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耶魯才子當“村官”
時間: 來源:中國農(nóng)村網(wǎng)-美麗鄉(xiāng)村 作者:雨睛 字號:【

  在殿堂和田壟之間,你選擇后者。腳踏泥濘,俯首躬行,在荊棘和貧窮中拓荒,灑下的汗水是青春,埋下的種子叫理想。守在悉心耕耘的大地,靜待收獲的時節(jié)。2017年2月,秦?飛被評為“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自從他卷起褲腳走進田野,他的故事就不僅僅是他自己的故事了。那是一個群體,甚至是一個國家和一個時代的故事。

  不了解農(nóng)村就不了解中國

  又黑又瘦、三十來歲的秦?飛送筆者前往村頭等過路班車,認識他的人站起來給他遞煙打招呼。他微笑著順手接過香煙夾入耳朵,在那人旁邊蹲下的同時,將一只黃球鞋墊在臀部下面,然后以“美國西部牛仔掏槍的速度”掏出打火機,伸到對方臉前點煙??

  你能想象得到嗎?這樣一個十足中國農(nóng)民范兒的小伙子,居然是畢業(yè)于美國著名學府耶魯大學的高才生。

  秦?飛說,他其實是個再平常不過的年輕人,只不過比一般人多了個世界名校的標簽。“當‘村官’既是偶然也是必然。”2011年春,就在秦?飛即將拿到經(jīng)濟學和政治學雙學士學位、很多同學開始到各大跨國公司投送簡歷尋找工作時,他想起幾十年前一位中國偉人說過的話:“中國說到底是個以農(nóng)為主的國家,不了解中國的農(nóng)村,就不了解中國。”

  帶著這個想法,秦?飛毅然回到國內(nèi),背起行囊,沿著“雙西”公路一路行走,一路考察。在甘肅和青海農(nóng)村,他走到田間村頭,住宿在農(nóng)家。“越走越覺得自己根本不了解祖國,用現(xiàn)在時髦的話說,甚至覺得自己是個‘假中國人’。因為中國的農(nóng)村太廣闊,眼前的一切都顯得那么陌生,我們知道得實在太少太少。”

  秦?飛產(chǎn)生了進一步深入了解中國農(nóng)村的想法。就在這時,他得知湖南省委組織部正在招聘考察一批大學生到農(nóng)村基層工作的消息,于是他停止行走,前往應聘。結果他成為衡陽市衡山縣賀家山村的村主任助理,任期3年。“月薪1450元,沒有編制,也沒有社保,但村民們也都沒有這些。”

  “賀家鄉(xiāng)副書記陳希軍在車站接我,他把我的行李捆到摩托車上,又讓我坐在后座上,就這樣,在山路上跳舞似的顛簸了一個多小時,終于進了賀家山村,成了當?shù)氐囊幻?lsquo;村官’。”

  農(nóng)民的夢想與我們不矛盾

  賀家山村占地1000多畝,有600多口人。村里給了他一個安身之處,是鄉(xiāng)政府的雜物間。房間十分陰暗,白天看書也要開燈;紗窗是破的,有漏洞的地方用紙堵住。生活條件的艱苦,秦?飛早有心理準備,可更難的問題還在后面,賀家山村的村民講的都是方言,“海歸”秦?飛縱然英語技能爆表,在這里也沒有用武之地,更別提他還要融入當?shù)氐纳睿c人交往。

  生活習慣的巨大差異也造成了隔閡:“記得剛到賀家山村上崗的第一天,早上我去澡堂洗澡,結果就有村民說,早上洗澡好浪費水不。”

  秦?飛聽不懂當?shù)胤窖裕€以為人家在跟自己打招呼。村主任胡傳佳拍著他的肩膀說:“小伙子,這里是中國,中國湖南農(nóng)村。如果你想得到村民的信任,在村里站住腳,就必須各方面都盡可能地向他們看齊。”

  他覺得村主任說得對,決定先從自身做起,把生活習慣變得跟村民一樣再說。胡主任告訴他,村民特別是年紀大的老人,習慣認人不看臉,大老遠一看衣服就知道你是誰。秦?飛一看,村民們果然每個季節(jié)基本就穿那么兩件衣服,連顏色都差不多,時間一長就成了標志。“我隨身帶著兩件T恤,上面有英文字母,顏色也比較花哨,但又沒帶多余的衣服,干脆就把T恤翻過來穿。”

  沒想到這樣一下子就拉近了秦?飛跟大家的距離。鄰居大媽見他的T恤線頭都露在外面,堅持讓他脫下來讓她幫他縫好。“嘗到甜頭后,我把皮鞋扔到一邊,整天穿一雙解放鞋在村中行走。本來我不會抽煙,但敬煙是大家相互尊重的一種表現(xiàn),我就逼著自己學抽煙,手上已經(jīng)有了煙也要接下別人敬的煙,可以將煙夾到耳朵上。如果遇到村民家吃飯,我也一定要進屋嘗幾口、夸兩句,表示沒嫌棄他家的飯菜。跟他們聊天時,要自然而然地把鞋脫下一只墊到屁股下,然后在路邊蹲下??”慢慢地,村民們把秦?飛當成了自己人。

  “要想真正取得村民的信任,必須做點實事才行。”當聽到村民抱怨,村里的水渠年久失修,影響了農(nóng)田灌溉時,秦?飛決定組織大家修水渠。最大的問題是沒有經(jīng)費,怎么辦?他決定去募捐。

  “我去北京想通過老同學的關系拉贊助,不料老同學站在門口好半天都沒認出我來。然后他拉著我去理發(fā)、洗澡,又拿出他的衣服讓我換上。‘如果不收拾一下,你簡直就是個乞丐,誰會相信你?’”在老同學的幫助下,秦?飛跑了多家企業(yè),共捐款15萬元讓他拿回去修水渠。

