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告別低矮平房 搬進山居洋房——險村搬遷工程建設過半
時間: 來源:中國農村網-美麗鄉村 作者: 字號:【

  近年來,為盡快改善山區農民的居住條件,門頭溝區委區政府將山區農民的搬遷工作視同為與棚戶區改造同等重要的民生工程,指出:險村搬遷工程要按照大景區組團、精品旅游村、新農村建設三種類型因地制宜進行推進。

  目前,全區38個搬遷村全部動工建設,有10個村主體竣工;25個村開工建設;3個村前期手續基本完成,預計今年可開工建設,2018年完成所有搬遷村主體建設。

  聚焦政策  合力推進搬遷工作

  在險村搬遷工程啟動之初,門頭溝區委區政府統籌協調,建立了農民搬遷工程聯席會議制度,合力推進搬遷工作。

  一方面聚焦政策,整合了區農委抗震節能改造、一事一議,區發改委生態移民、煤改電、煤改氣,區旅游委精品旅游村建設,區水務局上下水改造,區科委新能源試點等各項政策,穩扎穩打。另一方面,在區領導與電力、燃氣公司的多次協調下,門頭溝區搬遷村在新能源的使用上走在了全市前列,空氣源熱泵、地源熱泵、電熱膜、太陽能、儲能式熱庫、LNG(液化天然氣)、氫烴油等新能源試點相繼落地。尤其是在LNG的使用方面,門頭溝區出臺的補貼政策,保障了農村地區用氣與城市居民用氣同等享受2.28元/立方米的優惠價格,大幅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條件的同時減少了農戶采暖費用的支出,從根本上杜絕了劣質燃煤的使用。

  細化政策  督促指導

  在險村險戶搬遷工程實施前,門頭溝區農委反復研究涉及搬遷的各項政策,結合已取得的搬遷經驗,編制了《門頭溝區統籌規劃進一步推進山區險村農民搬遷工程實施細則(試行)》。在掌握政策的基礎上,區農委多次深入基層督促指導各鎮開展搬遷工作,反復強調“充分發揮農民主體地位,是順利推進搬遷的前提與基礎”。實踐過程中,還總結出搬遷工作的“三步曲”:首先是村集體成立工作小組,在充分征求農戶意見的前提下出臺《搬遷方案》,明確舊房拆除、新建戶型、自籌資金等方面的搬遷細節等問題,并通過“四議兩公開”程序反復論證完善。其次是鎮政府聘請規劃設計公司,依據上述《搬遷方案》,量體裁衣進行規劃設計,編制施工圖紙及預算。最后由設計咨詢公司對搬遷村規劃設計進行整體把關,由造價咨詢公司對搬遷村施工圖紙及預算進行造價評審。相關工作完成后,搬遷工作才可全面啟動。

  造價控制  規劃引領

  為了嚴格控制搬遷資金缺口,門頭溝區政府聘請了北京恒德潤造價咨詢公司全面介入全區搬遷工作,負責對搬遷村的施工預算及圖紙進行評審,確定合理的工程造價,同時在工程完工后做最后的竣工決算。

  為了提高全區搬遷村規劃標準,門頭溝區農委聘請了北京市住宅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進行險村險戶搬遷規劃設計咨詢工作。一是編制了洪水口等精品旅游村的規劃設計,二是把關全區搬遷規劃,三是出臺了《門頭溝村居改造提升設計導則》,從總體上把控了搬遷規劃,提升了搬遷村的設計標準。

  因村制宜  多種模式并舉

  自2013年實施險村搬遷工程以來,門頭溝區各鎮、村結合自身地域特色,分別制定了符合本村實際的拆遷方案,先后出現了“法城模式”“東馬模式”“炭廠模式”等先進經驗。

  法城模式就是充分尊重農民主體地位,召集村民代表,通過多輪的四議兩公開程序,反復討論、制定村莊搬遷方案。在工程實施的過程中,法城村將搬遷出現的問題提交村民代表大會,“當面鑼、對面鼓”地討論解決,通過這種方式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真正做到了“民主化搬遷”。

  東馬模式就是“一戶一策、資金倒算”,即根據搬遷政策建房補貼金額以及1500元/平方米的指導價格,倒算出每戶居民能享受的搬遷免費補貼面積,多建面積部分由村民自籌解決。在搬遷過程中,東馬各莊村創新思路,在村委會設立了村級“建材超市”,供村民自行選擇裝修材料;同時將每戶的搬遷信息編制成公示板,貼在每家門前,搬遷事項一目了然,公開透明。

