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別了,亮花稈
時間: 來源:中國農(nóng)村網(wǎng)-美麗鄉(xiāng)村 作者:文/高原水萱 字號:【

  說起亮花稈,別說城里的孩子,就是鄉(xiāng)村里的孩子,如今也不知道它為何物了。

  時代的潮涌澎湃向前,以摧枯拉朽的態(tài)勢席卷一切,舊的事物輕易就被歲月湮沒,比如以前農(nóng)忙季節(jié)常用的蓑衣斗篷,自從有了可取而代之的塑料雨衣,現(xiàn)在便極其稀見了,只在少數(shù)人的少許記憶里殘存,暫得不離。

  偏偏我是個懷舊的人,手里敲著方便快捷的鍵盤,卻想念那在紙上劃過我青澀歲月的鋼筆;頭上頂著明晃晃的電燈,卻想念那照亮了我整個童年的亮花稈。

  我三分之一的童年,是在沿河土家族自治縣烏江邊的小山村龍家?guī)r度過的。我們的寨子,說起來臨江,其實是高懸在縣城東岸豬腦巖的半山腰上,到江邊還隔著兩三重小山的距離。

  為美化起見,縣人都喜歡把豬腦巖寫作“珠瑙巖”,我也不能免俗,在多篇關(guān)于烏江的敘事里都這么寫。實則從烏江西岸看過來,這綿延數(shù)十公里的一架大山,活脫脫就是一只豬腦。更奇特的,是我們寨子頂部的那面懸崖。上有三個洞口,遠(yuǎn)看像極了豬臉上的鼻子眼睛。而懸崖下面的亂石堆中,還有一個名為“豬洞”的小山洞。據(jù)進去過的寨上人說,洞里有天然形成的豬肝豬肺,甚至還有一盆豬血。我沒有親見,但想,這也許就是豬腦巖得名的一個原因吧。

  以我們這坐落在懸崖底下的龍家?guī)r寨子為圓心,繞著豬腦巖畫一個圈,周邊的寨子依次有鳥窩坪、大席場、黃家山、桐元、玉家溝、跳金堆、劉家坡和十二盤。幾個寨子地盤交錯,互通姻親,那便是我的大部分世界。

  而更私密的世界,就是龍家?guī)r。仍以寨子為中心,到山林和地里去,往南,有強盜土、朱家坪、大青林、櫸木剌、大茅坡、石家溝;往西,沿著去往江邊縣城的小路,一溜下去,有巔上、拐上、田彎、苕洞田、紅砂嶺、溝底下、懶板凳、大彎;往北,上豬腦巖山頂,有巖上、肋肋上、二洞巖、外龍坡;往東去往李花飄香的沙子鎮(zhèn),有涼水井、蜂桶坡??這些土得掉渣的地名,便是龍家?guī)r深刻在我心底的記憶,也是那個由亮花稈照亮的安逸祥和的小世界。

  說了這半天,似乎還沒有接觸到正題。到底什么是亮花稈呢?

  亮花稈的母體,是粗壯的向日葵桿。記憶中,我家院壩坎下的菜園子里,每年都茁壯生長著幾株高與屋齊的向日葵。人們種向日葵,主要是取用它的種子,收割后的向日葵桿就隨意丟棄了。而在生性勤儉的祖母眼里,萬物自有其用,無一處可供浪費。她把砍倒在地的向日葵桿收攏來,扎成捆,放到爛田(自帶水源,四季不枯的稻田)里去,再覆上厚厚的泥土。來年春耕,漚了一冬天的葵捆被挖出來。此時,向日葵桿的外皮與內(nèi)瓤盡皆失去,只剩下中空的木質(zhì)纖維。祖母將它們洗凈晾干,就制成了白生生的亮花稈。

  亮花稈極易點燃,是上好的引火柴。又因其燃燒時能發(fā)出耀眼的光亮,還能代替火把。亮花稈的原料易取易得,制作簡單,攜帶方便,在手電筒尚為稀罕之物的年代,它便成了山民們夜行時不可或缺的幫手。那些年,寨上人夜里走村串寨,亮花稈便一晃一晃地晃亮了老家大半個夜空。

  年幼的我,就曾在亮花稈的照耀下,踉踉蹌蹌地跟在四孃、五孃的身后,走一兩里山路,去一嶺之隔的跳金堆村看露天電影。

  熒幕張掛在跳金堆村小學(xué)校的操場上。放映的消息早已傳遍周邊各寨,跳金堆人熱情地為前來觀影的各處親戚朋友們擺好了凳子:草墩、矮板凳、長板凳、高板凳??甚至連標(biāo)配堂屋八仙桌的大板凳也加入了這密密麻麻的凳子八卦陣!大人小孩們穩(wěn)坐板凳陣中,無比興奮地等候著捕捉放映機投射到幕布上的斑駁的人像光影。

  電影結(jié)束,熒幕黯淡,山路卻亮起來。眾人紛紛呼親喚友,結(jié)伴一同回寨去。亮花稈燃燒時迸出的火星伴隨晚歸的腳步,在各個方向起起落落。明亮的火光照著喧嘩的山野,大人們或是痛罵作惡多端的南霸天,或是恨不得一鋤頭砸了黃世仁。孃孃們則喜歡學(xué)唱影片中的插曲,我濡染其間,平生第一次開口唱歌,就是“洪湖水呀,浪呀么浪打浪??”再唱,便是“北風(fēng)那個吹,雪花那個飄??”

