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條肉、柴雞燉蘑菇、小棗切糕、炸藕盒、野菜團子、春餅套餐??光看菜名,就已經讓人忍不住將口水咽了又咽,媽媽的味道、家的味道更是在心頭縈繞。
在旅游的途中,“玩”得好是重要的事情,而“吃”得開心更是件重要的事情。邊游民俗,邊品家宴,體會從口到心的熨帖溫暖,相信是很多市民的心愿和念想。
但現實問題是,很多可以滿足采摘、游樂的旅游地點卻吃不到地道的家宴,即使能吃到,餐飲接待能力弱、檔次低、不成體系的短板確實存在。那能否將旅游和美食相互促進,發展共贏呢?北京市通州區西集鎮在全鎮遴選家庭“私房菜”,推出“西集家宴”,打造讓人難以忘懷的西集味道,帶動西集鎮旅游產業實現新的提升。“我們希望將這些地道的、有著家味道的菜品做成經典,將西集家宴打造成西集旅游產業的一張新名片。”西集鎮旅游辦負責人充滿期待地說。
突破旅游發展瓶頸 西集家宴應運而生
為提升旅游產業發展,近幾年,西集鎮積極推出“企業+農戶”的發展模式,不斷拓寬百姓致富渠道,大櫻桃、草莓等特色果品及生態環境優質名片越來越響亮,西集的旅游業也得到迅速發展。但一些市民游玩采摘之后,只能自己尋找餐館吃飯,雖然方便,但家的溫馨很難尋覓。
如何突破制約旅游產業發展的瓶頸,充分發掘西集本土飲食文化?答案就藏在這“西集家宴”之中。西集鎮希望通過打造一條富有西集特色、內涵、情感、靈魂,經得起推敲和反復品鑒的高質量餐飲主線,從而留住西集的味道、西集的念想和西集的鄉愁,為旅游服務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發展理念和支持政策有了,誰來組織呢?北京盛世潤禾園林科技有限公司可是費勁了心思,一方面積極挖掘和提煉西集養生美食文化,一方面向社會招募有志于餐飲的村民,并向他們提供食材和廚房等場地。“西集家宴”前后籌備了近兩個月,得到了全鎮領導和鄉親們的支持響應。
優中選優巧廚娘 看家本領齊登場
家宴是啥?是家鄉的味道,是團圓的滋味,是走到哪兒都忘不了的情愫。西集家宴啟動儀式上,在盛世潤禾園林內的紅色臨時大棚里,擺了近十張桌子,西集鎮鄉親和曾在西集工作過的村干部們作為嘉賓,試吃家宴并給出建議。
在大棚旁邊的后廚,并排著七八個大灶鍋,咕嘟咕嘟的熱氣和香味兒在不停地冒著,羊肚、柴雞、紅燒丸子、扣肉??每口鍋里都藏著一個拿手菜。而另一側的長案板上,則擺滿了各種食材,你擇菜、剁肉、拌餡,她盛菜、擺盤、造型??人人忙得不亦樂乎。這些拿手菜都出自誰手呢?就是來自西集鎮各村的巧廚娘。
“西集家宴”通過社會推薦、個人自薦、主辦單位篩選等方式,共征集菜品50多種,廚娘30多人,當天的啟動儀式共有十位廚娘參加。“我今兒做了仨大菜,紅燒丸子、扣肉、侉燉鰱魚,讓大伙兒嘗嘗我的手藝。”來自馮各莊的蔡大媽熱情地說。從前一天開始,廚娘們就開始準備食材,把東西處理成半成品,活動當天更是早晨7點多就到了廚房,“魚呀肉的必須得燉夠倆小時,要么不入味兒,總覺得差點事兒。”
在廚房,還有道菜吸引了眾人的目光——瓤白菜。這道菜只取白菜葉并用開水焯好,再將調制好的肉餡包在其中并裹成卷,最后以香菜梗纏繞系好,擺盤后上鍋蒸,整道菜香而不膩。“這道菜的諧音是‘百財’,寓意好,逢年過節少不了。我小時候姥姥經常給我做這道菜,長大后還耐心地教會了我,在我心中,這道菜就是姥姥的味道、家的味道。”西集鎮土生土長的廚娘吳宏蕓說。
“年糕七餅來啦,祝您步步高升!”隨著服務人員一聲響亮的報菜名,西集家宴的試吃環節正式拉開了序幕。大圓桌上瞬間擺滿了甜品、涼菜、熱菜、湯菜等30余道菜品。“看著這滿滿的一桌家宴,我真是有吃年夜飯的感覺呀!”“大伙兒團圓在一塊兒,這不就是家嘛!”嘉賓們紛紛感慨道。
家宴品牌產業化 開啟8小時外慢生活
2017年,第一屆“西集家宴”活動成功舉辦,通過品嘗試吃西集家宴及西集禮物LOGO公開征集、集中打擂等環節,確定了西集家宴的正式菜品,成型的菜品結合“運動、養生、度假、見學”四大業態的發展需要在全鎮推廣,對有意愿參與從事西集旅游事業建設的百姓進行系統性培訓,實現品牌產業化,切實產生經濟和社會效益,打造出來過西集就難以忘記的西集味道。
未來,西集鎮將采取“理念先行,政策引路,企業上馬,產業升級,全民受益”的思路打造旅游產業,以“新城鎮+”為統領,以倡導“慢·生活”為理念,重點發展“微戶外,微旅游”產業。
“四種業態中的每一個元素都是一顆綻放西集光彩的珍珠,把這些珍珠穿成串,讓西集出彩,讓百姓受益是我們的愿望。我們將把西集家宴作為發展旅游產業的抓手,深入發掘當地飲食文化,促使旅游產業發展更接地氣,未來我們還將發展溫泉養生、生態度假等,還會打造民俗戶,發展高端民宿,將副中心的生活延伸到8小時以外,讓更多的市民享受慢生活。”西集鎮的美好藍圖正徐徐展開。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