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是北京西部山地的總稱,屬太行山脈最北段,居太行之首,古代被譽為“神京右臂”,拱衛著北京城。
西山的地理范圍一般認為北起北京市昌平區南口關溝,南抵房山區拒馬河谷地,西至市界,東臨北京小平原,包括海淀區萬壽山、香山和玉泉山及頤和園、靜宜園、靜明園、暢春園和圓明園“三山五園”歷史文化景區、房山區琉璃河西周燕都遺址及潭柘寺、臥佛寺等眾多寺廟,行政區包括昌平、海淀、石景山、豐臺、門頭溝和房山六區的全部或部分,總體呈東北——西南走向,長約90公里,寬約60公里,面積約3000平方公里,約占北京市面積的17%。
“西山文化帶”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展示交流窗口,具有很高的歷史地位與綜合價值,是北京的文明之源、歷史之根、文化之魂。覆蓋了從史前至當代漫長的歷史時期,文化遺產和風景名勝區眾多,文物保護單位級別高,包括世界文化遺產、國家級、市級等各級文物保護400余處。
“西山文化帶”文化形態多樣,包括以周口店龍骨山猿人遺址、琉璃河西周燕都遺址為代表的考古文化,以清代“三山五園”為代表的特征鮮明的皇家文化,以潭柘寺、大覺寺、龍泉寺為代表的歷史悠久的宗教文化,以妙峰山為代表的傳統民俗文化,以景泰陵為代表的陵墓文化,以清華、北大為代表的高等教育文化,以長辛店、香山雙清別墅等革命史跡為代表的紅色文化,以曹雪芹、納蘭性德故居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貝家花園、圣瓊佩斯故居、林邁可小道為代表的中外交流文化,以永定河為代表的山水生態文化,以及傳統村落古道文化、園林古建文化、軍事防御文化、民族融合文化和農業休閑文化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