  后來,秦?飛干脆把西裝放在朋友家里,有活動的時候,讓朋友把西裝提前寄到當?shù)毓潭ǖ那嗄曷蒙?,他趕到后取回衣服,洗個澡打理好頭發(fā),換好衣服再去參加活動。“我在酒會上用中文或英文給他們講農(nóng)村各種各樣的故事,很有趣,很多人圍過來聽,他們當中或許就有人能給我提供幫助。”

  沒想到村里修水渠,有了錢也不能輕舉妄動,因為土地是村民集體所有的,必須有個議事程序。結果第二村民小組合計42家人,有41家都來人開會表示支持,只有一家姓劉的沒來人。秦?飛覺得,反正這是為村民謀福利的好事。而且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可以動工了。豈料剛要動工,那位劉姓村民趕到,吼了一嗓子說:“這事沒征求我的意見,我看誰敢動!”原先表態(tài)支持的村民們都不說話了。

  秦?飛后來才弄明白,這位劉姓村民以前當過建筑包工頭,在村里也算是個“成功人士”,有點威望,大家都不想得罪他。秦?飛沒辦法,聽說老劉最愛抽煙,就每天帶兩盒好煙到他家,給他點上,一邊天南海北的聊天,一邊伯伯叔叔地叫。“一周后,他終于點頭了,卻提出讓他來施工。”秦?飛知道,如果答應,對方要價太高;如果一口回絕,自己就會前功盡棄。最后他婉轉地表示:“這個工程已經(jīng)跟別人簽了合同,沒法改了。不過只要叔叔你支持村里的工作,將來還怕沒有你的工程做?”老劉不好再說什么,只好默認。

  “通過跟村民們打交道,我發(fā)現(xiàn)他們非常熱愛生活,都盼望著子女能得到好的教育,長大后有出息,希望自己能住上更舒適的房子,有更高水平的醫(yī)療服務和更可靠的社保,說到底,就是把日子過得更好。我理解這是最簡單、最樸素,也是最基本的想法,與我們的夢想一點也不矛盾。”

  找對了方向后,秦?飛聯(lián)絡各種關系,先后籌資80多萬元,為村里留守老人建造一所田園式的敬老院。“小秦來之前,村里沒有路燈,學校連互聯(lián)網(wǎng)都沒有?,F(xiàn)在,學生課桌上擺上了平板電腦,崎嶇的山路變成了水泥路,通上了校車。”村主任介紹說。

  秦?飛的努力得到了村民們的認可。2012年底,超過85%的村民投票選舉他成為衡山縣人大代表,半年后又當選市人大代表。2013年5月4日,湖南省政府授予秦?飛個人一等功獎章,這項殊榮之前只頒給過奧運冠軍和搶險犧牲的消防員英雄。

  讓夢想在田野生根發(fā)芽

  2014年8月,秦?飛在湖南衡山縣賀家山村的3年“村官”任期屆滿。離開賀家山村后,秦?飛又續(xù)聘了“村官”,被縣組織部調到了衡山縣白云村,任期仍是3年,到2017年8月為止。

  在白云村,秦?飛改變了在賀家山村的做法,不再簡單地四處“找錢”幫村里搞建設,而是想辦法幫村里“造血”:他在民政部注冊了一個“黑土麥田鄉(xiāng)村創(chuàng)客計劃”,設想招募一批大學生到各地農(nóng)村去創(chuàng)業(yè),同時游說企業(yè)參與這項公益。他需要企業(yè)贊助大學生的工資,讓大學生在村里了解情況后,在名人企業(yè)家的指導下,找出一個創(chuàng)業(yè)的點子,帶領農(nóng)民致富。在他們完成任務回到城市的時候,企業(yè)又能優(yōu)先錄用他們成為員工。

  著名企業(yè)家馬云和張亞勤對秦?飛的計劃很感興趣,他們各自通知了阿里巴巴、百度的有關人員和秦?飛對接。2016年秋,秦?飛專程去這兩家公司介紹自己的創(chuàng)客計劃。這兩家公司都表示支持他這個計劃,目前項目已經(jīng)開始啟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我覺得我的理想只有植根在綠色的大地上才能生根發(fā)芽。我相信要不了多久,我這個計劃就可以幫助更多的鄉(xiāng)村和大學生結合在一起,真正體現(xiàn)出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的前景。”

  接受采訪時,秦?飛剛剛敲定了一項跟新希望集團的合作項目,創(chuàng)客會按企業(yè)要求指導村民養(yǎng)豬,他面試了一批申請做創(chuàng)客的大學生,已經(jīng)錄取20人,并開始了工作。

  筆者問秦?飛:“有人說你當‘村官’是在為自己的名利鋪路,你怎么看?”秦?飛想了想說:“怎么說呢?就好比上小學就是為上中學、大學鋪路,并不是為了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而鋪路。只是說如果我做得好,對以后進一步發(fā)展有利,可以更好地幫農(nóng)民,同時也實現(xiàn)我自己的夢,有什么不可以?”筆者暗暗佩服他的坦誠。

  2017年2月,秦?飛被評為“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這些榮譽,我只當做是對我的鼓勵。而我真正想做的,是要用自己的努力,去感動千千萬萬的農(nóng)村家庭??在幫農(nóng)民實現(xiàn)中國夢的同時,也在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

責任編輯:王萍
    
中國農(nóng)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wǎng)|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農(nóng)村雜志社唯一官網(wǎng)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wǎng)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nóng)村雜志社唯一官網(wǎng)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