦的前世今生。騎巖鳥像一位暮年遲遲的老巫師,沉默不言,只合著眼簾,享受陽光的沐浴。

  蘆浦,古稱蘆隈,在宋元以前是海峽,周邊長滿了蘆葦,部落的子民們只能搭寮在山上,山頂的巖坡成了曬場,故名蝦皮巖。明朝開始,趙、王、杜三家,合股圍筑東塘,圍成又被沖毀,后買了破船墊底再筑。清咸豐三年,臺風與大潮汛碰頭,東塘又決口,咸水沖入,民眾鍥而不舍,再筑。乾隆年間,江、周兩家合股,在百丈巖下至周家坦外筑成朝興塘。江、趙后人召集8家合股圍筑三角眼塘。嘉慶十八年,江家圍筑萬安塘,圍墾土地1050畝;后筑小沙頭塘,圍墾土地100多畝。分水村林家兄弟仨筑尚書塘,圍墾土地100多畝。清代筑成的還有西一塘、西二塘、顏家塘、烏巖人塘等。那些年,蘆浦還是一片荒涼,分水山前日影低斜,漩門渡口鷓鴣啼鳴。那些年,海峽兩岸一水相連,只能隔海相望,渡船通行。

  一代代蘆浦人利用雙手,捧起一塊塊涂泥,以一種接龍的方式,塑造未來家園模本。他們的父輩回歸到山阿,永遠守望家園,子子孫孫繼續合股頂替,從沒有宣告停止。到60年前,又圍筑海塘8條之多。20世紀80年代,蘆西塘合股圍墾成功。

  一位文友站起,面朝大海,聲情并茂的誦起了楊繡麗的《精衛填海》:“一個懷抱鮮花和體香的少女,她去海邊,登上無人的小舟??把心交給遠方無際無涯的海岸,把身體交給了死亡的波浪??”我心有所觸,抬頭仔細看看騎巖鳥,它不正是遠古那位失蹤的少女嗎?詩還在蒼穹飄飛,“??她振羽歸來了,整個部落最閃耀的寶石??我們的征程是星辰大海——天破了,就自己補起來。在海里淹死了,就把海填起來。”

  林中傳出幾聲鳥鳴。我側耳分辨,似乎叨咕著:“宏——愿——,宏——愿——”

  風云變幻、光影交錯,眼簾下一片片灘涂變成一塊塊良田沃土,分明是蘆蒲人在精衛填海的精神感召下,眾志成城。

  關于騎巖鳥,這里有個神話,說有一對吸天地靈氣的雌雄鳥,雌鳥經常外出覓食,尋覓采集周邊作物,被雷公發現。雷公認定此鳥是妖精所化,為禍世間,遂降下雷罰,將雌鳥擊成碎片,并罰雄鳥永世為石,不得化形。

  我們遠眺蘆浦群山,南北兩山排闥送青來。遙想當年,謝康樂移舟楚門港,登上蘆浦壽星山,如果百丈巖不與他失之交臂,有了他的妙筆生花,也不會出現如此拙俗的神話,憑空在旁捏造了一只雌鳥。

  我說,民間傳說和歷史記憶構筑“鄉村密碼”,揭示了人的命運在歷史長河中的跌宕沉浮,看來“合股冒險”是蘆浦人的遺傳因子吧。大家不一說起了蘆浦人的股份制創業史。

  1967年,舉國上下都在割“資本主義尾巴”的時候,蘆浦出了“打硬股”的“紅衛儀表廠”,全臺州第一,簡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韙。那時別說將你夭折,連貸款都給予了沒收。1970年,他人還在爭著姓“社”還是姓“資”,這些“子民們”早已悄悄打起“硬股”,做起了“紅頂商人”。是“好”還是“糟”?反正后來股份制企業遍地開花。

  文聯的張老師說,蘆浦是一部山水詩,它的林間草叢掩映著歷史的足跡,山頂溝底口口相傳著許多凄美的故事,譬如《司義闖關》。

  元末蘆隈大宅徐司官家,有五個如花女,好比五鳳樓中棲。長工司義與小姐三娘,好比張生與崔鶯鶯,還有丫鬟梅香好比西廂里的紅娘。司義家有三十六畝田、三十六崗毛竹山、三十六間大當店,為了與三娘小妹的愛情,司義卻愿意到大宅司官做長工。歷經了晨擔三擔水、舂四臼米、犁八角田的種種刁難,沖破了大穿堂、小穿堂、兩游廊里的重重機關,最后兩只鴛鴦鳥搭船闖十關,沖出了“金絲籠”。

  來自外塘的黃老師問我,“你曉得百丈巖什么時候最美?”我怎么會不知道呢,在深秋,我曾專門登上采桑嶺,去追尋六哥與五娘的遺跡。滿山的紅葉,從采桑嶺一直到百丈巖,斑斕奪目,百丈巖似乎被血一樣、火一樣的東西托著、浮著,令人憂傷和感動,我猜,那一定是周六與徐五娘血染的風采。

  與五娘相愛的周六,為徐府爭奪被占的山場,徐司官答應事成便將五娘許配給他。熟料,事成后徐司官反悔了。就在騎巖鳥的身邊,逃婚的一對,男的死在暗鏢之下,女的痛不欲生,跳下了??

  想來,騎巖鳥一定坐看了人間多少的別離淚、多少的興廢事。

  我們邊走邊談,來到崖下,只見一位勇敢的年輕人,正在百丈巖上攀巖,挑戰自我。這時,我的老朋友——百丈村支書薛福財,陪同蘆浦鎮領導上山來視察了。薛福財笑著向我介紹說:“今年以來,百丈村以百丈巖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創建為目標,分三期打造成集休閑觀光、文化體驗、康體養生等多功能于一體的休閑文化旅游勝地。工程預計總投資2800多萬元,現在的游步道建設還僅是剛剛起步。”

  過了一周,我特意再次走進百丈村,村口的花壇上立著一塊巨石,刻著“山海百丈”四個紅色大字,高聳入云端的百丈巖則為背景,頗為協調。凈潔的村道兩側,植著鮮花綠樹;一幢幢別墅拔地而起;街墻上,畫著一幅幅百丈巖的美景,宛如攤曬記憶深處的水墨長卷。被神話傳說洗禮的百丈村,也被鳥語花香包圍著。昔日的垃圾場,不知何時,建起了古色古香的回廊,閑來無事的幾位村民們靜靜坐著,有一番“裝飾了別人的夢”的詩意感。

  我走進村部大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幾個大字映入眼簾??

責任編輯:王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