  炭廠模式就是在統籌村莊規劃、統一房屋風貌的前提下,由村民自主進行房屋建設,在達到規劃要求標準、通過驗收后,兌付建房部分的搬遷政策資金及抗震節能改造資金到每戶,同時預留了部分搬遷基礎設施費用由村委會統籌組織基礎設施建設。

  及時總結  理順思路

  門頭溝區農委每年定期組織搬遷鎮、村相關人員,赴北京農學院參加山區建設培訓班,學習險村搬遷及山區建設的各項政策。同時組織大家到懷柔、密云等地參觀學習險村險戶搬遷的先進經驗。在此基礎上,及時將“法城模式”“東馬模式”等總結成典型材料,將現有的經驗分解歸類,變成了可供其他村照搬的模塊化搬遷模式,并召開搬遷現場會,組織相關鎮、村多次參觀學習;將搬遷的整體流程分解歸納,從入村的政策宣傳開始到最終的竣工結算,總結出13條搬遷步驟,提供給各鎮參考。

  在區領導多次召開現場會的帶動下,各鎮村加強了橫向交流學習,優秀經驗迅速傳播。妙峰山鎮禪房村、炭廠村,雁翅鎮河南臺村,齋堂鎮柏峪村等在原有經驗的基礎上,又結合本村特色進行了延伸性創新。如:禪房村有第一書記參與搬遷,團結村兩委統籌推進;炭廠村結合神泉峽景區,打造了全區第一個“溝域——搬遷”協同推進的新模式;河南臺村在資金管理與使用上,規范了鎮、村兩級的具體資金使用流程,確保了搬遷資金的安全落地;柏峪村試點了“先籌備、后啟動”的搬遷方式,在自主全面完成前期工作后才納入搬遷計劃。

  目前,法城村、龍門口村、水峪嘴村、東馬各莊村等村的搬遷農戶已經相繼入住新房,在搬遷避險、建設新家園的同時,還搬出了新生活、新生態、新產業和新農民。

  搬遷工程與低收入幫扶工作緊密結合,搬出了新生活。

  38個險村的搬遷工作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個別村莊因為飲用水問題還要搬離老村,由鎮政府重新選址新建。為此,門頭溝區委區政府提出要求:險村搬遷不是簡單地讓農民搬進新居,而是要把富民理念貫穿整個搬遷工作的始終,要把搬入新居變為農民過上新生活的契機和轉折點。

  根據區委區政府指示精神,門頭溝區相關部門優先對低收入村實施搬遷,在38個搬遷村中共有12個村為低收入村。通過搬遷,目前,椴木溝、塔河等低收入村成了景區節點上的旅游村,一些想翻建房屋卻無錢無力的特困戶,也住上了安全、明亮、節能、抗震、保暖的新居,當地村民不僅搬入了新居還搬出了新生活。

  搬遷工程與美麗鄉村建設緊密結合,搬出了新農村。

  新村要有新氣象,相關部門按美麗鄉村標準進行規劃設計,充分考慮產業發展和公共服務設施,融入文化元素,提升建設品質。建設新居的同時,全面提升新村水、電、路、氣、暖、通訊、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讓遷入新村的農民同等享受城市基礎設施。

  搬遷工程與溝域經濟建設緊密結合,搬出了新產業。

  結合重點溝域內的產業發展打造了一批精品旅游村莊,探索出“溝域——搬遷”協同發展的新模式,即“通過溝域建設帶動區域旅游,通過搬遷新村承載消費升級”,讓搬遷農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清水鎮洪水口村、妙峰山鎮炭廠村、王平鎮韭園村等村民,利用新居的閑置房間開辦了各具特色的農家樂及民俗接待,實現了家庭就業,增加了經濟收入。

  搬遷工程與煤改清潔能源緊密結合,搬出了新生態。

  通過險村搬遷,門頭溝區在新能源的使用上走在了全市前列,空氣源熱泵、地源熱泵、電熱膜、太陽能、儲能式熱庫、LNG(液化天然氣)、氫烴油等新能源試點相繼在新村中落地,從根本上杜絕了劣質燃煤的使用,使全區的村莊全部成為無煤村。

  據了解,門頭溝區險村險戶搬遷工程從2013年啟動至今,已經連續實施了五年,總計劃完成6152戶10756人的搬遷任務。在2018年底要建設38個“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屆時,在京西的大山深處,青山綠水之間,以往灰頭土臉、殘破臟亂的村落將被白墻紅瓦的山居抑或是兩、三層的小洋樓所代替,山區的百姓由此過上讓城里人羨慕的生活。

責任編輯:王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