  童年總是讓人特別難忘。龍家?guī)r寨子不大,那時合村人口總共還不到兩百人。便是這不多的人數(shù),還按血緣分成了三大房。三房人之間關(guān)系錯綜復(fù)雜,時常有一些恩怨糾葛,但那不在我的思考范圍內(nèi)。奶奶與父親教給我們的是見老尊老、見小愛小。所以,每當(dāng)有人從我家院子里經(jīng)過,我們兄妹便追著人家的身影喊個不停:二公、三公、幺公、毛子公;大伯伯、民伯伯、海伯伯、華伯伯、美伯伯;長爺、老五爺、四爺、咪爺、百泉爺、毛爺;福園孃、秀園孃、細(xì)孃孃、碧花孃;大哥、安邦哥、安發(fā)哥、灰二哥、安文哥、文紅哥、龍飛哥;還有我同齡的小伙伴——朝霞、紅霞、春霞、玉霞、玉梅、玉環(huán)??我覺得他們都很和氣,質(zhì)樸善良。以至于我在外漂泊的這些年,夢里總會回到那熟悉的家鄉(xiāng)與難忘的場景。

  那時,身材魁梧、嗓門高大的民伯伯是我家的常客。從他家到我家,要下一坡竹林,再走過一道長長的田埂。入夜時分,當(dāng)我們看到竹林里或是田埂上火光閃爍,便知道是民伯伯要來串門了。民伯伯一來,先熄滅了手中的亮花稈,然后坐下來,接過祖母遞給他的家種的旱煙,慢慢裹好,放進竹根做成的煙斗里,吧嗒吧嗒吸幾嘴,再啐一口痰,然后抬起頭,眼望前方,就開始他的各種講述。

  民伯伯知道很多鄉(xiāng)間掌故。比如告訴我們龍家字輩的排列;告訴我們正月十五晚上要點向陽燈送別祖先的魂靈,到夜里十二點時,將一個草墩扔進堂屋,便是“開天門”,喻示一年都有好運氣??他講得精彩,我們也聽得入神。常常是夜幕深垂了,他才收住話題,起身點燃亮花稈,走過田埂,再踏著一浪蓋過一浪的蛙聲,慢慢穿過竹林上坡去。

  那時,四孃剛剛結(jié)婚,姑父是鄰寨桐元村人。有一次,兩人坐在灶門前燒火,嘀嘀咕咕不知在說些什么。他們沉浸在新婚的幸福之中,絲毫不避諱一旁年幼的我。突然,四孃舉起手中的亮花稈就往姑父身上一陣拍打。姑父笑瞇瞇地看著她,也不躲閃,反倒是四孃扔下亮花稈,嬌羞無言地?fù)溥M姑父懷里。姑父輕撫著四孃的頭發(fā),也沒有說話,只是一直笑,一直笑。

  那是我初次見識到愛情的美好。這么多年來,那個場景一直藏在我心底,提醒著我,無論歲月多么艱難,只要兩心相依,人間始終還是有溫暖。后來四孃因病去世,姑父至今不曾續(xù)弦。這是讓我此生最為感動的鄉(xiāng)村愛情之一了。

  有時候想,老家有這么多的人、事、物,我為什么總會在不經(jīng)意間想起亮花稈?

  或許,就因為它是一個引子,能串聯(lián)起我散落的記憶。就像一個失戀的人走過曾經(jīng)駐足的咖啡屋,一下子所有的故事便都涌出了心底。只是物不再,人也非,徒留悵惘罷了。亮花稈屬于過去,我對老家不絕于心的憶念也屬于過去,和那丘漚制亮花稈的爛田,在時空的更迭中,一起蛻化為了一腳踩下去就會深陷其中的鄉(xiāng)愁。

  又或許,亮花稈是一個隱喻,能告訴我生活的滋味在哪里。我走過長長的路,經(jīng)歷了許多事后,才明白,人只有在世事上去砥礪磨煉,才會有應(yīng)對各種困難的勇氣和底氣,人生就像亮花稈,要經(jīng)受生活爛泥里一番近乎窒息的脫胎換骨,蛻去青澀與空虛,才能獲得通體的瑩白如玉與燃燒時的耀眼光芒!

  當(dāng)我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父輩們的名字,已大都如秋風(fēng)中凋零的黃葉,撲入忘川而一去不返。同齡的伙伴們,也為著生活而各奔東西。還有什么是歲月帶不走的呢?不能帶走的,它都替你帶走了!

  別了,亮花稈!別了,龍家?guī)r!別了,我永不再來的童年!

責(zé)任編輯:王萍
    
中國農(nóng)村雜志社| 關(guān)于本網(wǎng)| 版權(quán)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zé)條款| 廣告招商|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農(nóng)村雜志社唯一官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仿冒必究 轉(zhuǎn)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wǎng)絡(luò)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shù)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shù)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wù)所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nóng)村雜志社唯一官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仿冒必究 轉(zhuǎn)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