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芙蓉鎮:掛在瀑布上的千年古村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美麗鄉村 作者:文圖 張德強 字號:【

  說起湘西王村,幾乎無人知曉,但若說到芙蓉鎮,卻早已聞名全國。芙蓉鎮擁有2300余年歷史,是原湘西王府所在地。古鎮三面環水,湘西最壯觀的酉水河大瀑布飛流直下,又穿鎮而過;五里石板街銜水沿山,蜿蜒而上;土家吊腳樓懸崖臨水,鱗次櫛比而建??為這座小鎮贏得了“掛在瀑布上的古鎮”之美譽。

  “懸掛在瀑布上”的古老水鄉

  1986年,謝晉導演根據古華所著的同名小說,在湖南湘西自治州永順縣王村拍攝了電影《芙蓉鎮》。這部影片在1987年第7屆金雞獎上獲得最佳故事片、最佳女主角等5項大獎,一時間轟動全國,藏在深山人未識的湘西王村,也因此改名為芙蓉鎮。

  它正面臨酉水,左傍營盤溪,右依猛洞河,正是有了這些水的映襯,古鎮才更顯出它那迷人的韻致來。當年,文學大師沈從文舟泊芙蓉鎮,也被這里的風景所驚詫,于是有了這么一段心語:“白河中山水木石最清奇的碼頭,應數王村??”沈老筆下的白河就是芙蓉鎮前的酉水河。

  古時,芙蓉鎮以松林晴雪、梧桐蔭月、蜀楚通津、澄潭映月、平橋晚眺、龍洞煙雨、瀑布驚雷、十里畫廊、天生石指和云峰聽濤等十大景點著稱于世。“天下山水之驕,難甲十里畫廊。”這是元朝末年畫家王冕的一句感嘆之語。當年,王冕云游四方,見這里山水奇特,便隱居下來潛心作畫,十里畫廊也因此名噪一時。

  芙蓉鎮三面環水,五里石板街銜水沿山蜿蜒而上,土家吊腳樓懸崖臨水鱗次櫛比而建,就像是掛在瀑布之上,憑水而立。“石破天驚響如雷,飛花噴霧雪千堆”,正是描繪芙蓉鎮瀑布氣勢之言。它也是湘西最大最壯觀的一道瀑布,分兩級從懸崖上傾瀉而下,聲勢浩大,水大的時候方圓十里都能聽見瀑布的轟鳴。

  瀑布旁的“土王行宮”是芙蓉鎮的一大亮點,這座氣勢不凡的吊腳樓建筑群,是當年富甲一方的土司王的避暑山莊。土王行宮分為酉陽宮和八部堂兩大主建筑,其中酉陽宮就是現在芙蓉鎮4A級景區內供游人參觀的核心景點;八部堂則由本土著名設計大師符文先生改建成當前世界流行的“懸崖飛瀑”高端民宿客棧,擁有26間臨江觀瀑房,每間配帶獨立觀瀑陽臺,其中,270度無敵瀑景房,應是芙蓉鎮獨有的。面朝瀑布,春暖花開,再加上夢幻夜景的誘惑,非常適合追求寧靜的小眾度假群體。

  藏龍臥虎的“酉陽雄鎮”

  芙蓉鎮是湘西的四大名鎮之一,因得酉水舟楫之便,上通川黔,下達洞庭,自古就有“蜀楚通津”之稱,享有“酉陽雄鎮”等美譽。

  走在古鎮幽深的石板巷里,那些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土家族、苗族老吊腳樓和石獅、石雕欄等隨處可見,這些古民宅內,大都設有貨柜。柜臺離地面有大半人高,是為了方便客人看貨取貨,即使騎馬坐轎也可看貨交易。據史料記載:清乾隆、嘉慶、道光年間,芙蓉鎮店鋪有500余家,每日騾馬絡繹不絕,貨物集散,商賈云集,一派繁榮。

  歲月滄桑,隨著陸路交通的日益發達,作為水陸碼頭的芙蓉鎮逐漸褪去它昔日繁榮萬千的景象,而成為一抹遠去的煙云。不過,品味它的古老,咀嚼它的厚重,足可讓人停下來,靜靜地細讀和思考。

  現珍藏于芙蓉鎮湘西民俗博物館內的溪州銅柱,極其珍貴,屬國務院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保護文物。銅柱高4米,八棱形狀,中空,重2500公斤,柱面銘文2600多字。這一珍貴國寶,是研究土家族、苗族歷史文化及中國民族關系史的重要實物見證,同時也記錄了五代十國當地發生的一場戰爭。

  除了鎮館之寶溪洲銅柱,芙蓉鎮民俗博物館內還有手搖腳踏的棉花機、鳴號的羊角,以及世代相傳的雕花牙床等,近百件散發著鄉土氣息的民間用具比比皆是,展示著土家人豐富的歷史。

  也許是古鎮這些歷史靈光的吸引,芬蘭牧師梅先春于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不遠萬里來到永順縣設堂傳教。美國籍神父梅怡、鮑世希、惠澤民等傳教士也把天主教堂設在了芙蓉鎮。這些教堂遺跡如今依在,那些蒼木古墻,叫人頓生滄桑肅穆之感。

  芙蓉鎮的古樸典雅和厚重的歷史文化,也引來了諸多游客和藝術家。中國織錦工藝大師單海鷹一次次地在這個地方感受、發現,創作了大量的西蘭卡普經典作品,法國達烏拉斯文化藝術中心就收藏了數百件。西蘭卡普意為土家族織錦,秦漢時期為朝廷貢品。在芙蓉鎮,大凡土家姑娘都會織錦。漫步古鎮,機杼聲聲,有如天籟,靈巧的土家姑娘飛絲走線,斑斕迷眼。

  而本土的篆刻名家徐家登,曾憑借一把小刀在日本的東京和大阪作現場表演,引起強烈哄動。他的一系列篆刻作品,無一不折射出濃郁的土家族文化和東方文化的精湛,被外界譽為“土家刀神”。

  古鎮人過年過的是土家族的趕年,比傳統春節早一天,這當然有它的由來。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年僅19歲的永順第24代土司彭翼南奉旨赴東南沿海抗倭,因出征時間恰逢春節。為此,他就和將士們索性提前一天把年過了。后來,彭翼南率3000士兵在沙場所向披靡,王江涇一役斬倭寇1900余,明史譽為“東南戰功第一”。土家人為紀念彭翼南的顯赫戰功,便襲承了過趕年這一習俗。

  到了正月間,古鎮成了儺戲、漢戲的天下了,演戲的人忙得不分晝夜,看戲的人也是忙東忙西不顧晝夜,這喜慶鬧騰的場面,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日方逐漸降溫。其間,堪稱熱鬧之最的當數土家族的擺手舞了。每逢節慶,古鎮的人就燃起篝火,不分男女老少野性十足地跳,酣暢淋漓地跳,它所表現的內容都是土家族先民原汁原味的生產和生活場景。

  五里長街上的土家風韻

  如果你從碼頭上進入這座古鎮,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幢氣勢宏偉的土家城樓。此城樓皆為純木質結構,設計精妙,用工細琢。樓檐下懸掛有導演謝晉題寫的“芙蓉鎮”三個大字的牌匾。

  因為有劉曉慶在《芙蓉鎮》里賣米豆腐的印象,我們直接去五里長街上找米豆腐店。沿河一帶,我們看到的米豆腐店就有十來家,當然,最風光的還數石牌坊前113號、寫有“正宗劉曉慶米豆腐”招牌字樣,掛滿了電影劇照的那家。米豆腐5元一碗,看起來像面疙瘩,用米為主料經精心配制的食品,切成一厘米見方的小粒,狀似蝌蚪,經水瀝干,佐以小蔥、豆瓣醬等,那柔滑酸辣的口味,至今令人留戀。

  石板古街小道幽深,順山蜿蜒。民居參差,古色古香。在這里,建筑統為清一色的吊腳樓式店鋪,高低錯落。吊腳樓的一端以河岸為支撐點,另一端懸在水面,高高的懸柱立于水中做支撐。

  這種由正屋、偏屋、木樓三部分組成的木樓很有特點:木欄上雕刻的“回”格、“喜”格、“亞”字格等吉祥圖案格外醒目;屋脊均以瓦作太極圖形,四角翹檐,玲瓏飄逸;吊腳樓一半在河岸上,另一半卻是由水泥柱支撐著直插河底,人們巧借一片水面,建起了獨特妖嬈的住房。憑欄望去,對岸燈火點點,老街人來人往。

  在即將告別之際,我猛然覺得芙蓉鎮不光是一座依山傍水的美麗古鎮,更變成了一朵高潔、美麗的芙蓉花,飄散出陣陣清香,芬馥誘人。

責任編輯:王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